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前,在两江都干了什么?

独行客地图帝


马新贻在被刺杀前抓捕争风吃醋案的湘军系统出身、江苏巡抚丁日昌儿子丁慧卫

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之所以是疑案,并非案情复杂,而是因为曾国藩等湘军系统不愿深查,以拖延对抗慈禧太后的严查。

刺马案之所以成为疑案,最关键的原因是刺客张汶祥只肯对曾国藩招供但曾国藩不肯深查。

马新贻和翁同书、袁甲三(袁世凯从叔祖父)关系很深

1、马新贻是山东菏泽县人,回族穆斯林;

2、1847年三甲六名进士出身,分配到安徽做知县;

3、1856年,升任安徽安庆府知府;

4、1857年,改任安徽庐州府知府;

5、1859年升任安徽按察使,后因母亲去世丁忧,被安徽巡抚翁同书要求留任——即夺丁忧;

6、1860年,钦差大臣袁甲三要求复马新贻官职;

7、1861年,以庐州府知府、候补道员身份在袁甲三军营调遣,一直到1863年升任安徽布政使;

8、1864年9月,任浙江巡抚;

9、1868年1月12日,升任闽浙总督,不久改任两江总督——刚升任总督几个月就改任仅次于直隶总督的两江总督,兼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马新贻另用深意。

10、1870年被刺杀。

翁同书、袁甲三二人先后在马新贻丁母忧、丁父忧时两次要求留任马新贻;而袁甲三又因为曾国藩弹劾翁同书而被迫辞去钦差大臣职务。由此可见三人关系非常深厚。马新贻被刺杀后,作为马新贻下属、袁世凯养父袁保庆是力主严查的人。

马新贻治理能力卓越 若不死铁定成为名臣

1、1853年,马新贻跟随湘军系统的胡林翼和天平天国作战;1855年,攻克泸州;1857年,攻克舒城;1862年,攻克泸州;和署理安徽巡抚唐训方防守蒙城时,多次破敌;

2、1864-1868年四年任职浙江巡抚,治理浙江,到任即要求减免浙江赋税;1865年要求减免杭州、嘉兴、湖州、金华等府钱粮,有刻立石碑永远禁止漕运多项收费瞑目,修筑海宁石塘、绍兴东塘,疏浚三江口;要求裁撤宿迁旱关、蒋坝两次税收关口;

3、治理匪患尤其得力:岐海盗贼、南田海盗、嘉湖枪船、山东江苏交界处高归匪盗等都是被马新贻所肃清;

整肃台州民众械斗风气;

亲自在江宁训练2500人亲军作为剿匪主力——这是马新贻改任两江总督时开始做的;

4、马新贻从任职知县开始考核就很优异: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安徽即用知县,除建平,署合肥,以勤明称。”“积功累擢知府,赐花翎,补庐州。”

——以战功升任知府

“新贻官安徽、浙江皆得民心,治两江继曾国藩后,长於综覈,镇定不扰。江宁、安庆、杭州、海塘并建专祠。”

——干多几年,两江铁定不是湘军地盘!

“马新贻、李宗羲皆以循吏赞画军事,擢任大藩,治绩卓著。”

刺马案各方反应

1、慈禧太后震惊:

“上震悼,赐恤,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命魁玉署总督,严鞫汶祥”

2、刺客张汶祥束手就擒(没想过逃跑),在狱中透露刺杀原因是因为马新贻“不仁不义”,随后就指明均是湖南人的曾国藩、刑部尚书郑敦谨来审理才说出实情;

3、张之万主审时,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为由,拒绝袁保庆要求刑讯逼供的要求,只审出一个参与太平天国、海盗的小卒泄愤刺杀的案情

如果张汶祥是泄愤报仇而刺杀,在儿子还活着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试图逃走,而是束手就擒?这不符合复仇刺杀的行为模式!更像是死士行为。

其次,如果是太平天国士卒,为什么要指定湖南人审理(曾国藩、刑部尚书郑敦谨)——太平天国士卒应该对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无好感才对。

第三,刺客是7月26日混进马新贻护卫队伍,装作投书而刺杀马新贻。一个普通的太平天国士卒、海盗如何能够在当天混进护卫队伍并当日刺杀?

