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本是开国一帝,为何又成了乱世奠基者?

林道锐


司马炎,司马昭的嫡长子,也是司马懿的孙子,晋朝的开国之君,265——290在位,279年灭吴,统一天下,使得分裂了近一百年的华夏再次得到统一。



265年,司马炎效仿曹丕代汉的故事,阴谋夺权。司马炎怂恿臣下劝说魏帝曹奂禅位给司马炎。曹奂也很识趣,曹奂下诏:“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学习古人多次假意辞让,在臣下的不懈努力下,司马炎终于答应了。公元265年,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

和多数开国皇帝一样,晋武帝没让我们失望。他鉴于国家新立,根基不稳,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增加人口的政策。

农民最在意的就是土地,所以西晋初年,晋武帝把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户调式”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户调制度虽然被豪门家族抵制,但在晋武帝的支持下在一定程度上将大量流民,无地的人安置到土地从事生产,从而稳定了社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晋武帝最失败的要数他的分封制度和政治制度,这些是导致晋朝衰败的原因。

分封制度——

根据晋武帝的说法,他认为曹魏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终致灭亡。所以他大封宗室为王。以郡立国,分大国,次国,下国,大则千人,少则百或更少,后期军队人数还有的上万。他还罢州郡兵,即诏:“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而且还允许置军,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所以,地方的军队只有晋宗室的了,晋武帝还给了他的宗亲们行政权,财政权,你看看,这俨然就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后来这些人果然摆脱不了人性的弱点,为了权利为了利益,不顾民生死活,发动了影响华夏几千年的八王之乱,把华夏带入了灭亡的道路。

还有政治制度,他的制度根本就是为世家大族设计的。唯计门资定品,家世官爵即所谓 门第 、 阀阅 成为品评的主要依据。即所谓的门阀制度,穷人根本没有做官的可能,官僚贵族子弟很轻松步入仕途,而且官还不小,如尚书郎、秘书郎、着作郎等。寒门子弟不再有机会,不管他多努力,多有才能,因为你不配,你没背景不要你,就是这么现实。

当然,晋武帝也不是昏君,他在统一全国,改善民生方面,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是有所成就的,但这不是今天要深究的问题。

他最终因为他的私心导致了晋末乱世,给汉民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人饮水思源人


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大举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曾一度现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司马家族得国不正,司马炎认为只有家族强大才能自己家族的皇权地位,因而开始大封宗室成员,实行郡国制度。他分封27个郡国,郡国拥地盘,军队、民政等一系列大权,等同于中央王朝下设27个独立小国,动辄就以武力威胁朝廷,已经形成地方割据的苗头。

司马炎政策答误,导致朝政长期被少数门阀掌握,这些毫门大户又变本加厉,下层知识分子找不到仕进的缺口,便纷纷投入各大势力门下,形成多个政治团体,社会动乱的一个自然源头。

朝政腐败,奢侈成风,作为晋武帝不但不加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司马炎后宫佳丽上万,每夜坐在羊车上宿花逗柳,大臣争相效仿,王济为吃猪肉,竟然小猪一生下来就是用人乳喂养,社会的意识形态严重扭曲,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存在社会动乱基础力量。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太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贾南风当上皇后后霸道无比,贾氏结党营私,祸国殃民,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经常在民间挑选美男进宫,淫乱后宫。

皇后贾南风为独霸朝政,用计一举杀掉杨骏,并逼死太后杨芷、害死汝南王司马亮,元老重臣卫瓘,楚王司马玮,毒死太子司马遹。司马遹被毒死后,西晋皇族不满贾南风把持朝政,于是皇族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彤和齐王司马冏联合先是起兵杀掉贾南风,随后将平阳贾氏灭族。

贾后死后,西晋宗室八王为了争权夺位,互相屠杀血流成河,生灵涂炭,长达16年的内斗已经把王朝的气数耗尽,国库空虚,局势动荡,南匈奴首领刘渊趁乱入侵中原,烧杀抢掠,还掳走了晋怀帝,黑暗的五胡乱华从此拉开序幕。

\t塞外胡人在西晋八王之乱时,陆续南下并建立多个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向对立的时期,长达300年余年,故这段时期也可以称为五胡十六国或者东晋十六国。

公元316年,西晋首都长安被匈奴攻破,西晋皇室为了保存实力,无奈只能率领大量臣民迁徙至南方,史称“衣冠南渡”,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历时达十六年,国家政治、经济破坏殆尽。由于两年战乱,自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饥荒、疫病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最终五胡借此机会,入主中原,致使生灵涂炭,皆拜司马家族所赐!


