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雲三刷的男人:打籃球、出唱片、拿下奧斯卡,他才是人生贏家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綠皮書》在國內火熱上映。

“阿里”或成最大贏家。

這個“阿里”,說的是阿里巴巴。

《綠皮書》登頂奧斯卡之前,就被阿里影業拿下版權,馬雲爸爸在試映後極力推薦,說自己已經刷了三遍。



這個“阿里”,還是一位演員。

正在國內熱映的兩部電影,都有他。

後臺留言更是炸了,強烈要求Sir寫寫他。



好好好。

Sir有求必應。

機智的你一定猜出來了。

《綠皮書》《阿麗塔:戰鬥天使》的主演之一,奧斯卡最佳男配,他是——

馬赫沙拉·阿里。

阿里從默默無聞,到第二次摘得小金人,前後用了20年。

一個偉大的演員,成功之路不盡相同。

有的靠天賦,有的因時代助推,有的憑純粹的熱愛。

這些因素在阿里身上都有體現,但對於沒有演員夢的普通人來說,更多的是仰視。

唯獨有一點,Sir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被它激勵——

他的成功,累積於一個又一個勇敢的開始。

1

還是從《綠皮書》講起。

先解答不少影迷心中的一個疑問:

電影中行雲流水的鋼琴演奏是不是阿里本人彈的?

答案可能和你想象的有點出入——

不是。

準確地說,不完全是。

鏡頭裡彈奏的那雙手,屬於美國爵士鋼琴大師克里斯·鮑爾斯。

拍攝過程中,大師克里斯和扮演者阿里分別在鏡頭前面彈奏一遍,然後通過後期製作,疊在一起。

你更想像不到的是,阿里此前幾乎沒有鋼琴基礎。

但他沒有說我不行,我不會。

為了融入角色,他毅然開始了“假扮”鋼琴家的準備——

三個月時間,向影片的配樂家克里斯·鮑爾斯學習坐姿、音階和旋律。

什麼時候停頓,什麼時候高昂,它都要了然於心。

勇於嘗試本不擅長的事併為之付諸努力,阿里成就了這個以假亂真的角色。

像,只是一個方面。

但更重要的,阿里在採訪中提過,是找到這個角色在電影中的位置。

每次我坐在鋼琴椅前

想的都是角色在影片中的定位

真正重要的是內心清楚角色真正重要的東西



對鋼琴家謝利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表面,是得體

穿著得體、言語得體、行為得體。

就連出行的交通工具,都得是最新、最有顏值的那款。



老實說,Sir很久沒在電影中看到過這麼賞心悅目的紳士。

就一個整理西裝的動作——

左邊博士從衣領到衣袖,每個動作都乾淨瀟灑。

右邊的託尼對比之下,滿身的流氓氣……

這種得體的背後,是自尊

電影裡有場戲,謝利博士相中一套西服,想進店試穿。

店員下意識以為客戶是白人託尼,非常熱情,但得知真正消費的是謝利博士時,一把把西服奪了回來。

謝利博士什麼反應?

當下難掩憤怒,但馬上又堆出禮貌笑容。

阿里的表演方式,是Sir比較欣賞的那一掛。

剋制、內斂、暗流湧動。

他不會通過一些刻意、誇張的設計來搶戲,一舉一動都精準地刻在故事、人物裡。

《綠皮書》中,阿里幾乎全程都是收著演的。

比如片中堪稱神來之筆的那一幕。

一群在烈日中農作的黑人,停下手中的活,望向西裝革履的謝利博士,和為他修車的白人託尼。

兩種命運的黑人四目相對,他們誰也想不通為什麼對方會在此時此地出現在這個位置。

謝利博士面不改色地接受來自自己人的“審視”。

但當鏡頭拉近,你看到他輕微晃動的瞳孔——

平靜,但平靜的表面下壓抑著潮水般的衝擊。

還有一場戲,因為性取向的問題,他被警察赤身裸體地銬在酒店浴室的水管上。

託尼通過賄賂警察把他解救出來,謝利博士不但不感謝,反而指責他。

我什麼都沒做錯,不需要你用那種不光彩的方式救我。



謝利博士太不近人情?

倒不如說,

他保留著不可侵犯的自尊,也保留了獨自對抗世界的最後一點勇氣。

歸根結底,他還是一個感性且脆弱的人。

事後一個人回到房間,用黑色的粉底掩蓋自己臉上的傷痕。

這時的他,眼角有淚。



在Sir看來,作為一名好演員,不止於解放天性、釋放激情。

不是扔個椅子、歇斯底里就是“炸裂式”演技。

更重要是通過細微的情緒捕捉到角色私密、敏感、柔軟的一面

沒有這些鋪墊,謝利博士大雨中的怒吼也不會產生那麼大的情感張力。

我不夠黑,我不夠白,我甚至不夠男人

告訴我,託尼

我是誰!