没有一个刺客在没有内奸引导下能够在当日混入护卫队当日刺杀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绝对没有!

4、慈禧太后派遣曾国藩、郑敦谨严查,但事情是:曾国藩开始称病拖延不去,到了江宁整日看小说,不审案,等郑敦谨;郑敦谨到了,曾国藩才开始审案,但郑敦谨连审14日,案情丝毫没有突破,只得按照张之万所审案情结案。

此案结束后,郑敦谨没有回京复命就立即辞官,时人认为郑敦谨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无法面对自己铁面无私的官声:

“郑敦谨尤易攵历有名绩。江宁之狱,论者多谓未尽得其情,敦谨未覆命,遽解官以去,其亦有所未慊於衷欤?”

虽然查无实据,但真相绝非张之万所审的案情——这就是主审官郑敦谨以辞官所表达的心声!

慈禧太后和曾国藩曾经有过一次意义深长的对话:

“慈禧曾问曾国藩:“此案岂不甚怪?”曾国藩答:“的确怪。””

似乎是:

慈禧:刺马案是你们湘军干的?

曾国藩:可能是。

刺马案真相

刺客张汶祥刚开始在狱中所说的“不仁不义”才是关键线索。

马新贻和湘军系统有两次交际:1853年时跟随湘军人物胡林翼和太平军作战、1870年抓捕湘军巡抚丁日昌儿子。除此之外,马新贻和湘军系统对手翁同书、袁甲三关系深厚。

和湘军系统有交情,但又和湘军系统对手交情深厚,这才是刺马案中马新贻的角色设定。

1868年,马新贻又浙江巡抚按常规升任闽浙总督,但不久就改任管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这片湘军长期和太平军作战的地方。突然的改任,显然带着重大任务,并非一般性的改任。慈禧太后让马新贻秘密调查曾国藩等湘军是否贪污太平天国库银的说法,很可能是马新贻被突然改任的原因。

和湘军系统有交情的马新贻秘密查找湘军系统的罪证,这就是刺客张汶祥口中的“不仁不义”,是对昔日兄弟的背叛!

慈禧太后、袁保庆要求严查;刺客刺杀成功后一心求死;曾国藩慢悠悠的查案;郑敦谨直接辞官表示抗议,这些都是刺马案的不同利益方的表态。

综述

马新贻被刺杀的刺马案,是慈禧太后和湘军系统的一次较量。慈禧太后的失败,标志着满清失去了东南地方政权的控制。

马新贻的死,不仅仅是让大清死去了一个良治的能臣,更是让瓮同书弟弟翁同龢在得到光绪帝重用时失去具有军功、治理能力的得力帮手。

一个从基层做起、具有军功、良好治理能力的大臣,对于亲政初期的光绪帝是多么的紧缺。翁同龢等人一无基层经历、二无军功,马新贻是对他们的巨大补充。

或者,马新贻的活着,对于甲午战争的发生和结局有更好的发展。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色字头上一把刀,惊动慈禧,轰动大清的奇案当然离不开女人,但艳情故事背后,又有什么秘密呢?

突然被被刺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检阅完新兵射击,像往常一样步行回官署,突然听到有人喊冤,于是停下脚步,还没来得及问话,喊冤人突然拔出匕首,一刀刺入马新贻的右肋。

刺杀者叫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成功后,没有逃跑,他高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张文祥一人做事一人当。”1871年10月,张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马新贻。

慈禧太后听到此事非常震惊,封疆大吏被人轻易杀死,她怕两江出现动乱,就立刻前任曾国藩再任了两江总督。

刺客供认因老婆出轨“刺马”

张汶祥交代,杀人是因为他老婆出轨当官的不管。张汶祥当过4年太平军,太平军失败后,欢欢喜喜回到家乡宁波,迎接他的却是晴天霹雳:老婆带着钱财跟一个叫吴炳燮的跑了!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到衙门告状,正好碰到时任浙江巡抚的马新贻的轿子,于是拦轿子喊冤,结果被一顿鞭子打跑,没状没造成。他只好到宁波府击鼓鸣冤,最终要回了老婆,但是钱财没要回来,一口气咽不下,逼老婆吞烟自尽。他觉得钱财要不回事是马新贻不不闻不问的原因。

