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称王后,怎么对待吴广的?

刺激战场屠夫


公元前209年,一场空前的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响彻了天空。

面对秦朝暴政,穷苦百姓一直在忍耐,但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面对“过期就要杀头”的严苛刑罚,穷苦百姓要想活命,除了揭竿而起,以暴制暴,别无选择。

陈胜、吴广起义时,只有900多人,没人相信他们能掀起多大风浪,但形势发展出人意料,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百姓群起呼应,很快发展成数万人的部队。

陈胜和吴广原本并不认识,在发动大泽乡起义的过程中,陈胜的智谋和胆略始终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吴广则处于共谋和附属地位,但他在拥护和帮助陈胜上做出重要贡献,因此陈胜自立为将军后,以吴广为都尉,作为自己的副手,两人合作无间。

随着起义军规模不断扩大,陈胜威望达到巅峰,被拥戴为王,国号“张楚”,而陈胜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战友,他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进军荥阳,还派兵四出,到处攻城略地。这个时候,起义部队已经发展壮大为“兵车千辆,战士数十万”的庞大部队,人多了,矛盾自然也多,起义军领导层内部就是如此,特别是陈胜作为张楚王,滋生了骄傲情绪,对统有重兵的故旧产生猜疑心理,地位仅次于陈胜的吴广成为他重点防范的对象。

吴广智谋不如陈胜,但为人义气,深受将士部卒爱戴,资历威望仅次于陈胜,正因为如此,陈胜才特别提防他夺取自己的位置,两人关系逐渐产生间隙。

与此同时,吴广率义军围攻荥阳,却久攻不下,在下步军事行动上,吴广和另一名起义军将领田臧产生争执,田臧很阴险,他竟然假借陈胜的命令,杀掉了吴广!

有意思的是,田臧杀掉吴广后,还“献首于陈王”,把吴广的脑袋送给了陈胜,陈胜非但没有恼怒,反而更加重用田臧,让他统领主力迎击前来进剿的秦军主力。

由此可见,吴广被杀即便不是陈胜明确授意,也是陈胜默许的。至于其中原因,还是历代起义军领袖共同的缺陷——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许多人对陈胜、吴广起义有误解,认为陈胜、吴广结伴起义,必定关系很好,事实情况不是这么回事。陈胜起义后就当了楚王,而吴广只是他的一个下属而已,而且这个下属可有可无。那么陈胜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吴广呢?吴广又落了一个什么下场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陈胜、吴广两人智力相当,都是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陈胜胆子更大一点,有点志向,而吴广则要平庸的多。

陈胜为阳城人,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吴广是阳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太康。两人起初并不认识,但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两人都是苦命人,属于被秦朝征兵之人。

陈胜年轻时给人耕地,颇有点做大哥的气质,当大家都在埋怨干活太累、生活太苦时,陈胜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生活,他自信的对同伴们说:苟富贵、勿相忘。当时没人相信他会有什么富贵,而陈胜坚信自己必定时来运转。后来,运气真的来了,陈胜把握住了吗?

当时秦朝边境之渔阳是驻军重地,凡是北上抗击匈奴的兵员都要来此聚集。屯边戍守是秦朝统治下的百姓必须要做的事情,可怜的是但凡戍边,幸存者只有十之二三。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不但要戍边,还要准时到达。这就要了命了,于是问题开始出现。

公元前209年,两支前往渔阳戍边的队伍聚集在大泽乡,适逢天降大雨,连日不绝。算算日期,紧赶慢赶也到不了渔阳。而一旦迟到,则按律当斩。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于是这些人所幸就反了,而领头的就是两个屯长,一个是陈胜、一个吴广。

陈胜比吴广有头脑,他对吴广说:当初秦始皇本来要立大儿子扶苏为皇帝的,没想到胡亥篡改了旨意,自己做了皇帝,扶苏被冤枉至死。楚国项燕曾经力抗暴秦,颇有名声,我们可以假以他们的名义,竖起反旗。吴广只有点头的份,由此可见,多读书,多了解时事政治是多么的重要。

起义后,两人率领这支义军攻城略地,起初颇有战果,相继攻陷了大泽乡、蕲、铚、酂、苦、柘、谯等地,直到攻击到楚地旧都陈地,两人一下子名扬天下。大家都知道,有一支起义军发展的很不错,已经攻破楚地旧都,反秦是很有希望的。于是,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陈胜、吴广的实力一下子增大起来。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开始很小,两个人就能经营,但是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一个健全、高效的组织了,而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也必须能够胜任才行。陈胜能胜任吗?不能。为什么呢?

