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港部队的037Ⅱ型导弹艇性能如何?

胖子249345168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军导弹艇大队的四艘037Ⅱ型导弹艇。

英国占领香港期间是有海军存在的,一直到1997年回归之前“驻港英国海军”都负责香港海域周围的警戒任务,由于世界形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在港的海军装备也仅是几艘“孔雀级”炮艇而已。
“孔雀级”
炮艇是英国专门为香港海域状况而设计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了700 吨,由于只是担任警戒、中远距离救护,缉私这类低强度作战任务,所以武器装备很简单,艇上没有装备导弹,艇艏安装了一门意大利“奥托”76 毫米炮和4艇7.62 毫米机枪,该艇适航性能比较好,由于艇上武器装备很少,艇员生活区面积较大,适合较长时间执行一般性单一任务。

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根据《香港基本法》我军必须进驻香港行使防务主权!陆海空三军都要进驻,既然要有海军进驻,主力装备上自然而言就要超过英军的“孔雀级”炮艇,但是香港特殊的环境属于商港,历来就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香港海域外围在南海舰队的辖区,安全是有极大保证的…也就不需要派驻大型战舰,因此在派驻舰艇的选型上也特为设计了一型新导弹艇。

037Ⅱ型导弹艇是由037型猎潜艇的艇体改造而成,从图片上看艇艏安装一门76A型双联

37毫米炮,艇舯部安装两座“品字形”三联“鹰击8A”反舰导弹发射架、艇艉安装两门69型双联30毫米副炮,根据需要还可以安装两挺12.7~14.5毫米大口径重机枪。

037Ⅱ型导弹艇的打击能力远远超过了“孔雀级炮艇”,而且在航速/航程和适航性能上也全面的超过了“孔雀级炮艇”,它在人民海军驻港部队服役有效的提高香港海域的安全,可以更好的履行防务职责!

图片上是“港英当局”时期的“添马舰海军港池”,就在“中环”,这张照片拍摄于1990年代初,可以看见有多艘英国大中型战舰在港池内停靠,港池边上那座大型建筑叫:威尔士亲王军营,是“驻港英国司令部”,现在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部。
“昂船洲驻港部队海军基地”
,可以看到驻港人民海军的“番禺号”037Ⅱ型导弹艇,在它前面停靠的是056型轻型导弹护卫舰。有了人民解放军的保卫,香港特别行政区明天会更好!

人民海军接管香港海域的防务权已经27年了,有效的护卫着香港的安全,行使着国家主权!


皇家橡树1972


037Ⅱ型导弹护卫艇,属于国内军工研发的“争气艇”,其目的就是为了在香港回归时,入驻香港原英国皇家海军的基地,从艇容艇貌以及武器装备上,全面盖过英国海军驻香港的那几艘孔雀级巡逻艇。

1984年,时任海军司令员访问了英国,参观了孔雀级巡逻艇“斯特林”号,即当时英国皇家海军驻防香港所用的舰艇型级,当时即指出未来人民海军进驻香港主力舰艇的性能要超过英国的孔雀级,由此从1985年,国内就开始了研制进驻香港用导弹护卫艇的工作。

因此,037Ⅱ型导弹护卫艇,是个专门的海军装备项目,就是为了入驻香港而专门设计建造的,因为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各项性能指标要超过英海军的孔雀级巡逻艇,研发时的起点,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仍然是非常超前的。

军工前瞻性地提出了隐蔽性、兼容性等要求,至80年代末完成设计开工建造,是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型全封闭设计舰艇,第一型采用了对雷达、红外线隐形设计的舰艇,后来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艇载武器,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包括艇载主炮双管37毫米自动炮,以及副炮双管30毫米自动炮,都是相当昂贵的装备;鹰击-8A反舰导弹的性比当时海军051型驱逐舰和053H型护卫舰上装备的海鹰和上游反舰导弹都要先进。

此外,艇载雷达、指挥系统、电子设备等都很先进,因此价格也相当昂贵,一些定制化的零部件根本无法大量生产,导致037Ⅱ型整体价格高昂,因此尽管是艘排水量550吨级的导弹护卫艇,但其综合造价并不比当时一艘053H型护卫舰低,所以量产很低仅建造了6艘,舷号为770、771、772、773、774和775。

综上,037Ⅱ型导弹护卫艇采用了常规排水艇型,舰首外飘,方尾结构,艇载武器有1座37毫米双管舰炮(774艇为1座引进俄罗斯的单管76毫米舰炮)、2座30毫米双管副炮、2座3联装鹰击-8A反舰导弹,最高航速34节,续航力1800海里/18节。