这个理由很不充分,但却是当年的判决书,现在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新贻骗奸二哥老婆

如此大的案件,如此简单的理由,大家觉得里面有猫腻,于是有了一个娇妻被辱、兄弟反目、刺杀复仇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记录在《清稗类抄》里。

马新贻早年在合肥办团练,曾被捻军头目张汶祥俘虏。张汶祥想借马新贻投清,没有杀他,同好友曹二虎一起和马新贻结为异姓兄弟,认马新贻为大哥。马新贻就把张汶祥的部队收编为山字营。张汶祥、曹二虎作战勇猛,并屡立战功,马新贻很快就升迁到了安徽布政使。

作战间歇,曹二虎把年轻美貌妻子接到军营,马新贻一见倾心,没想到五大三粗的曹二虎竟然有美若天仙的媳妇,真是暴殄天物。便故意支走曹二虎,将他的妻子骗奸,占为己有。事成之后,马新贻知道曹二虎性情暴烈,怕他怕寻仇,就给安了个"通捻"罪砍头示众。张汶祥知道内情后,逃出军营,觉得对不起他死去的兄弟曹二虎,于是寻找机会为二哥报仇。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放松了警惕,于是武艺高强的张汶祥假装百姓喊冤,将马新贻一刀毙命。

这个故事为何如此眼熟?其实大家熟悉的影视作品《投名状》《刺马》都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

艳情故事是为了掩盖真相

艳情故事确实精彩,但却打消不了人们心中的疑问,为何张汶祥刺杀马新贻后不逃跑,却高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张文祥一人做事一人当。”这分明是话里有话,于是大家想到了湘军,想到了曾国藩。

两江总督的位置原来是曾国藩的。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浴血奋战,拚下了这个两江总督的宝位。后来曾国藩功高盖主,又是汉人,湘军勇猛善战,慈禧太后怕他权高位重日后谋反,恰在此时,又有人污告曾国藩私藏太平天国的宝藏,于是慈禧太后就把曾国藩调走,让马新贻接替接替两江总督。对于这个事情,曾国藩不敢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咽不下这口气,很多湘军将士也咽不下这口气。湘军勇士张汶祥找到曾国荃,愿意效仿古人,刺杀马新贻。

刺马成功事,张汶祥就喊出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向曾国藩及湘军表达必死的决心。

虽然张汶祥案审理中只字未提曾国藩,估计慈禧太后也觉察到其中奥妙,为了稳住强大湘军,再次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也不再深查,此案成了大清第一奇案。


聋王侃史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07年上映的电影《投名状》,其故事原型就是“晚清四大疑案之一”的张文祥“刺马案”。真实的“刺马案”发生在1870年8月22日这一天,时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在射箭场检阅士兵,结束后在府衙门口遭遇一个人的突然行刺,当场呕血倒地,第二天就一命呜呼了。凶手张文祥不但不逃,还报上姓名,坐以待捕。

这件案子虽然顺利审理,张文祥承认自己是私仇旧恨起了杀意,但是疑点重重,目前案件的因果关系有三种比较认可流言。

1、复仇说。据说张文祥做捻军头目是曾被清军马新贻打败,之后与结拜兄弟邱材青、龙启云在浙江沿海结寨,后来张文祥独自投奔太平军,结果石寨再次被马新贻剿灭,结拜兄弟被杀,妻子被叛徒霸占,此为原因之一。

2、情杀说。在马新贻还是小卒的时候,曾被张文祥俘虏,马新贻趁机劝说其投靠朝廷。张被马的言语打动,两人结拜后投靠了清军。后来马的官运渐旺,不屑与其交往,又因看上张的兄弟曹二虎的妻子,竟将曹二虎设计杀之,此为原因之二。

3、政治谋杀说。这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马新贻与巡抚丁日昌不和,丁日昌派人刺杀;另一种比较可信的是当时曾国藩的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后势力壮大,朝廷就派马新贻作为两江总督前去,一来镇守,二来制约曾国藩,并调查太平天国巨额库银去向。在上任后的两年里,马新贻对湘军进行多次制裁,所以这次刺杀案很有可能是湘军势力策划的,此为原因之三。