当时投靠陈胜的人中还是有人才的,比如张耳、陈余二人,他们是魏国人人皆知的名士。张耳劝陈胜说:现如今我们的策略应该是通令四方,扶植原来六国的贵族复国,让大家都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这样的话,秦军四处征战,我们就能减少压力。千万可不能擅自称王,枪打出头鸟呀!

陈胜听不进去,为什么呢?陈胜年轻时就有过有朝一日大富大贵的愿望,如今自己领兵攻占了楚国,不称王不是委屈了自己吗?于是一个更大的想法在陈胜脑中盘旋,随之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在陈称王,自称张楚,然后派兵攻占全国,在灭亡秦国都城咸阳的同时,占领其他地区。那么他是如何安排的呢?好伙伴吴广又被他委以什么重任呢?

吴广毕竟是跟随自己同时起义的,因此陈胜封他为假王(意思是副楚王,陈胜的副手),领军西向攻取荥阳,继而西向掠秦。派宋留领兵攻取南阳,经武关灭秦。这是两路灭秦的部队,其实是三路,另一路一会儿再说。

陈胜派命武臣为将军,渡过黄河去攻取原来的赵国地区。注意,辅佐武臣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陈余,一个是张耳。这两人后来起了反作用,瓦解了起义军的实力。

陈胜派邓宗攻取九江郡,派周市攻取魏地。综合来说,陈胜的胃口是很大的,一支刚刚组建的起义军,稍微有点规模,人心不齐,他就开始谋划平定天下的战略了,真是胆子太肥。后来,事实证明,陈胜考虑的太简单了。

先说吴广这一路,吴广资质平庸,即使率领了起义军的主力,仍然无法攻克荥阳。陈胜嫌吴广没用,又不好意思夺了他的兵权,于是又派了一路,绕过荥阳,直接攻进了函谷关,这只队伍的领头人是周文。周文很强吗?非也,主要是靠吴广牵制了秦军的守军,否则他也进不了关。

周文进关后就漏出了真实实力,当章邯将起义军已经入关的消息禀报给秦二世时,秦二世一时手足无措,这时章邯建议立即释放骊山囚徒,然后利用这些人去平叛。就这样,章邯领着一群干苦力的人,硬是打败了周文数十万的起义军,你敢说起义军战斗力很强?

后来章邯领着这只临时拼凑的军队一路追杀周文,一直追到渑池,周文兵尽自刎而死。而周文的死彻底打乱了起义军的节奏,一切都乱了。什么乱了呢?

吴广攻击荥阳迟迟不下,自己没有办法,下属提意见还不听,于是酿成了兵变。下属田臧对众将说:吴广不懂兵法,我们不能与他共事。现如今章邯马上领军而至,他还没有想出对策,不如我们反了吧。于是田臧率兵发动兵变,假借陈胜的名义斩杀了吴广,将吴广的头颅献给陈胜。

陈胜在周文攻入函谷关后就有轻秦之意,没有做防守的部属,也丝毫没有觉察出危险已至。他没有选择惩处田臧,而是委任田臧为上将,领兵继续攻取荥阳。可惜,田臧也是个窝囊废,他率军主动迎战章邯,被章邯所败,最后战死,荥阳也失守了。