037Ⅱ型导弹护卫艇,性能全面超越英国海军驻香港的满载700余吨,但艇载武器仅有1座76毫米单管舰炮、4挺7.62毫米机枪的孔雀级巡逻艇,以威武雄壮的姿态,从英国皇家海军手中接受了昂船州海军基地,既圆满地完成了交接任务,同时又达到了原先的设计目的。

随着海军发展的步伐加快,海军驻香港部队又接受了2艘排水量更大,作战性能更强的056型护卫舰即596号惠州舰和597号钦州舰,驻港海军部队的实力得以加强,拥有了航空反潜的能力。


国平军史


驻港部队037||型导弹艇是驻港部队专用导弹艇,代号“红箭”级,1988年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开工建造,首批共建造四艘。

满载排水量542吨,动力为三台柴油机,15000马力,最高航速33节,续航力1800海里/18节,虽然037||包括2座三联装鹰击8反舰导弹,37mm双联装全自动舰炮一座,30mm自动舰炮两座,近海防卫和反舰打击的火力足够使用。

由于满载排水量超过500吨,037||级导弹艇已经达到小型导弹攻击舰的等级,和以往037型导弹艇相比在吨位、火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在航电设备上,桅杆一座352多用途搜索雷达,可进行海面和中低空海上目标的搜索,信息化能力也有比较大的提升。



西凉宣抚使


037II型导弹护卫艇是专为驻港部队设计、建造的海军装备,随着1997年驻港部队进入香港而为世人瞩目,现在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现役。

这型导弹护卫艇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4年,时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刘华清访问英国,参观了英国皇家海军预定将要进驻香港的“孔雀”级炮艇,随后就定下了未来人民解放军海军进驻香港的舰艇必须在性能上超越英国“孔雀”级的要求,而这就是037II型的一项重要设计任务。

在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发展史上颇为特别的是,此后围绕未来进驻香港导弹艇的设计、建造,采取了当时还非常新鲜的招标制,最终由第708研究所、第716研究所和广东黄埔造船厂组成的竞标联合体中标,设计代号定为037II,后来西方称为HOUJIAN级,日本则音译为“红箭”级。

下面先列举一下037II的基本参数:

制 造 厂:黄埔造船厂

排 水 量:520吨(满载)

主 尺 度:65.4米×8.4米×米(全长、型宽、吃水)

动 力:3座SEMT-PIELSTICK柴油机,3轴,15840马力

航 速:33.5节(最大)

续 航 力:3200海里/18节

武 备:76A式37mm双联炮×1,69式30mm双联炮×2,“鹰击8号”反舰导弹三联装发射装置×2

电子装备:363平面搜索雷达×1,352导弹火控雷达×1,347G火控雷达×1(37炮用),88C光电瞄准仪×1(30炮用)。

建造时间:“阳江”1991年成军

“顺德”1995年成军

“南海”1995年成军

“番禺”1995年成军

“廉江”1998年成军

“新会”2005年成军

由上述可以看出,在037II型艇诞生的20世纪90年代,这型艇具备较强的对舰打击能力,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如果按照其所担负的驻港巡防的目标来看,属于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港巡舰艇。而且037II的艇体虽然参考了很成熟的“037”型猎潜艇,但是上层建筑进行了重新设计,采取全封闭结构,具备防雷达、红外侦搜的隐身性能,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历史上第一型此类军舰,可以说是当时人民解放军海军中最先进的导弹艇,曾被誉为“中华第一艇”。


海研会


从严格意义上说,037Ⅱ应该叫导弹护卫艇。该型艇的标准排水量为520吨,长65.4米,宽8.4米,吃水2.4米,是037家族中尺寸最大的型号。虽然它已经突破排水量500吨的“舰与艇”分界线,但在我军的舰艇分类中,037Ⅱ型依旧是一型导弹护卫艇,而非导弹护卫舰。

该型艇的艇型与037Ⅰ型类似,采用常规排水艇型,艇首微微上翘,具有一定外飘。其机电系统的排气口与艇的排水口共同布置在水线附近的舷侧板上(照片中发黑的孔洞位置),这是一种小型高速舰艇的常见设计方式。