最后张文祥被处以极刑,草草结案,只留下众多疑点,给后人以无限遐想……





衣带渐宽终不悔never


两江总督马新贻出名,是因为轰动天下且至今迷雾重重的“刺马”案。但对于马新贻出任两江总督时的成绩,则少有人提及。

马新贻是山东菏泽人,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马新贻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正牌子进士,走的是科甲“正途”。马新贻从安徽的合肥知县做起,因剿灭太平军有功,步步升迁。1868年(同治七年)八月,马新贻的仕途达到顶峰,他从闽浙总督的位置上,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在两江的前任是谁呢?曾国藩。马新贻在闽浙半年后即调到两江,说明朝廷是在重点培养马新贻。

两江虽然号称天下财赋当国之半,但与太平军多年作战,两江早成了烂摊子。即使是曾国藩治理过两江,但两江,尤其是江苏,依旧千疮百孔。

江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大量土地撂荒,无人耕种。一是战乱所致,二是农民种地赚不到钱,谁还愿做无用功?马新贻到任时,江苏竟然有60%的土地没有开垦。马新贻告诉属下:要恢复江苏元气,必须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马新贻给朝廷上折子,在朝廷批准后,马新贻下令:先确定土地的所有者。之前撂荒的旧田主,必须配合官府确定所有权,否则治罪。而确实没有主的土地,由官府出面,对外招人开垦。规定不管是本省或是外省,只要愿意耕地,官府会给予最大的优惠。为了体现公平,马新贻规定:外省来江苏的军事人员,不允许开垦土地。

一系列举措出台后,很多原来瞻前顾后的老百姓都放了心,旧主回来了,流民也有了种地的积极性。江苏农业逐步恢复元气和发展,客观来说,马新贻是有很大贡献的。

小农经济社会,农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但在此基础上,人治,准确地说是吏治,是政治稳定的基石。所以,马新贻特别重视基层地方官的人选。有几个官员不是江苏的,比如山东济南知府袁保庆(老袁嗣父)。马新贻对他比较了解,早在他当浙江巡抚时,就想重用袁保庆,但被朝廷拒绝。这次任两江,马新贻又想起袁保庆,上折子称赞袁保庆为人清廉有正气,不傲上凌下。马新贻请调袁保庆来江苏任江宁盐法道,管一省盐政。朝廷本来还不太愿意,马新贻又上疏力保,说若袁保庆有错,臣甘与同罪。马新贻是两江总督,不能不给面子,朝廷同意了。

马新贻没看错人。老袁的嗣父在江苏盐政期间,日夜辛劳,非常廉洁,没有半点把柄可抓。1873年,年仅48岁的袁保庆死在江苏盐法道任上。可以说,袁保庆是累死的,这从侧面证明了马新贻看人之准。

除了保举人才,马新贻还在江苏到处弹劾办事不力的官员,丝毫不留情面。马新贻是两江总督,面子大,一弹一个准,官员们都怕马新贻,也都收敛了很多。

在清末,处在两江总督位置上的大员们,都必须面对洋务问题,毕竟还兼着通商大臣的衔。马新贻是旧派官僚,但他比较诚实,说自己对洋务不太了解,阅历较浅。不懂不装懂,这是官员难为可贵的品格,很多事情就坏在不懂装懂上。

只不过,马新贻的洋务观,严重跟不上时代。简单来说两个字:退、让。洋人在国内只要受到“不公正待遇”,马新贻就会约见外使,道歉加赔银子。马新贻的心思,无非是:我不懂洋务,那就尽可能的息事宁人,任期到了拍屁股走人。

马新贻要求属下对洋人不要节外生枝,忍一口气死不了人。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洋人在华的嚣张气焰。清末一步步滑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烂泥地里,马新贻是要负上一定责任的。

在清末那种守旧的大环境中,马新贻没多做什么,但也没少做什么。该做的,他都做了。他该做而没做好的,事实上有很多大员也都没做好,不能苛责马新贻一人。

马新贻在官场上的人缘是非常好的。他被张汶祥刺杀后,朝廷惜之,很多官员上疏请严查张汶祥,为马新贻讨还公道。

马新贻被刺时,虚岁也只有50岁,年富力强。他的死,直接影响了清朝在东南的海防建设。马新贻如果不死,继续留在两江。洋务可能办的不是好,至少能稳住两江。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这是发生在同治年间,也就是1870年的刺杀朝廷大员案,时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在回总督府路上,被张汶祥杀害,事后凶手张汶祥不逃不闹,但受审时闪烁其词,真相难以大白,此案称为“刺马案”,并被列为清末四大疑案之一。