这时陈胜彻底陷于众叛亲离的地步,首先张耳、陈余劝武臣自立为赵王,脱离了陈胜。继而邓宗在九江郡自立,也脱离了陈胜。当他在陈地遭到章邯围攻时,原来的旧部都选择了自立为王,拒绝救援。就这样,陈胜率领孤军在陈地与章邯决战,兵败。随后,陈胜的车夫庄贾被章邯引诱,刺杀了陈胜。就这样,曾经威名赫赫的张楚之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可悲可叹!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陈胜称王后骄傲自满,他封吴广为假王,同其他几路将军一样,担负不同的攻秦任务。只可惜,吴广太平庸,不知兵,被部下所害。而陈胜对他也没有什么感情,任由手下害死了吴广。作为现世报,陈胜这种不仁义的行为也受到惩罚,当他被章邯围攻时,没有一人前来增援,最后死于一个车夫之手,两人结局几乎一样!冤吗?不冤,格局太小而已,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才是取胜之道,而陈胜、吴广不知道。


每日趣评


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导人非陈胜、洪秀全莫属,陈胜喊出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名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通常只知道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却不知道陈胜后来的故事,因为陈胜跟洪秀全一样当了王后沉入享乐,并很快失败被杀了。而吴广的结局比陈胜更悲惨,他被陈胜给诛杀了,头颅挂在城墙上示众!共患难可也,共享福难也!

大泽乡起义前,吴广装神弄鬼,在鱼肚子里藏下“陈胜王”的帛书,士卒烹鱼吃时看见这些帛书,纷纷惊呼!吴广又安排人在晚上学狐狸叫,这个狐狸叫声却是人声,其言“大楚兴,陈胜王”。士卒们听了以后都认为陈胜是上天派来的大王,注定了要成就一翻大事,他们的责任就是辅助陈胜成为大王!之后吴广又故意激怒秦军都尉,让都尉羞辱打骂他,以激起士卒们的愤怒!秦军都尉拨剑欲斩吴广,结果被吴广夺剑斩杀,陈胜则辅助吴广诛杀了另外一名都尉。众士卒见杀了秦军都尉,不得不跟着陈胜、吴广造反了。

陈胜的起义军很快攻占了不少地方,有士卒数万人,县城数座,声势十分大。六国复辟贵族纷纷站出来支持陈胜造反,并鼓舞他割据称王,建国张楚,自立为王。陈胜起义后先自称将军,吴广为都尉;当了王后则立吴广为假王,假王并不是假的王,而是代理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统。之后陈胜大王命令吴广监督众将西击荥阳,又分兵四处掠地。当时吴广劝陈胜不要分兵掠地,认为分兵出去后这些兵就不是陈胜的了,陈胜傲慢不听!陈胜派武臣、张耳、陈馀攻掠赵地,令汝阴人邓宗攻掠九江郡。当时天下各地贵族纷纷起兵反秦,他们共同认陈胜为盟主,明义上归陈胜管,实际上各行其事。

孔子八世孙大秦博士孔鲋听闻陈胜起义称王后,他急忙跑到陈胜处效力,陈胜封孔鲋为博士、太师。孔鲋将儒家森严的等级制度传授给陈胜,又将儒家的分封制观点传授给陈胜,这导致陈胜渐渐脱离群众,大肆分封他自己的亲人为诸侯或者将官,他自己则学秦始皇帝高高在上,臣下见他都要层层通禀,三跪九叩方可言事。吴广多次规劝陈胜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任人为贤,用人唯能,这导致陈胜对吴广十分不满意,最终指示田臧斩杀吴广,献头悬城。田臧斩杀吴广后被陈胜封为上将军,后来田臧攻掠齐地,自立为齐王。


大秦铁鹰剑士


陈胜对吴广很信任,封吴广为假王,即代理王权行事,还把义军主力交给他。

陈胜吴广是生死之交,因此陈胜称王后最信任的就是吴广,想出了“假王”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来安置

但是吴广毕竟在几个月前还只是个普通农民,虽然在一帮穷小子中有点威信,“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但是你让他指挥几十万大军,他确实没有那个能耐(个别天才有,例如杨秀清,但吴广显然不是天才)。没有这个能耐也罢,如果善于听取合理建议也行,但吴广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吴广攻不下荥阳,就应该入关去支援周文,一起打咸阳,但其无谋也听不进意见,没有指挥大军的才干

