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民生答卷 答出未央城市管理的用心与温情

群众的期待是最高的目标,群众的满意是最好的答案。

“这一年,我为未央城管工作点赞!”不久前,2018年未央区政府公共满意度调查显示,城市管理工作位居前列。公众满意指数提高的背后,是未央区公共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力见证,是未央城管人一如既往坚守付出的收获。

“保卫蓝天、城乡环境百日攻坚”“厕所革命”“烟头不落地、万人大捡拾”“路长逢五必动”“增绿美化”、走上街头社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烟头革命”“文明如厕”……过去一年中,未央区城市管理局启动系列整治活动,引导市民爱护公共环境,全方位打造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人居环境,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张市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厕所革命

街头“尴尬”变身城市美景

步入文景路绿地广场,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古汉风建筑映入眼帘,要不是醒目的“公共厕所”指示牌,人们很难将这栋精致的建筑和厕所联系起来。

走进厕所,高低设计的洗手池配备感应龙头,洗手台旁边挂着厕纸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免费得到纸巾,另一边是休息座椅和绿植,迎面的屏幕上播放着倡导爱护公共环境的宣传片。记者看到,这里还配备了第三卫生间,消除了残障人士和带异性老人、小孩如厕的不便,处处都是贴心的设计,体现着人性的温暖。

城市越大,发展越快,管理厕所就越难。解决如厕难题,看似小事一桩,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深深践行。2018年,未央区新建19座公厕,提升改造公厕59座,鼓励社会对外开放公厕33座,不断推进厕所革命新发展。

厕所革命的本质不是一味打造豪华厕所,而是在提供五星级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收集基础数据,科学分析规划,确保建设布局合理,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便利。在凤城三路仪凤巷公厕里,记者注意到墙上悬挂着公厕管理制度牌、文明监督牌、所长制公示牌和检查日志。据了解,未央区在全区195座公厕推行“所长制”管理模式,一厕所一所长,保证作业有标准、责任有对象、差错有问责。

违建拆除

腾出百姓公共生活空间

8月30日下午,在机械和车辆的轰鸣声中,一支由30支气焊切割枪、10台挖掘机、5架破碎锤、4辆洒水车、4辆吊车、3辆装载车、1台雾炮车组成的“攻坚军团”,依法对朱宏路绕城高速以北、长乐西苑以东高架桥下,存在了4年之久的一处违建进行了拆除,再次用“五天四夜”打赢了一场拆违硬仗。

拆除违法建设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市民生活安全舒适的有力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实现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必然要求。

一年来,未央区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积极开展排查工作,推进违法建设拆除工作。针对大面积拆除项目,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问题,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调动全区一切力量,集中火力攻坚,坚持一事一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组建宣传、法务、拆除、保障等工作专班,区政府分管领导全天候现场驻扎督办,区纪委介入联合推进,区城管局靠前指挥,相关部门和街道共同发力,用“四天三夜”拆除海华物流违法建设16.5万平方米;乘胜追击,用“五天四夜”拆除机场高速桥下违法建设19.65万平方米,并以点带面,全面掀起拆除违法建设的高潮,用不到一个月时间拆除违建63万平方米……未央区全年共计拆除违法建设484处,239.35万㎡,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38.28万㎡的拆除任务,拆违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一系列拆违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周边居民的肯定。“拆得快又拆得好,不愧是未央铁军,体现了未央效率,也提升了城市品质。”

精细保洁

为美丽宜居未央精心梳妆

如今,走在未央街头,已经很难看到地上有烟头了,随意丢弃烟头、垃圾的人越来越少,很多烟民自觉地把烟蒂扔进垃圾桶、灭烟柱,很多商户、门店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

“烟头革命”实施两年来,未央区一直在扎实践行。2018年,通过完善细化检查考核办法、开展“烟头不落地未央更美丽”、开展群众性捡拾活动、加大执法处罚和宣传劝导等措施,未央区全力推动“烟头革命”向纵深发展。据统计,一年来,各部门、各街道共开展各类“烟头革命”宣传教育活动892次,烟头革命已妇孺皆知,群众对烟头革命工作理解、认可、支持。

烟头少了,环境美了,群众笑了。每逢周三,全区上下开展“大清理、大冲洗、大擦洗、大捡拾”活动,对每条道路、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全面清理,擦拭公共设施,清理卫生死角及野广告。4月到7月间启动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对全区堆积垃圾所处的位置、方量、类别进行了全面摸排、分类、拍照,并建立了本底资料台账,全区共计摸排垃圾点位数158处,清理垃圾11万余立方米,播撒草籽10700平方米,初步解决了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

同时,未央区以点带面,依托“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市场化运作、“逢五必动”路长日开展活动等举措,全面提升市容保洁水平,干净靓丽的城市街道环境已成为常态,获得市民纷纷点赞。

植绿造绿

绿色生态发展造福于民

“家门口就是2.5万平方米的绿地广场。抬头有高个的雪松,有中等身材的桂花、樱花,低头有独杆月季、紫薇、鸢尾、丁香、连翘,还有香气醉人的各色草花,喧闹的车流和熙攘的人群完全被屏蔽在绿色之外。晚上和老伴散步,阵阵清香钻进鼻子,觉得我们的生活好幸福。”住在长乐东苑的张阿姨开心地说。

记者看到,绿荫广场设置廊架、座椅等休憩设施,三三两两的市民或锻炼身体、或围坐聊天,在宁静、淡雅的空间里慢慢品味,感受轻松惬意的生活乐趣。

街头绿地广场是西安市建设花园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未央区利用局部微地形,在长乐东苑、吕小寨、朱宏路新建3处街头绿地广场;积极探索创新,利用雕塑、廊架、绿道等景观元素,建成“遇见未央”等3处花境,打造精致街景。

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未央区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绿色城市空间,共建成街头休闲绿地小广场57处,总计面积达23万平方米;建成屋顶绿化66处,补充城市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积极探索组合式花盆墙体绿化,在全市率先建成9处26万余盆鲜花。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走入未央,宛如步入一幅清新怡人的“生态画卷”。

民生无止境,枝叶总关情。新的一年,未央区将继续秉承精、细、深、实的管理理念,力争创建城市管理工作的全新格局,用力用功当好全区人民的“城市保姆”,用心用情做好民生答卷,用实际行动让全区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