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二年多后开始学草书,继续临摹下去行吗?大家有什么指导意见?

千里目119


这样临下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二年的基础已经足够像草书过渡了。

不过想学草书,还是要把草书的基础打好。

草书无非是提按转折,然后加草法。

草法就是结构,这个只能死记硬背,自己摸规律。

至于提按转折,临的时候一样要写像,每个提按转折都应该写像一些。

如上图中转折之处多“软”,说明用锋还是有问题的。


在正确行笔的情况下,笔锋折过来之后出的是方角,而不是圆弧。

出现圆弧就说明锋部力量控制有问题,说白了还是楷书笔法根基薄弱问题。

是顿折还是翻折,心里边应该有个谱。

粗细变化是通过提按来调节的,为何要有这些动作。

当你把提按转折这四个字弄明白之后,即便临帖不按照原贴一板一眼的临,也是不会错的。

临十七帖不要怕慢,草书一开始就要慢学,每一个动作都做扎实,快起来的时候才不会出问题。

康里巎巎的十七帖,可以参照这学。


慢慢练就好,草书比楷书和行书要难的多,楷书三五年能学个形,草书三五年能摸着门道的都不多。


梁宇航


完全可以学习草书!

草法是关键的,需要多记多练!

但是我看了你的习作图片后,有三个感觉权作建议!

一,字法的学习对你更重要!就是说,你的作品里的单字还看不出有多少古人有关字法的基本原理,比如收放,比如疏密,比如破匀,比如错位……

二,章法上学习!字与字之间是有关系的,上下字,左右字,然后涉及行与行,都是有变化有对比关系,这一点也很关键……你的作品里甚至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排空!

三,节奏感!每个字里不同的节奏,每一行有不同的节奏,每一篇作品的节奏!都是一样的节奏,难免平淡,不是草书的玩法!

如觉得不妥,你就当作别人的妄加评论,一笑了之……





陈天哲


学习书法二年,开始学习草书。这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习步骤。非常不错。

很多人认为学习草书,应该在把楷书、行书写好以后才能学习。其实这是对草书的一种偏见。单纯的练习草书,确实是会有许多弊端。。如率性油滑,不知节点,无筋无骨等。但是同时也进行楷书和行书的练习,对运笔速度的快、中、慢就能全面的训练。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草书的时候,不要放松楷书和行书的学习。三五年的书法学习时间,对书法的学习来讲,只是开了个头。前十年都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能周取得的进步而产生自满的情绪。



那么初学草书,最好先从单独的草字开始。先把草书的代用偏旁部首弄清楚。这对没有学习过的草字,也能够写出来。还有草书中有些字的特定写法也要进行了解。草书的写法,它有固定的规则。若只是对着字帖临写,不明白其中的规则,就会出现不认识的字时,臆造乱写。所以要学草书,就要先学草书的法则。于右任编写的《标准草书》,详细介绍了丶草书的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法则。是学习草书非常好的教材。还有一本集王羲之书法编写的《草诀百韵歌》,是学习草书的人不可或缺的字学习资料。



草书的学习,先弄清楚规则,然后再由简至繁的一步一步来。一开始就把张旭怀素的东西拿来学,不但学不好,还会把学习者带入迷途。所以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就是告诉你不知道草书的规则,只谋求形质的相似,就会进入迷境。你临的《书谱》,就应该从《书谱》中吸收孙过庭的书法精髄。《书谱》的文献意义,比他的书法技能重大得多。


子衿书法




无论学习任何的一种书体,都需要通过临摹来掌握该书体的字形已经技法,虽然通过一种字体或书体,在经过深入的临摹学习以后能够掌握多种书体的一般的技法,就是那些带有共性的技法如提按顿挫之类,但涉及到具体的不同的书体,他们都是带有极其强烈明显的个性色彩的,这些才是他们之所以形成自己书法独特个性的原因,也是他们独创一派的基础技法,所以,我们过去临摹学习过一种书体,(层次不一)但学到的技法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但是我们换帖以后的临摹学习,仍然要和过去的临摹学习过程一样进行新的临摹学习。如果是学习草书,更应当如此,草书中具有独自个性特点的内容更多更丰富。

我们虽然我们如果要换帖的话,一定要慎之又慎,但确实要换帖,仍然要和我们过去临摹练习书法的过程一样进行新的临摹练习。不过这时的临摹学习,相比较而言,要轻松许多,比较我们有了基础和经验。只有学习生的知识就可以了。


翰墨书道


写的不错,但笔法方面还要注意运腕。


神州书画研习社


习楷以进草!


水墨书法屋


很不错,继续下去。



都御風


学习书法二年多,学的什么?达到何种程度?为何突然又学草书?是兴趣使然,还是覚得基础打好了,该学习草书了?想和你交流一下,但无的放矢。说实话,二年的书法学习是不具备支撑学草书条件的。我建议再继续学习二年楷书,然后学习五年行书,再试着学习草书。至于楷行草古法的选择,要有准确的认定。即根据兴趣,也看自己的天賦。避免走弯路。学习书法尽管是漫长岁月的积累研习,却也是愉悦身心的终生的追求。它是不分段落的,花甲之年仍要筆耕不輟,读经典临古帖,没有哪一位书家敢说已经学好了,功成名就了。


茶圃居


临摹是一接触书法一辈子的事。只有从碑帖临摹中走出来,人生还得临摹创作,临摹学习,学习再学习。


手机用户58796454137


非常不错,路子正,除书谱、十七帖临习外,还可学自叙帖、黄庭坚簾颇蔺相如传,开阔视野,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