胆儿真肥:嘉兴某纺织业务员偷了公司的布,竟然还在门口兜售

张某是江苏淮安人,32岁,在海宁市许村镇工业园区A纺织企业做业务员。今年4月,他发现在公司做厨师的蔡某是自己老乡,蔡某36岁,同在异乡打工,年龄相仿,两人便称兄道弟玩在一起了。

A公司的厂房是在B纺织公司的四楼,是向B公司租的厂房,五楼则是B公司的仓库,存放着一些白坯布,仓库晚上不锁门也没人管,电梯可从四楼直达五楼仓库。

于是张某和蔡某两人商量着动起了歪脑筋。

去年5月的一个晚上,两个人借来了两辆电动三轮车,开着车直接乘电梯上了五楼仓库,将50米一卷的白坯布,装满了整整两车,每车17卷,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装走了。

两人将偷来的布送到了许村镇一家布匹打卷店。打卷店老板和张某平时有业务往来,比较熟,张某以白坯布需要重新打卷为由,将盗窃来的布存放在打卷店。

第一次盗窃很顺利,几天过去了,B公司竟然没有发现五楼仓库少了布匹。

几天后,张某和蔡某看见B公司没有发现,胆子顿时大了起来,两人一商量,又故伎重演,这次盗窃了34卷布,还是借口存放在打卷店。

由于张某熟悉布匹的销售业务,便由他负责销赃。因为盗来的布匹款式只有B纺织企业生产,所以张某就想将布卖给B企业的客户。

张某守在企业大门口,如果有客户拿着这个花样的布过来,张某就上去截住,谎称自己有积压的布,可以便宜处理掉。

但是,自以为聪明的他似乎忘了,拿样布的人除了客户还有B公司的业务员。

张某截到的第一个“客户”竟然是B公司的业务员小李。出于疑惑,小李爽快接下了这笔“大单子”。

小李向B公司老板汇报情况后,老板以为是布匹花样被人仿制了,便指示小李联系张某去看货。

当小李来到打卷店,看到眼前这几十卷布,才清楚是自己企业的布被盗了。因为公司为了保证质量,在每一卷布上贴着生产员工的名字。

看到布匹后,小李当场便报了警,眼见事情败露,张某立马就跑了。

立案后,办案民警对张某和蔡某开展了追捕,当抓捕组赶到张某的老家,发现其在两年前就跟老婆离婚了,并未回家。有一定反侦察能力的张某一时销声匿迹了,警方并没有放弃追捕,而且扩大追查范围,全力开展通缉工作。

12月17日,在江苏淮安警方的协助下,民警顺利在淮安将张某和蔡某抓获归案,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年底防火防盗,不能大意

快自查自家有没有给贼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