该型艇首次采用了当时国内先进的PA6 280型12缸柴油机。该发动机引进自法国SEMT Pielstick公司技术,是一款相当成功的舰用柴油发动机。其单台功率为3677千瓦(5000马力),在037Ⅱ型上配有三台。得益于11032千瓦(15000马力)的澎湃动力,037Ⅱ型导弹护卫艇可以跑出33节的最高航速,同时续航性能相较037Ⅰ型基本没有下降,在18节经济航速下可以实现1800海里航程。与037家族其他型号不同,037Ⅱ型采用3轴推进,因此不少的国内外媒体常常错误地推测该型艇并不是037家族的成员。

037Ⅱ型导弹护卫艇的武备主要包括两组共6枚鹰击-8A反舰导弹,一座76A型双联装37毫米自动舰炮,两座69A型双联装30毫米自动舰炮。

在入役之初,037Ⅱ型导弹护卫艇主要装有一部347型火控雷达、一部352型对海搜索\\导弹攻击雷达与一部RM-1920型导航雷达。他们分别用于对海搜索/导弹攻击、76A型舰炮的火控与导航。除此之外,037Ⅱ型还装有一部88C型光电复合探测系统用于航行以及69A型舰炮的射击观测。该型艇还装有一套电子支援系统。另据外媒报道,037Ⅱ型导弹护卫艇还是我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舰艇作战指控系统(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C3I系统)的首批搭载舰之一。



037Ⅱ型导弹护卫艇入役之后进行了至少一次现代化改装与若干次小规模改装。其中最为军迷所知的,就是774艇的主炮改装。该艇在入役前后在其他同型艇安装76A型主炮的前甲板位置换装了一座从俄罗斯引进的AK-176M型舰炮。这一改装属于试验性质,主要旨在检验该型舰炮在小型舰艇上的适装性和本身性能。近年该艇的主炮已被改回了与其他037Ⅱ型一样的76A型主炮。


兵器


037Ⅱ型是为驻港部队专门设计的一种导弹护卫艇,1985年立项,技术水平整体达到90年代,放在当时来看各方面都是比较先进的,而且火力也是比较强大。目前037Ⅱ型导弹艇已经被056型轻型护卫舰取代。

037Ⅱ型导弹护卫艇是以037型猎潜艇的舰体发展而来,满载排水量达到520吨,其实已经超过500吨“艇”的这个分界线。虽然037Ⅱ还是沿用037这个代号,然而他的武器系统、船电系统、动力系统、上层建筑基本都是重新设计,已经属于“超深度改进”。舰体为全封闭设计、设计时还考虑对雷达和红外的隐身,应该说无论各方面在当时都是“时髦”的。动力为3台柴油机,总输出功率达到1.5万马力,最高航速34节,续航力30节时800海里。

037Ⅱ型装备2座三联装鹰击-8A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射程70公里,速度0.9马赫)、1座H/PJ76A双管37毫米舰炮(射速600发/分,对海射程9.4公里)、2座69A式双联装30毫米舰炮(最大射速2000发/分,对海最大射程5.5公里)。舰上还搭载363搜索雷达、348火控雷达、88C光电探测系统,还有923雷达警告接收机、981主动干扰机、电子侦察系统,艇上子系统由数据链连接。这种火力配置和电子设备平其实已经可以跟当时的轻型护卫舰相媲美,已经超出大部分导弹艇的配置,而在80年代的051型驱逐舰也不过装备6枚“上游”反舰导弹。其整体技术水平也达到了90年代(该艇1985年就开始立项),算是当时中国海军的一个亮点。

说起037Ⅱ型就不得不说他的研发背景,可能有朋友会问:1.为什么要专门给驻港部队设计导弹艇呢?2.为什么不给驻港部队配备护卫舰驱逐舰呢?

香港这个地方的“国际地位”其实是比较高的,各方面也比较前卫一些,所以当时配给驻港部队的武器装备甚至军装都要比较“时髦”才能达到这个国际地位。原先香港没有回归的时候英国部署的是“孔雀”级巡逻艇,“孔雀”级配备1门76毫米舰炮和4艇7.62毫米机枪。既然我们要接替香港的防务那肯定要有比英国“更硬”的军事装备,总不能在我们接替后变得更弱。而且中国当时的确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好装备,037型猎潜艇整体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并不能满足现代化作战的需求,所以综合各方面考虑干脆就重新设计一型导弹艇。下图为“孔雀”级巡逻艇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配备导弹护卫舰甚至导弹驱逐舰呢?驻港部队海军舰艇的驻扎地是“昂船洲”基地,这个基地并不是很大,停泊的舰船吨位一般就在1500吨以下,不能满足2000吨以上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停泊。而香港虽然有“维多利亚港”,然而这个“维港”是民用港,不具备专业作战舰艇的保障和维护能力。而且香港的国际关系比较复杂,开放程度太高,如果在开放的民用港内长期部署军舰是不太合适的。还有个尴尬的问题就是8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也没有太富裕的经济实力,大型水面舰艇的技术不高而且数量也比较紧张,就连053H2G导弹护卫舰的建造都要考虑考虑经费问题。所以给香港专门配驱护舰真的没有这个能力,能专门设计一型导弹艇都是很不错的了。下图为在“昂船洲”基地的773艇

