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陪朱元璋打下天下后,行事格外小心,为何最后还是未能善终?

庄立胜


“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中间省略好多字)善长子祺与主徙江浦,久之卒。祺子芳、茂,以公主恩得不坐”。

稍稍占些篇幅解释一下:

连同李善长的妻子、女儿、兄弟、内侄四家都被株连处死。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所以老朱也不好下手牵连到他家,总不能连公主一起诛杀,所以网开一面改为“流放”,嗯......算是流放吧,我们都挺熟的一词-“流放三千里”,但江浦当时算是南京郊区,流放地点也是够人性化了。至于两个外孙子,老朱也不好下手,所以没有连坐。

李善长有免死金牌为啥还会死哩......

李善长行事格外小心为啥还会死哩.......

李善长居功至伟开国元勋为啥还会死哩......

首先说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是皇帝为奖励功臣颁发的,事实上没有哪个皇帝在乎这东西的价值,我打一个极端点的比方,比如-谋反,免死金牌的最终解释权无论是在皇帝手中,还是全凭朝臣定夺功用,都不会容忍免死金牌有这种“逆天”功能o(∩_∩)o


而免死金牌无用论-也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它有它一定的作用,小事小案,作奸犯科,皇帝要敲打敲打臣下,那就收回牌子,一是打脸,二是鞭策,下次再犯当心脑袋。

免死金牌的正面作用则是鼓励、嘉许,面子工程,给其他臣子看的,光耀门楣,其他臣子也稀罕这奖励,但是没有哪个傻子认为这东西能当人头使唤,或者说能抵罪,抵人头。

如上是说免死金牌的“特性”,目的在于让不熟悉这物什的条友不要“过分解读”,这牌子有用,但象征意义居多。多提一句,这东西尤其对朱元璋没用,老朱的脾气和行事风格可不会受这东西束缚。(依老朱的脾气,其实已经多给了李善长几条命,也可以说免死金牌生效了,只不过没把牌子收回去罢了)

作为“简版”萧何,李善长脑子里确实少了些什么,在我看来,他少了一项保命的本事-危机意识。所以萧何善终,李善长三族。作为口头语,三族在这里是动词。

朱元璋: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所以开国初期,朱元璋不吝赏赐,给了李善长中书省左丞,从这点可以看出李善长的贡献和在老朱心中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和平时期的延伸,金戈铁马战场厮杀虽然没有停,但也已不是朝堂第一要务了,对于老朱来说,巩固皇权顺利完成权利交接才是重中之重,皇权和相权的冲突日益加剧,老朱没有选择磨合,而是开始有目的的放纵、打压到最后的清除。

一切源于忌惮和猜忌,各大功臣的实力作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老朱想镇住这些人都稍显费力,他的子孙咋办,他是不会不考虑的。很显然,老朱所忌惮和猜忌的可不止李善长一人,最后一锅烩是必然的。

其他人的实力作死我在本题中就不叙述了,除了上面所叙述的,我再给李善长补充几点:

战时的优点同时也是战后的死穴-果断、独断、专断,做事干净麻利快。这种专断是极其排外的,很不幸,不自觉中李善长把朱元璋的皇权也“排外”了。星星点点的小事会积累成仇怨,这是取死之道,也是李善长不如萧何的地方。

不知感恩。无畏斗士胡惟庸作为螳臂挡车的排头兵率先授首了,但起初李善长没有收到牵连,连李存义也是发配了事,算是从轻发落,李善长却没有表示感谢,有没有事也得给老朱的“明察秋毫”点个赞吧,没有,完全没有,和付友德一样,宁死不低头,这也是恃功的表现,其实那页早翻过去了,老朱都不当回事了,只有他天天顶头上记着。

谋逆不揭发,私匿不上报,结果是既沾了蓝玉,又和胡惟庸关系“暧昧”~真是作的一把好死。李善长的死说实话也冤也不冤,冤枉的是查无实据,不冤枉的是-急流勇退谓之知机,退都退了原本以为他知道了那一丝玄妙,原来他老人家啥都没想明白,至于死因,那是怎么捏怎么有。

写的太仓促了些,还没吃饭o(∩_∩)o 欢迎交流。


古今通史


想想萧何才是真小心,认真做好事,还主动给自己泼脏水。至于李善长嘛,推荐了胡惟庸,这是荐人不当。又同淮西党拉帮结派,这是大忌。李善长弟弟参与胡惟庸的反事,李善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发后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能说活该,在朱元璋这种狠人下面还做这些小动作纯粹是在找死。


重生285830601


朱有很多无赖的习惯。老年更是喜欢同归于尽。很多老农民都喜欢这么干。就像外面在骂肯定得死。你手不知道谁骂的再骂谁1。加上朱吃丹药。铅汞长期超标。疑心病会更重。李喜欢和稀泥多次干扰朱的计划。以及跟胡架空朱。导致朱没实权闲置8年。虽然说清闲。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但随着胡越来越狂妄。主要是炫富和排场。让人记恨。报复就开始了。连带杀了李。

杀功臣是因为架空。导致朱生活困难。又无可奈何。


故宫观音


因为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制,李善长作为文臣之首必定会带动一群人反对,宋濂作为第一笔杆子也躺枪,你想想宋濂能犯啥错啊,至于灭族么?


素月墨羽YH


但凡农民做上皇帝的 古今往来每一个都是诛杀功臣的 小便你想想是不是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