马新贻被追赠太子太保,回乡厚葬,凶手张汶祥砍头陪葬,破四旧时墓被毁,石人石马被拆,就剩下块碑。

马新贻(1821-1870年),山东菏泽人,道光年间进士,最早在安徽宁国地区任知县,太平军起义爆发后,马新贻也办起了团练,后跟着袁甲三剿灭太平军屡立战功,升任安徽布政使,太平天国剿灭后升任浙江巡抚,他减免赋税、修书办学、修筑海塘、清缴海盗,不久升闽浙总督,1868年调任两江总督。

太平天国圣库制度:民间不允许藏私财,5两以上者都要上交圣库,这就均贫富,所以清廷一直相信太平天国储存有大批财富。

从调任两江总督到死亡,马新贻才任2年时间,当时太平天国刚平定,江宁城一片废墟,都在休养生息,大事干了3件,一是练兵前往苏北清剿土匪;二是督办两淮盐政,保证朝廷盐税;三是处理安庆教案,安抚外国传教士。直到有一天马新贻练完兵,从校阅场回到衙门路上被刺。

曾国藩虽与郑敦谨同为主审官,但曾从不参与审案,只冷眼旁观,图为两江总督府。

钦点的朝廷重臣被当街刺死,慈禧很生气,令江宁将军和漕运总督审理此案,而凶手张汶祥就是个普通的河南农民,再没有其它信息,作案动机一直审不出来,最后把张汶祥家人绑来威逼利诱,用酷刑,都不为所动,最后在各方调查后有了点眉目,原来张汶祥早年做过海盗,被马新贻剿灭后死里逃生,为了泄私愤下了杀手,但这样的结案,慈禧不相信,换人接着审,由接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和刑部尚书郑敦谨审理,而郑敦谨最后视乎发现了什么,但苦于慑力,按初审结案了。

郑敦谨草草结案后,感觉高处不胜寒,没回京就乞病回乡隐居了,图为郑敦谨手笔,为邵姓进士题的明经匾额。

马新贻的前任是在两江总督位置上经营了近十年的曾国藩,灭太平天国时候,朝廷一直盯着圣库,剿灭后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没有圣库,也没发现大批财宝,不甘心睁只眼闭只眼的慈禧,立马明升暗降调任曾国藩为直隶总督,派遣马新贻任两江总督,他是当年曾国藩政敌袁甲三的人,令他暗里调查圣库事宜,虽然曾国藩调走了,但江南地区已是湘派势力范围,马新贻就被稀里糊涂做掉了。


图文绘历史


马新贻,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出身,后因围剿太平军一路升迁,最终做到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政。


虽然身为大清朝的封疆大吏,但马新贻被人们所熟知的并不是他的政绩而是因为“刺马案”,虽然他的政绩也很突出,比如早在他担任浙江巡抚时就向朝廷上书:“浙西三府为财赋之区,贼之蹂躏亦深,数年之间,穷乡僻壤,搜括无遗,昔之繁盛村落,今则一片荒郊。”请求蠲免浙江漕粮税赋并得到朝廷的批准,而且他还兴修水利,极大的促进民生,这些都得到百姓的认可。

但我想题主大概想知道的是马新贻这样的朝廷重臣在两江总督的任上干了什么才引来杀身之祸吧?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刺马案”的整个经过:

同治九年(1870年),马新贻在校场上检阅完士兵操练后步行回官署,在走到官署门口时,一个名叫张汶祥的人从人群中冲出来大呼“冤枉”,马新贻停步问他,张汶祥待靠近马新贻后猛然拔出匕首将其刺倒。张汶祥刺倒马新贻后也不逃跑而是仰天大笑:“养兵千日,用军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拼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次日马新贻重伤不治身亡,而张汶祥在经过朝廷派来的大臣审问过后也草草的被凌迟处死。