037Ⅱ型导弹艇的建造数量为6艘,舷号为770-775,其中770艇作为一艘实验性质的艇在1991年服役,771、772和773艇在1995年服役,774、775艇在1999年服役,按照计划这6艘037Ⅱ都应该装备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虽然037Ⅱ的性能很不错,但是价格也很昂贵,很多设备都是下了本钱的,以当时的经济实力并不适合大规模装备海军,所以最后也只给香港建造了这6艘就结束了。目前90年代水准的037Ⅱ已经不太适合继续在香港这个“前沿”位置使用,舰体寿命也超过20年。而舒适性、自持能力、现代化水平更高的056型护卫舰已经开始大规模建造,所以056型护卫舰开始替代037Ⅱ,下图为596“惠州”舰和597“钦州”舰,两舰于2013年加入驻港部队服役


雏菊西瓜Peterpan


037-II型(北约代号:红箭级)是由国内首次采用招标方式发包兴建的海军舰艇,由广州黄埔造船厂得标于1987年12月签约建造。


该舰共建成6艘,目前全部配属驻香港部队。770阳江号、771顺德号、772南海号、773番寓号,774连江号、775新会号


该艇采用的是常规排水艇型,舰首外飘,方尾结构,全封闭设计,水线下装有减摇鳍。高艇首,倾斜式前甲板;37毫米/63双管炮位于A位置;主上层建筑后缘呈阶梯状;大型框架式主桅位于舰桥上层建筑后缘;上层建筑在设计时考虑了舰艇的隐身性能,两侧微向内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达反射回波的强度。醒目的“谷灯”火控雷达位于舰桥顶部;C-801反舰导弹箱式发射装置位于前上层建筑后方左右舷,朝向前方,略向舷外;2门30毫米/65炮位于Y和X位置。


为3台SEMT-Pielstick12PA6280型大功率柴油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为5000马力,三台总输出功率达到15000马力,最高航速34节,续航力800海里/30节、1,800海里/18节。机舱实现了远程遥控监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该艇柴油机的排烟烟囱在艇体水线以上的两侧,排出的高温废气利用艇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水雾来降温,这样做不但可以使艇体上层建筑设计比较简洁,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艇的红外辐射度。


艇体中后部两侧各布置了一座呈品字形的三联装“鹰击”-8A舰舰导弹发射架。“鹰击”-8A弹长6.25米,弹径0.36米,翼展1.88米,最大发射重量857千克,飞行速度为0.9马赫,最大射程85千米,采用储运/发射一体箱。该弹制导方式为中段自控加末端主动雷达制导。中段由弹上计算机、无线电高度表及相关控制系统对导弹的高度、方向及速度进行控制。末制导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应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具有较强的抗人工干扰及海浪干扰的能力,其搜索距离为20千米,搜索范围为正负35度。战斗部为重165千克的高爆半穿甲弹,配有延迟触发引信及近炸引信。



艇首一座76A型双37毫米自动舰炮。该炮是我国80年代初在原76式双管37毫米半自动舰炮的基础上研制的第一种全自动、全封闭速射小口径舰炮,1987年定型后开始了批量生产,主要装备我国第二代驱护舰、新型导弹快艇及第一代驱护舰的现代化改进型。该炮的特点是可遥控,能全自动瞄准射击,炮塔为全封闭式设计,下部设有大容量的弹舱,内装有常规穿甲弹和装有近炸引信的爆破弹,采用了双命中体制,可有效提高其反导能力。76A的最大射速达到300发×2/分,初速1000米/秒,对海最大射程为9.4千米,对空有效射程为5.5千米,对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为2.7千米。