吴广率领着张楚军的主力部队,顿兵于荥阳坚城之下数月,却毫无寸进,此其无谋之一。 入函谷关的周文兵败,吴广却不引一兵一卒救援,坐视章邯出关,灭周文,抄了自己的后路,毫无机变,此其无谋之二。 周文身死,章邯军一至,必与荥阳城内的李由军两面夹击张楚军,剑都悬在头上了,吴广却仍坐以待毙,不思后路,毫无布置,此其无谋之三。


吴广的部将们不想陪着他一起死。两位副手田臧和李归做出了发动兵变的决定:

“近闻周文军已破,秦兵旦夕将至,我军围攻荥阳,久弗能下,秦军一至,内外夹攻,我必大败!现不若少留兵队,牵制荥阳,一面悉精兵往御秦军,决一死战,或可得胜。惟是假王骄而无谋,难与计议,不诛之事恐不成。”

我相信田、李二人之前肯定多次向吴广提出过建议,但都被吴广给否了,所以他们才会认为吴广“骄而无谋,难与计议”,只有冒险一搏。

田臧、李归等人于是捏造了一份陈王的旨意,以保证兵变的合法性:

“陈王有谕,假王吴广,逗留荥阳,暗蓄异谋,应即处死!”

对于陈胜来说,属下们不听号令,也不是第一次了。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魏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说白了,这些六国旧贵族就看不起陈胜这种泥腿子,偏偏陈胜也没有足以让人家俯首帖耳的人格魅力或才能。陈胜只得抱着满腔的无可奈何,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代吴广统军。

章邯是秦国最后的名将,非吴广、田臧可比

有人怀疑吴广其实就是陈胜暗自吩咐田臧杀的,证据就是陈胜后来升了杀人凶手田臧的官儿。但如今面对章邯大军攻来,陈胜自己也已朝不保夕,而且兵权已经在田臧之手,如果问罪,不怕他干脆投降秦军吗?升田臧官,也是无奈之举。

张楚农民军人心所向,但大兵团作战,指挥官的才能和军队的战斗力比人心的作用更直接、更重要

而田臧升官后,大喜,遂令李归率少量兵力留在荥阳城下牵制李由,自己则率领全部精兵向西迎击章邯。不过田臧虽然比吴广强,但和章邯还差得远,农民军一路攻城掠地,靠的是人多势众,本质上还是乌合之众,遇到同样人多势众而装备更好、素质更好的秦军,最后结局依然是以惨败而告终: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章邯一路上势如破竹,这时陈胜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他还算光棍,鼓起余勇亲自督战,当然依旧被章邯打得稀里哗啦,最后在逃跑途中死于车夫之手。



可以说,吴广之死是农民军战斗力不如秦军的必然结果。即使他不会被部下杀死,也会兵败而死,前后差不了两天。


海军史研究会员


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十分的出名,项梁、项羽、刘邦等人的起义正是受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陈胜与吴广是一起起义的,但是很多书都只讲了陈胜与吴广是如何在大泽乡起义的,却没有讲陈胜称王之后,是如何对待吴广的。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是阳夏人,陈胜年轻的时候给别人雇佣耕田,他对大家说,如果以后大家富贵了,那么可不要相忘呀,其他人就取笑他说:你这样给别人耕田的,怎么可能富贵呀。

陈胜长叹一声:燕子与麻雀怎么可能知道大雁与天鹅的志向呢?秦二世七月,公元前209年,一共有九百人被征调去戍守渔阳,而陈胜与吴广是里面的屯长,那个时候碰到大雨,延误了时期。

而根据当时的秦律,失期当斩,陈胜与吴广就决定以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的名义起义,他们用红笔在一个白布上面写了“陈胜王”,然后塞在捕回来的鱼肚子,还让吴广在旁边的古庙,假装狐狸的声音喊:大楚兴,陈胜王。