虽然张汶祥伏法了,但马新贻的死却是疑点重重,自案发之日起,关于“刺马案”的传言就从未停息,有的说马新贻与张汶祥还有一个叫曹二虎的人本是结拜兄弟,后来马新贻出卖兄弟,逼奸曹二虎之妻,张汶祥急于为兄弟报仇才对马新贻痛下杀手,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并搬上了大荧幕,名字叫《投名状》。

还有的说马新贻暗通新疆回王,企图谋反,张汶祥出于民族大义而暗杀了他。

更有的说法是马新贻因审理江苏巡抚之子于惠衡致死人命一案,而与其结下仇怨,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当然了官方最终给出的定论是张汶祥本是一海盗,而马新贻当年率兵围剿他们,因此杀了张汶祥很多兄弟,张汶祥为了报仇才决定杀了马新贻。

然而以上这些说法并不能完全说服众人,似乎很多人对马新贻的死还有另外的解读,那就是被湘军集团的人所谋杀,毕竟两江是湘军的地盘,朝廷派马新贻去两江实则就是制衡湘军一派,然而湘军集团当年剿灭了太平军对朝廷有大恩,所以他们不允许朝廷如此浅薄他们,更不会允许非湘军集团的人来担任两江总督,所以马新贻死后,负责审讯工作的曾国藩并不积极,而且马新贻死后曾国藩出任了两江总督。除了曾国藩之外,负责审案的朝廷大臣大多消极怠工,唯一想要彻查此事的钦差大臣郑敦谨在审讯工作结束后也是托病未返回京城,此后不再出仕。


更令人疑惑的是,在马新贻上任两江总督之前,他就曾对自己的兄长表示过自己此去凶多吉少,还有张汶祥的那句“养兵千日,用军一朝”又是何意?仿佛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是出于道义一般,他们两人究竟谁对谁错?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马新贻上任两江总督并不是正常的职务调动,而且他的死也一定不会那么简单,但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不知各位朋友们怎么看?


咸鱼闲聊


相对于清末的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和盛宣怀等这些知名的封疆大吏相比,马新贻这个人我想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当然如果了解马新贻的,百分之九十都是从清末四大奇案中的“刺马案”中了解到这个人的。其实马新贻被刺杀跟他在两江任上干什么事情,几乎无任何关系,可能题主认为马新贻会被刺杀是因为他在当两江总督的时候干了很多的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相反马新贻在任上颇有政绩。

比如在1865年,马新贻就以浙西三府被战争蹂躏亦深的理由向清廷申请减收浙江各属的漕粮,而清廷也最终批准了这个请求。后马新贻在减漕的同时,又乘机主张裁减漕粮浮收,并在清廷同意后将两江各州县的征收漕南旧规全部废除,改用新法。而通过新法征收的漕粮,杭州府可减浮收64653石、嘉兴府可减285387石、湖州可减136866石,合计减浮收米486906石,可以说少征收如此多的粮食足以救活两江数以千万的百姓,而这等功德马新贻足以名留青史。所以说马新贻的被杀几乎就跟在两江干什么无任何的关系。

刺马案

刺马案是发生在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这一天作为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在去检阅士兵操练射箭的回途中,在府衙的门口被一个叫张汶祥的人刺中腋下,最终伤重而亡。后此事被上报于慈禧,慈禧可谓是惶恐不安,举朝更是震惊无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关系,两江总督向来都是被曾国藩的湘军所长期霸占着,再加上曾国藩和湘军因镇压太平天国而变得势力极其的庞大,坊间早有传闻曾国藩向造反,而慈禧虽然不是很信这种传言,但是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将曾国藩调离了江宁,两江总督就改有马新贻接任。而要知道马新贻刚接任两江总督不到二年就被人刺杀,你说这叫慈禧和清廷怎能不怀疑呢?

