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资理财”,存款险成骗子“年终奖”

春节前后是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期。本着大捞一笔的心态,不法分子蠢蠢欲动,筹划骗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特别是放假在家的学生和急于“脱单”的年轻人等群体更是骗子们的“心头好”。多地警方结合近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事件,提醒广大群众“万骗不离其宗”,提高警惕捂紧钱袋子就能躲过骗子设下的陷阱。

事件回放

“投资理财”每月竟有10%利润

上海市民朱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人介绍后,加入了一个理财微信群。朱女士刚一进群,群主就发言说自己能够帮着分析预判股市推荐股票,保证稳涨稳赚。群主刚说完就有人开始帮腔,说自己买了群主推荐的产品后,每月基本能赚上10%的利润,还将收益明细的照片发在群里。“有图有真相”,加上群内人员多次催促,朱女士最终决定将自己这一年刚存的5万元投进去。

今年1月10日,朱女士来到杨浦区黄兴路某银行网点准备转账。银行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开展询问,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朱女士既讲不清被转账人等信息,还置柜台工作人员的提醒不顾,坚持要转账。推测朱女士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人员遂向警方报案。

事件分析

所谓收益明细照片明显被处理过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五角场派出所民警接到银行工作人员报警后,立刻赶到现场处置。仔细听完工作人员和朱女士的述说,民警又让朱女士拿出手机进行查看,当时就发现了疑点,“正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哪有那么高,而且这个群里的人只要你一提出问题,他们就配合着回复你,很明显这些人是一伙的。”

朱女士听了默不作声,表示对方还发来了收益明细的照片,确实是赚到了钱。民警随即将照片放大甄别:“你看这两个数字是不是粗细不一样?你看还有这里,有明显的修改痕迹。”朱女士看着民警指着的一张张照片、一串串数字,内心最后一丝侥幸也荡然无存了。经过民警20余分钟耐心劝导及宣传,朱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向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连声道谢。

民警支招

警惕承诺过高收益的“投资理财”

在使用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网上投资理财更要审慎,特别是对于一些所谓低投入高收益的投资理财,务必要时刻保持谨慎的心理。不要被高额回报率所诱惑,不要轻信网友、经纪人、投资经理“天上掉馅饼”的承诺,要了解产品具体形式和模式,一些宣传收益过高的理财产品很可能就是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