吴广就故意激怒县尉,说要逃跑,县尉拔出佩剑要杀吴广,吴广就趁机杀死了县尉,陈胜又帮助吴广杀了其他的县尉,然后就宣布起义了,号称为大楚。

我们从这个起义的过程可以看出,陈胜是主导,吴广是打配合,可见在平日里,吴广就一直跟从陈胜的,就像关张跟从刘备那样。陈胜他们打到了陈县,聚集了几万人,打下了陈县之后,陈胜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秦朝各个郡县也纷纷起义,呼应陈胜,陈胜就让吴广为代理王(假王),然后向西攻打荥阳,周文是陈县人,他曾经是春申君黄歇的门客,他跟陈胜说他熟读兵书,陈胜就给周文将军印,让他攻打咸阳。

周文沿途招兵买马,等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就有几十万的士兵了,但是被章邯打败,全军覆没。陈胜派武臣去打赵地,武臣到了赵地就自立为赵王,赵王派韩广去打燕地,韩广到了燕地,也自立为燕王。

那我们再来看看攻打荥阳的吴广这边,他的一个将军叫田臧,他认为周文被打得溃败,秦军迟早要来,他觉得应该率大军去迎战秦军,但是吴广这个人十分的骄横,又不懂得带兵打仗。

那我们听他的,也肯定会被秦军打败的,不如,我们杀了他。然后田臧就假借陈胜的命令杀掉了吴广,然后把吴广的人头献给了陈胜,陈胜不仅没有怪罪田臧,反而派人把楚令尹印给了田臧,封他为上将军。

由此可见,陈胜根本对田臧杀死吴广无动于衷,有些人甚至认为,杀吴广的命令,正是陈胜发出的。另外,我们也看到,陈胜派出去的攻打各地的将领,都纷纷自立为王,这个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历史简单说


陈胜和吴广俩兄弟起事时,明显吴广是个辅助角色。


他俩装神弄鬼造势时,在鱼肚子里丹书的是“陈胜王”。据此可知,兄弟俩这时已分主次。

起事后,陈胜自立为王,封好哥们吴广为假王,这个假不是虚假,是为贰副的意思,这时候陈胜对吴广还是给了相应相符的地位的。

假王吴广率军攻荥阳,欲经此入关中。孰料久攻不下。陈胜十分着急,另派周文取函谷关,周文也败于章邯之手。

吴广腹背受敌,部下田藏与其意见不合,欲杀吴广上位,矫陈胜令曰“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竟然就此杀了吴广。

后人质疑陈胜对吴广没有像他早前那样说的“苟富贵,毋相忘”,是因为看陈胜居然没有治田藏的罪,反而默许了田藏的行为——让他代替了吴广的位置。

这里要结合下当时的环境来看,起义军征战之初,形势复杂,陈胜草根逆袭,根基未稳,仓促之中,为稳定局面,先被迫承认现实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陈胜乍富贵后,有些骄横也是事实,当日田间共事的故人来投,不知避忌,多扬言陈胜微时情景,陈胜确确实实把他杀了(唉,故人也太不识趣哟)。

而且,陈胜用朱房、胡武来督察群臣过失,动辄任由二人惩治功臣们,这也说明,陈胜驭下有失,责臣过苛。

所以呢,陈胜对吴广,那时还没显出“相忘”之形来,对于田藏的犯上,他虽然可能基于形势未做追究,但也显得让人心寒。

如果吴广死得没那么早,依陈胜诛故人、苛功臣的行径来看,二人离心离德也是迟早的事。

讲这些基本属于“闲坐话玄宗”了,毕竟历史已逝,大泽乡起义也就维持半年而已。


钱多多368


陈胜和吴广率领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但是起义以失败而告终。起义一开始还是取得了一定功绩的,陈胜还称了王。为什么后来会失败呢?