该级第5艘艇(舷号为774),改装了一门俄制AK-176m型单管自动舰炮。 该炮口径为76.2毫米,初速为980米/秒,最大射速为120发/分,火炮射界为-15度~ 85度,对海最大射程为15.5千米,对空最大射程为9千米,备弹152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AK-176对于037-2来说体积、后座力都较大,同时引起重心前移,影响舰艇的操纵和稳定性能,2006年774艇在珠江号与一艘香港货轮相撞沉没,尽管中国海军将774号艇打捞上来以后,进行了修复,但是AK-176舰炮被拆除[2]。

艇尾呈纵列布置的2座69A式双30毫米自动舰炮。1980年完成研制,1982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双30毫米舰炮,主要用于装在吨位在500吨以下的小型舰艇,作为主炮或副炮使用。该炮为全自动、遥控型舰炮,可自动完成装弹、指向、发射等一系列动作,全封闭式炮塔可有效地防护海水、盐雾对火炮的损害。火炮最大射程为5.5千米,有效射程为3千米,最大射速为2000发(双管),火炮高低射界为-12~ 87度,初速870米/秒。炮塔下方设有弹库,每个弹库内可存放1700发杀伤爆破弹,火炮全重为1.8吨。69A则是69式基础上的改进型,主要是提高了火炮的射击精度,增加了可靠性,增加了新型杀伤力更强的穿甲燃烧弹,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火控系统,反应速度及作战性能又有了较大的提高[2]。

主桅顶部装有一部352型多用途搜索雷达,主要用于对海面目标及中低空目标的探测,雷达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80千米(7平方米目标)和30千米(0.02平方米目标),可同时跟踪12个目标,同时处理其中的4个,并可为艇上的88c型光电探测系统进行目标选择及目标指示。舰桥上方装有一部343型火控雷达,用于对舰舰导弹及76A双37毫米舰炮的火控,对海最大作用距离80千米,有效跟踪距离65千米,艇载导弹可在这个距离内自主攻击敌水面舰艇,舰舰导弹可全程由该雷达进行控制。如果超过这个距离,就需要由其它平台(如舰载直升机、侦察机等)进行目标指示,以实现超视距攻击。在对空模式时,对5平方米目标的跟踪距离40千米,对0.02平方米目标的跟踪距离7千米,可对76A双37毫米舰炮进行目标指示、分配及数据装定。此外还具有光电探测器作为辅助探测手段,以便在雷达受到干扰时确保对目标的跟踪。不过,该雷达不能同时对舰舰导弹及76a双37毫米舰炮进行控制,这一点在作战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一部RM-1290型导航雷达用于舰艇在海上航行时使用。舰桥后部一单独桅杆上装有88C型光电探测系统,综合光电对空探测系统(同时也具有对海探测能力),主要用于提高中小型舰艇的近程防空反导能力。 88C光电探测系统主要由多用途搜索雷达、光电探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及火力系统组成。光电探测器包括红外摄像机、光学摄像机、跟踪摄像机及激光测距机,对2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为20千米,对0.2平方米目标为8千米,可有效发现低空飞行的飞机及导弹目标,具有昼夜工作能力。该系统采用了集中控制,模块化设计,分系统之间采用了高速数据线进行联结。电子对抗设备,含923型雷达告警接收机、918型主动干扰机、电子侦察系统等。在舰桥后部平台上装有干扰弹发射装置,每组发射装置内可存放36枚弹药,其中18枚为红外干扰弹,另18枚为金属箔条干扰弹,其最大射程为1500米,可单发和多发齐射,能有效地对来袭反舰导弹进行干扰。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

520吨

全长

65.4米

全宽

8.4米

吃水

2.4米

燃料

柴油

动力

3台SEMT-Pielstick12PA6280柴油机

总功率

14240马力(10620千瓦)

最高速度

30节~34节

续航距离

1,800 海里/18节

800海里/30节

乘员

75人

武器装备

三联装鹰击-8A反舰导弹发射装置x2

一PJ26型单管76MM隐身舰炮x1(774号)

H/PJ76A37mm双管舰炮x1(其余艇)

69式双管30毫米舰炮x2

12.7毫米机枪x2

电子设备

H/LJQ-352E搜索雷达x1

765导航雷达x1

347G火控雷达x1

88C近程防御光电射控系统x1

923雷达侦察系统x1
“红箭”级于1987年12月签定了首艇的建造合同,1989年7月首艇正式开工建造,1990年12月下水,1994年5月交付部队,其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9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其研究代号为037II,虽然它和海南级、海鸠级、海青级、红星级都是037系列,然而,红箭级却与他们并无多大的联系,后来发展成038。后来,由于其价格较高,在为香港生产几艘舰艇后,海军转而继续生产红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