于是慈禧先昭告天下赐马新贻谥“端愍”,然后赠太子少保,并给与家族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后慈禧为了测试曾国藩的态度,遂将他从天津调回到京师来负责审理此案,此后又因担心曾国藩会隐瞒什么,又让刑部尚书郑敦谨协助曾国藩审理。最后在数日的审理下,清廷给出了张汶祥为何要刺杀马新贻的理由,那就是“暗通海盗图谋报复”,后并将张汶祥凌迟处死。而此案也随着张汶祥的死变的不了了之,最终堂堂一位封疆大吏被人刺杀,就以凌迟处死一个首犯和诛杀首犯的儿子而告终,这不得不让人诧异。

而也正是因为此案被草草结案,所以后世之人对其都多有猜测,那么马新贻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张汶祥又为何要去刺杀一个堂堂的两江总督呢?到底是谁让他这么干的,难道真的是因为马新贻任浙江巡抚时,捕杀南田海盗之时让张汶祥的妻子都被人所掳,然后张汶祥怀恨在心才会去刺杀他的吗?亦或者真的是如坊间传闻张汶祥是受湘军曾国藩的指使而去刺杀马新贻的吗?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说法一:刺马案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谋杀

现在很多人猜测马新贻会被刺杀,原因就在于他是慈禧安插在湘军内部的一根钉子,而湘军自然不会允许这么一个钉子插在自己的胸口上,再加上当时慈禧正让马新贻彻底查清湘军的财政问题,并弄清楚太平天国的那些巨额财富到底去了哪里。此外,马新贻平时对这帮湘军的散兵游勇们都颇为严厉,一旦抓到他们为害百姓,欺压善良的时候就立即就地正法,所以那帮湘军自然对他是恨之入骨。

所以最终才安排了张汶祥刺杀马新贻这么一处,不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很难想象张汶祥这么一个人平民百姓为何能那么轻易的来到防卫甚严的两江总督身边,甚至还有时间可以拿出刀子刺向马新贻。而如果这是湘军,亦或是曾国藩安排的,那么这一切问题自然而让就能迎刃而解了,因为在当时护卫马新贻的军士中几乎都曾为湘军。

而且在当时刺马案发生不到数日,在清朝的一些地方就上演以“刺马案”为背景的戏文,戏文里对马新贻这个人可谓是极度的抹黑,甚至把他演成了一个贪财好色巨贪。甚至在不久后还传闻有湘军将领为张汶祥立碑写传,而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马新贻的死真的跟湘军有关,而他的死似乎就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政治谋杀,从刺杀的过程,再到后面的舆论导向,似乎都在表明着这一切。但事实到底如何那就不得而知,因为到后面作为湘军的曾国藩并未被牵连,而湘军也依然存在着,所以真相是否真的被掩盖了,现在不得而知。

说法二:奸占兄弟妻室导致被寻仇而死

现在除了马新贻是被湘军密谋刺杀的,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张汶祥会刺杀马新贻,是因为原本马新贻是张汶祥的兄弟,而在当年张汶祥和其他兄弟一起去投奔马新贻的时候,他非但没有接受他们,反而是将他们诱杀,更是侮辱了自己的那些嫂嫂和弟妹们。于是命好逃出来的张汶祥就谋划了刺杀马新贻一事。

但是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靠谱,首先这个说法全国各地都演变出了数种版本,更是像演义一般,其文学价值早已超过了历史价值,比如在“妻遭马占”这个妻子的丈夫的名字就多有多变化,先是窦一虎,后是陈金威,甚至有些版本中直接说这个人就是张汶祥自己,所以这个说法基本上不足为信。

那么刺马案到底是谁所为呢?我想事实的真相只有慈禧那些人才知道吧,到底马新贻因何被杀,这注定都只能是奇案啦,因为现今谁也无法得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刺马案所产生的影响确是世人皆知的啦,随着马新贻的被杀慈禧对于湘军和湘系官员的打压日益的残酷,而随着湘军的被打压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依靠湘军所建立的东南海防日益废弛,也正是因为东南海防的废弛才最终让清朝末年的中国遭受到了被列强肆无忌惮欺辱的磨难。正如李鸿章所说“若非马案,则裁(湘)兵日紧,终致海防日废,列强日盛,战祸不断,则国运日衰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刺马案的发生,朝廷对于湘军的裁减就不会那么的鲁莽和盲目,而湘军若不被裁则东南海防就不会被废弃,最终也就不会让列强如此嚣张跋扈,只能这一切似乎都是天定。


澳古说历史


裁军,把湘军淮军这些军阀得罪了,他们有钱,有粮,有兵,有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