因为作为此次起义的两个领袖,陈胜吴广之间产生了间隙。正如列宁所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于是整个起义军分崩离析,直至被最后瓦解。

大泽乡起义和陈胜称王的经过

陈胜是阳城人,今天的河南商水;吴广是阳夏人,今天的河南太康。说起来两人是同乡,他们也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被朝廷征召去防守渔阳,渤海附近,在当时算是中原的最北端了。他们一共900多人从大泽乡出发,一路北上,很不幸的是,因为路上遇到大雨,道路泥泞难行。眼看着就要误了规定的期限,所有人都急了。

按照秦朝的法律规定,派遣部队要是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到达目的地,下场只有一个——处死。也就是说,陈胜和吴广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了。要么误期被处死,要么逃跑被处死。横竖是一死,陈胜和吴广两个人一横心,不如揭竿起义。

在两人的号召下,一群人开了个紧急会议,商定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揭竿而起。扶苏和项燕是谁呢?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被屈杀,深受老百姓的同情;项燕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将,深受爱戴,之所以把他挑出来,因为戍边的900多人里面,很多都是原来的楚国人。

为了起义能够顺利,他们还去占卜了一卦。然而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心思,就迎合他们的想法,说起义能够成事。陈胜和吴广听后,十分高兴,起义之事就此定了下来。

第二天,吴广趁县尉喝醉酒,故意激怒并杀了他。紧接着,起义军的大旗就竖起来了,他们自称“大楚”。陈胜担任大楚军的将军,吴广为都尉,进攻大泽乡。一路上,起义军高歌猛进很快就攻占了蕲县、陈县等几个县城。

起义军取得的初步胜利,令大家十分高兴。陈胜就召集大家开会,讨论起义军的下一步计划。会议中,大家认为应该重新建立楚国,并一致认为陈胜的功劳最大,推举他为王。

在这样的形势下,陈胜就自立为王,并定国号为张楚。张楚政权建立后,全国各地的反秦的呼声越来越高,并纷纷来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使的起义军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陈胜为什么要杀死吴广?

在一次战役中,陈胜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攻打荥阳,但吴广所率军队久攻不下。这令陈胜非常着急,于是陈胜又派周文带兵攻打秦军。周文是陈县人,曾跟随过项燕和黄歇,并熟悉兵法,陈胜认为他带兵还是有把握的。

然而秦朝的军队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章邯率领了几十万秦军来抵御起义军。在敌众我寡,实力悬虚的情况下,起义军弹尽粮绝,惨败于咸阳附近,周文也因此而自杀了。

而此时,起义军中的田藏将军在心里盘算着,留下少数兵力守咸阳,其余的兵力用来抗击秦军。但是他觉得吴广比较骄横,又不懂用兵,可能不会同意自己的想法,倒不如杀了吴广以免破坏自己的计划。

于是田藏假借陈胜的命令杀了吴广,并把吴广的头献给了陈胜。陈胜就任命田藏为上将军,率军迎战秦军,结果军队溃败,田藏也战死了。

一起打江山的好兄弟吴广,就这样成了陈胜的牺牲品。“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也因为陈胜杀了吴广,而成为一纸虚言了。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吴广攻打荥阳失败后,陈胜就对吴广产生了怨言。后来,周文战败自杀的事情,又令陈胜十分难过。陈胜把这些都算到了吴广的头上,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吴广对自己的统治地位构成了威胁。

战事告急,田藏怎么敢以下犯上,杀了吴广呢?因为他得到了陈胜的默许,所以田藏杀了吴广后把他的头献给陈胜。陈胜不仅没有怪罪田藏,反而让他做了上将军,继续带兵攻打秦军。

在吴广无法攻下荥阳的时候,陈胜又派周文出兵攻打秦军。这都是他求胜心切,所造成的结局。无论是周文还是吴广的死,无非都是死于陈胜一个人的政治野心。

据《史记》记载,吴广对他人很关心、很友好;而田藏说吴广骄横,不懂兵法,难以谋事;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而陈胜却听信一面之词,默认了田藏杀害吴广的事情。这些说明陈胜是个心胸狭隘,没有大局观,只图眼前利益的人。

陈胜需要吴广的时候,派他带兵打仗;不需要吴广的时候就嫌他碍事,先杀之而后快。说明陈胜在称王后,并没有把吴广看成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而是一枚自己攻城略地的棋子罢了。

纵观中国历史,成大事者必心胸开阔,眼光独到,能忍辱负重,能识人用人。而这些陈胜都没有,只有起义时的一时之勇。刚取得小小的胜利,他就贪功冒进,残害同僚,最后自断其臂,致使起义军的内部关系逐渐疏远,因此大泽乡起义的失败是必然的。

END.