2

說完演技,再聊聊電影之外的阿里。

提前告訴你們,有驚喜

從名字說起。

直到現在,還有好多人記不住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這個名字,覺得拗口

殊不知,本名更讓人崩潰:

馬赫沙拉哈什巴茲·吉爾摩(Mahershalalhashbaz Gilmore)。

這個名字是他做牧師的母親起的,取自聖經,“馬赫沙拉”只是簡稱。

吉爾摩是他的本姓,大學畢業之後,他由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並把自己的姓改成了阿里(Ali)。

阿里也因此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獲獎的穆斯林演員。



阿里身高187cm,從小運動神經發達。

16歲那年以14.2平均分獲得NCAA第一級大學籃球獎學金,效力於聖瑪麗學院,打得分後衛的位置。



Sir看了他曾經打比賽的視頻。

籃下表現相當強勢。

哈哈,沒想到吧。

除了籃球運動員,阿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

說唱歌手。

簽約過唱片公司,出過說唱專輯。

AKA,Prince Ali(阿里王子)。

本來,不出意外的話……

阿里大學畢業之後會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

而表演,就是他的“意外”

阿里1974年2月16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父母很早離異,是母親獨自把他帶大的,但每到暑假都會同父親短暫相聚。

爸爸是一位出身百老匯的演員,阿里因此接觸了大量電影、音樂劇,在心中種下演戲的種子。

後來他放棄籃球,勇敢改變方向——

當我畢業時,已不再把自己視為運動員,我開始投入表演和詩歌寫作,我決定給自己另一個機會。

而這個意外,成就了他的偉大。

阿里也因此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獲演員獎的前NCAA球員。

運動員的經歷,對他的表演事業也不是沒幫助。

鏡頭下的阿里,穿衣顯瘦。



脫衣……

看出來了嗎?

阿里並非天生就吃這碗飯的人。

但他做的每一個嘗試,都在為今天的爆發積蓄力量。

3

2000年,阿里從紐約大學表演碩士畢業,正式成為一名演員。

這時的他,已經26歲。

對演員來說,起步已晚,還要從零開始。

回顧阿里做演員的經歷,Sir發現他同《綠皮書》中的謝利博士有不少共通點。

阿里也沒少遇到種族歧視

2001年,他第一次出演美劇《逝者能言》。

與其說他是演員,倒不如說他是劇組為迎合政治正確拿來湊數的。

感覺就像是有一條種族多樣性的規定似的,如果有人來查,我就頂上,除此之外他們是不會真正給我寫戲的。

9·11事件之後,他被列入FBI的觀察名單,還被警察認為是皮條客當街攔下來詢問。

後來說起這件事,他依然忿忿不平。

那還是在伯克利,美國最自由平等的城市了!我還是個電視演員!想想如果你只是附近住戶,走在去便利店的路上會是什麼樣?

就像謝利博士在《綠皮書》中的那段臺詞。

所謂歧視並不因為地域而消弭,只是有些地方赤裸些,有些地方隱晦些。



和謝利博士一樣,阿里用得體的堅持來對抗不公平的待遇

得獎之前,阿里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出演配角。

在經典美劇《法律與秩序:特殊受害者》《別對我撒謊》《犯罪現場調查 》中各種跑龍套,在《本傑明·巴頓奇事》裡演過布拉德·皮特的非親生爸爸。

每次出場戲份不多,但舒服的表演不出戲。



《本傑明巴頓奇事》

阿里事業的轉折點,是2013年出演《紙牌屋》。

扮演精明老辣的政治家雷米·丹頓,第一次獲得艾美獎的提名。



阿里並沒停止腳步,他在《紙牌屋》口碑還沒大崩之前選擇退出。

他想成為一名主角。

我那時想,我已經當了16年專業演員,現在到了一個瓶頸期,那就是我想當主角了。

有志者,事竟成。

去年的《真探 第三季》,阿里終於成為主角。

在劇中扮演一位有越戰創傷,後來又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警探海斯。

完美演繹35歲,45歲,70歲三個時間段。

網友說,他的表現絕對值得一座艾美獎最佳男演員。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這個主角,一開始不屬於他

按照劇本原本的設定,海斯警探是一位白人,阿里進組是要出演劇中的配角。

讀了前四章劇本之後,他很想挑戰主角。

心裡面有個聲音對他說:

你只要問就好了

他們最多不過是拒絕

最多不過是被拒絕。

生活中的阿里,和《綠皮書》中的謝利博士恰恰為我們提供了對勇氣的兩種詮釋:

前者,是麻痺內心的挫敗;後者,是堅固自己的鎧甲。

孰高孰低?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