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这三人都是怎么发迹的?

峰子奇观


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是元末明初,长江中下游一带三个强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居西,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割据湖广、赣及皖、闽一部,控扼长江上游,实力最强。朱元璋居中,大本营是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占据江淮大部。张士诚居右,都城是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市),占有苏浙、皖北、鲁南富庶之地。居中的朱元璋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成为元末大起义的最大赢家,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幼名重八,字国瑞,元代濠州(今安徽凤阳县)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出身赤贫农家,少时为人佣耕放牧。1344年,两淮地区发生饥馑和瘟疫,其父母和哥哥相继过世,十七岁的朱元璋孤苦无依,便入皇觉寺为僧,云游淮西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一带。

1351年五月,白莲教首领刘福通聚众起兵于颍州,拉开元末民众大起义的帷幕。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立时得到四方响应;转年二月,濠州人郭子兴起兵反元,自称元帅。二十五岁的朱元璋为了躲避兵燹,遂卜于神,结果去留皆不吉;复卜之“举大事”,大吉,便决意投军。闰三月初一,朱元璋来到濠州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郭子兴奇其相貌,再一细谈,益加喜欢这个敏悟卓识的小伙子,便留在身边作亲兵,任九夫长。由于朱元璋表现得非常出色,谋略高妙,战无不胜,郭子兴倚为左膀右臂,军机大事皆与其商议,并将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爱将加爱婿,朱元璋成为“郭家军”的主要将领。

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故,其子郭天叙继统其众,率部归附韩林儿的龙凤政权(1355年二月,刘福通立白莲教教主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小明王授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郭子兴妻弟)、朱元璋分别为右、左副元帅(元代以右为尊),朱元璋成为“郭家军”三把手。刚刚半年,郭、张在攻打集庆路(后朱元璋改称应天府)时败死,朱元璋遂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军之主,郭家军改姓朱家军了。小明王委任朱元璋为都元帅,其后不断加官晋爵,升其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封吴国公。朱元璋富有政治智略,鸿鹄之志深藏于胸,不当“出头鸟”,表面上仍尊奉小明王,使用其“龙凤”年号,接受其官职封爵,实际上并不听命于小明王,而是挂靠龙凤政权实则独立的一支强大的武装集团。朱元璋正是背靠龙凤政权这棵政治大树,不显山不露水地闷头发展自强,才得以逐步做大做强的。

朱元璋最大的死对头是西邻陈友谅,为了专力对付这个劲敌,朱元璋主动遣使致书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察罕外甥加养子,汉名王保保,察罕遇刺身亡后,扩廓继任接班)修好,希望保持友好关系。朱元璋的远交近攻策略稳住了元军,解除了北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收拾陈友谅了。

陈友谅是元末沔阳府(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一渔家子弟,兄弟五人,排行老三。陈友谅少时读过私塾,粗通文义。曾有一高明的术士相看了陈友谅先祖的墓地,盛赞此处风水好,后代能出大富大贵之人;又据说,陈友谅曾出泊于矶下,闻听鸟叫声,鸣音好似“陈皇帝”,遂窃喜。凡此种种吉兆,可能催发了陈友谅的雄心,由此种下了他出人头地的信念,故其自命不凡,总想有一番大作为。

成人后,陈友谅在县衙当一刀笔小吏,混口饭吃罢了,故“志存高远”的他整天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时势造英雄,不久,陈友谅鲤鱼化龙的机会来了。

1351年五月,刘福通发动了红巾军起义;八月,徐寿辉、彭莹玉(彭和尚)亦于鄂东起事反元。陈友谅抱着“乱世出英雄”的雄心壮志,同兄弟友仁、友贵等人聚众响应,投靠徐部大将倪文俊麾下。因其肚子里有些墨水,被倪文俊相中,遂留在帐下做个文秘属员。

十月,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任倪文俊为大将军、丞相。水涨船高,上司做了天完政权的重臣,其老部下陈友谅自然要受到重用。由于陈友谅富韬略,多智谋,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积功升任了领兵元帅,手里掌握了一支武装。倪文俊攻占汉阳后,便于1356年正月奉请徐寿辉迁都汉阳府。倪文俊有兵有权,欺天完皇帝徐寿辉平庸窝囊,遂渐渐把持了军政大权,并进而阴图谋杀皇帝归降朝廷。谁知事机不密走漏了风声,政变不遂,倪文俊便于1357年九月逃往黄州,投奔时任黄州路总管的老部下陈友谅。陈友谅比老领导野心更大手更黑,加之忌惮倪文俊势盛,遂假大义而乘隙袭杀之,兼并其部众。陈友谅因此而势力大增,遂自称宣慰使,旋即称平章政事,雄据江州而矫制,遥控朝政,成为天完政权的实权人物,弱主徐寿辉根本奈何不了这位悍将。

不久,陈友谅谋杀天完政权大将“双刀赵”赵普胜,收编其军队,一枝独秀于天完政权。1359年腊月,徐寿辉自汉阳主动迁都陈友谅的大本营江州,。陈友谅痛下杀手,尽戮天完皇帝左右,表面上仍尊徐寿辉为君主,本人自称汉王。1360年五月下旬,陈友谅挟持徐寿辉东进攻打朱元璋,袭取了重镇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闰五月初三,陈友谅于采石矶弑杀天完皇帝徐寿辉,自称汉帝,建立汉政权。

此时陈友谅尽有江西、湖广及皖南大部之地,地广兵众,颇为顾盼自雄,倚仗自己兵强势盛,便遣使前往平江府约会周王张士诚,意欲东西合击朱元璋。

张士诚小字九四,元泰州白驹场亭(今江苏大丰市境)盐户。他力大雄健,同三个弟弟操舟贩运食盐为业,轻财好施,颇得人心。盐户属下等人,经常受到富家大户的欺侮,有个叫丘义的弓箭手对张士诚更是恣意凌辱。张士诚实在是忍无可忍,遂于1353年正月领着几个弟弟及壮士李伯升、吕珍等十八人杀死丘义和那些富户,起义造反了。张士诚进入附近的盐场,招聚年轻人入伙。那些不堪重役的盐丁纷纷投入队伍,共推张士诚为主公。张士诚趁势率部攻克泰州,又攻占了兴化,部队发展到万余人,在德胜湖安营扎寨。元廷派人以万户的高位招安,张士诚拒不接受,率军攻占高邮。1354年正月,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

1356年,是朱元璋和张士诚在长江下游迅速发展的年代,两军开始发生冲突。正月,张士诚渡江取常熟,二月,攻取平江路(苏州),改称隆平府。三月,张士诚在隆平府称周王。四月,张士诚曲湖州,六月,破杭州。1357年,张士诚降元,被授太尉。1363年九月称吴王,但仍奉元正朔。

长江中下游的陈、朱、张三方割据势力,经过大浪淘沙,沉浮已定。陈友谅于1363年八月被朱元璋击败,丧生于流矢;半年后,朱元璋平定陈理(陈友谅子),灭掉三年半的陈氏汉政权。1367年九月,朱元璋大军攻破苏州,擒获张士诚(至应天府,自缢死),为期十五年的张氏政权灭亡。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大明王朝,是为明太祖。闰七月,明军攻克通州,元顺帝弃离元大都(今北京市)逃往上都;元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结束,朱元璋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

朱、陈、张,一个出身贫苦农家当过和尚,一个出身渔家做过县吏,一个出身盐户贩运食盐。三个出身迥异的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都各自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成为竞争对手;经过逐鹿,优胜劣汰,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君临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