博书


陈胜、吴广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他们早年虽然称得上是生死之交,但是最终却死于窝里斗!

秦二世元年四月,陈胜、吴广带领九百多士卒起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攻克了五座县城,在攻下陈县之后,陈胜被推举为王。陈胜便建立了“张楚政权”,自认陈王,吴广为“假王”。他们起义一个月之后他们便拥有了一千骑兵和数万步兵;当他们攻到函谷关之时,仅部下周文就有千辆战车、数十万士兵,起义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但是正像两千多年后的金田起义一样,虽然外面的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起义军核心内部却出现了分裂——由于陈胜不善于管理部下,他的部下武臣在北伐之时自立为赵王、韩广自立为燕王、周市扶植傀儡政权,自立为魏国相国……这些人都不再听从陈胜的指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割据政权。

但是,陈胜似乎不以为意,他渐渐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虽然曾经给自己的老朋友们承诺过“苟富贵,无相忘”,但是陈胜依然处死了那些与自己共同劳动过的“耕佣”们。虽然一起起义,但是吴广最终还是成了他的眼中钉。

吴广奉命西征之时,曾经长期难以攻克荥阳城,他的部下田臧因为与他有不同意见,竟然矫陈胜之诏杀了吴广,随后“献首于陈王”。按理说,田臧这种行为肯定要被处死啊,但是陈胜竟然擢升田臧为上将军。

也就是说,陈胜公开承认了自己与吴广有巨大的矛盾,杀吴广的人是有功的!

然而,就在不久之后,秦国将军章邯率领刚刚被赦免的十万骊山刑徒,对起义军进行反攻。陈胜在一路败退之时,被自己的车夫所杀。

大部分人读《陈涉世家》都知道那个轰轰烈烈的开头,却没注意这个凄凉的结局。


国史通论


大家好,不请自来。作为历史迷的柚子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提及陈胜吴广,大家脑海中立马出现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陈胜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作为的农民起义领袖,其煽动群众以利诱之的能力也是显而易见的。苟富贵,勿相忘。其实他内心想说的是:你发达了不要忘了我,而我富贵了,你不要来找我😁

后来陈胜称王任吴广为假王,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但是腐败都是从内部开始的,陈胜称王后开始与兄弟姐妹们离心离德了,任人唯亲,疑神疑鬼。

继疏远后开始打压远离,后来陈胜大军和秦军战斗的时候,吴广和为将的陈胜的心腹手下意见冲突,被其杀害。陈胜不仅没有惩罚,还封其为上将军,是手下大将个人行为还是陈胜授意,已难辨真假。随着吴广死亡,加剧了起义军的内部崩溃散乱,最后葬送了所有大好愿景。有道是合伙的买卖不好干啊!

今天粗讲到这里,更多精彩请关注柚子,且听下回分解


红心柚子有点甜


陈胜称王后,六个月如火如荼的起义就失败了,陈胜也被自己的司机给杀死了,陈胜为啥会失败的这么快?有人说他败在任人为亲上,我觉得他恰恰败在不能任人为亲上。


从他对待和他一起起事的吴广也能看出一二来。


1,陈胜吴广起义,吴广出力甚多


陈胜能起义成功其实全靠吴广的鼎力相助。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率领一帮人去渔阳,半路上遇到大雨,在大泽乡耽误了行程,秦国的法律,误了谪戍之期,全部九百人都要被杀头。


吴广找陈胜商量,咱们现在已经是必死之局,不如反了吧,搏一把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陈胜说:咱们造反得有个由头,我听说如今的二世胡亥本不当立,当立的是始皇帝的大儿子公子扶苏,胡亥当皇帝后传旨把扶苏杀了,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楚国大将项燕被楚人爱戴,楚国灭国后有人认为项燕死了,有人说项燕逃了,我们不如就以公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的名义造反,也算师出有名。


古代起兵一般都要找人算一卦,恰巧队伍中就有人会算命,两人于是找来算命先生,请他算算这次起义的吉凶。


算命的一眼就看出两人的企图了,没算,直接给他们建议,你们得让鬼神同意,这九百人才能同心协力,于是三人开始策划怎么让鬼神同意。


于是第二天有人吃鱼时吃出块布条来,上书三个血红大字:陈胜王。


于是夜里人们睡的正香的时候,忽然有人听见远处狐狸说人话:大楚兴,陈胜王。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都觉得陈胜是天命所归,你看连狐狸和鱼都说陈胜将称王。


吴广平常对别人很好,在这些人中威望很高。


有一天吴广故意激怒两名押解他们的将尉,导致两人把吴广暴打一顿,感觉不解气,一人拔出宝剑要杀吴广,吴广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冲上去夺了宝剑,一剑捅了那名押解他们的将尉,另一边陈胜也冲上来杀了另外一名将尉。


然后陈胜吴广一番激扬慷慨的演讲,振臂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九百人齐喊:陈胜王


九百人滚雪球般发展壮大,瞬间就成了数万大军,真应了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2,吴广之死


队伍壮大了,陈胜对老哥们未必有多好,对一起起事的吴广封了个假王,还算不错。


对别人,真的算不上太好。


他岳父听说陈胜起义成功的消息,来投奔他,陈胜对老岳父只是拱拱手,神情淡漠。


对岳父尚且如此,对别人更加不堪。


他的一个发小,只是说了陈胜小时候的一些糗事,大约也不过是尿尿和泥,8岁还尿炕之类的,陈胜一听大怒,命人杀了自己这位发小。


即使对吴广,他真的重用了吗?


未必。


吴广和大将田臧率军围攻荥阳,结果得到消息另外一路义军周文进攻咸阳时惨败,在渑池自杀。


田臧估计章邯很快就坏率领十余万大军来救荥阳,他想围点打援,用主力大军去迎击章邯的援军,他和手下商量时,在军中的真正的主将假王吴广竟然没有参与会议,因为田臧在商量一件大事:


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


很奇怪啊,假王如果不同意也不用把他诛之吧,假王后面不是还有真王陈胜吗?你们这么草率的杀了吴广,不怕陈胜不高兴?


事实证明,吴广死了陈胜真没有不高兴。


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陈胜赐了令尹的大印给田臧,让他总览军政大权,还封他为上将。


吴广死了,陈胜真的没有不高兴。有人甚至怀疑吴广的死都是陈胜授意的。


也许在陈胜心里,吴广一死就没有人知道他起家的秘密了。


3,陈胜的失败,刘邦的成功


有人说陈胜任用亲信,他任用的那些所谓亲信大多是在他富贵后投奔他的。


陈胜本是穷苦人出身,《史记》上对他的记载很简单: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富贵后的陈胜很怕人瞧不起他,所以不管对他的岳父还是一起长大的发小,都不甚热情,更别说重用了,所以他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系,也许吴广算一个。


看看另一位同样穷苦的起义兄弟刘邦,他身边一帮老乡。


樊哙是卖狗肉的,夏侯婴是养马的,曹参是监狱的典狱长,周勃是吹鼓手和贩竹编的小贩,萧何是县里的主吏掾算是唯一有头有脸的人。


这些人有个共同身份,都是刘邦没起事时的好友,他们知道刘邦很多糗事,但是他们和刘邦却是捆绑在一起的,为了刘邦的事业,他们可以拼命。


所以刘邦被项羽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踹下车,驾车的夏侯婴数次把孩子又抱回车上,所以他们和刘邦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真正的荣辱与共,刘邦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甚至是他们子孙后代的成功,所以他们必须不惜一切的帮刘邦成功,因为有这些真正的嫡系,刘邦数次被项羽大败,依旧能卷土重来。

陈胜根本没有建立这么一支打不散的亲信手下,他的所谓亲信都是他富贵后来投奔的投机之徒,陈胜败了,他们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陈胜切割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