美丽青春您真痘


我是小小,点击关注将有更多精彩的内容。

为什么说司马炎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元凶呢?因为他把皇位传给了他不适合当皇帝的儿子司马衷,他原本希望通过传位司马衷,自己的孙子司马遹以后可以继承皇位,因为司马遹是司马衷的儿子,是嫡孙,而且司马炎觉得司马遹是块当皇帝的料,本来按照古代宗法“立嫡”的继承制度,司马衷之后应该是司马遹继位的,但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也正是因为这个女人才导致后来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等决定西晋灭亡的历史性事件,下面来讲讲这个奇丑无比的女人贾南风。


为什么司马炎会给司马衷娶一个丑女,并且立她为太子妃?

贾南风,其父是西晋开国元勋贾充,平阳贾氏是西晋著名的门阀世族。当年贾充因为陷害太子少傅任恺和拉帮结派被司马炎厌恶,被打入冷宫,后来贾充的手下向他提出了与皇室联姻的建议。于是找到当时的皇后杨氏,并得到皇后的帮助,于是司马炎同意司马衷娶贾氏之女为太子妃。


贾充本来是想把自己的小女儿贾午送进皇宫,奈何贾午年纪太小穿不了嫁妆,于是让大女儿贾南风顶替贾午,实施“偷龙转凤”,于是贾南风便成为了太子妃。这桩婚事在本质是贾氏家族为了恢复昔日的地位而与皇室联姻,说白了就是政治联姻。

贾南凤杀害司马遹,挑拨西晋皇族内乱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太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贾南风当上皇后后霸道无比,把持朝政,凡是晋惠帝接触过的女人贾南风都残忍的杀害,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经常在民间挑选美男进宫,淫乱后宫。



后来贾南风担心司马衷死后,如果司马遹继承皇位,自己将不能把握最高权力,于是派遣宦官孙虑用毒药毒死司马遹。司马遹被毒死后,西晋皇族不满贾南风把持朝政,于是皇族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彤和齐王司马冏联合先是起兵杀掉贾南风,随后将平阳贾氏灭族。


贾南风死后,西晋宗室八王为了争权夺位,互相攻伐,史称“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西晋内乱之际举兵入侵中原,西晋经过“八王之乱”元气大伤,无力抵抗。公元316年,西晋首都长安被匈奴攻破,西晋皇室为了保存实力,无奈只能率领大量臣民迁徙至南方,史称“衣冠南渡”,西晋灭亡。

综合以上所述,司马炎因为与平阳贾氏联姻,立“丑女”贾南风为太子妃,而且没有处理好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后来西晋皇族内斗,北方中原地区落入北方游牧民族之手,导致了西晋灭亡。


小小历史显微镜


司马炎结束了三国混战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建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并颁行户调式。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了一篇繁荣景象,历史称为“太康之治”。但是在灭亡吴国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一味的贪图享乐。如果只是这样也不会完成亡国悲剧。但是他做了两个错误的决定,为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埋下了祸根。一是大量册封同姓诸侯王。而是听信宠臣之言立了自己智商不足的儿子司马衷当太子。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相信大家都听过他的那句:“何不吃肉糜”。这样一个智力存在缺陷的皇帝,哪个大臣会效忠他?很快国家大权落入他人手中。皇后贾南风独揽大权,杀死太后杨芷。杀死太傅杨骏。最后还害死了太子。刚刚说过司马炎册封了大量的诸侯王。而诸侯王对贾南风的疯狂行为非常不满。最终爆发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内乱一起。民不聊生。国家动荡不安。晋国诸侯王互相征伐,耗尽晋朝国力。当时在晋朝北方有大量外族人。正好给了外族人入侵的机会。他们长驱直入。趁着晋国内乱,实力衰弱,建立自己的政权。造成在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但是他们手段相当残忍,令人发指,野蛮而没有开化。五胡乱华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经世致用小百科


我是七哥

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者,做错了一件事情,奠定了后世动乱的格局。
(司马炎剧照)

鉴于曹魏末年,曹家宗室衰微,皇室家族没有谁能够反对司马家族,才使得,司马家族有机会能够得到皇位。

而司马家族能够夺得皇位,去根本就是得到当时豪家世族的帮助,以及认可。换句话来说,就是司马家族是踩在别人的豪族之上,才得以获得统治地位。

所以到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之后,认为只有司马家族的皇室成员得到了强大的实力,才能够保卫司马家族的皇权地位,因而开始大封宗室成员,实行郡国制度

郡国制度,其实就是,将司马家族的皇室成员分封到各个郡县去,而郡县也被称为郡国。被分封到郡国的司马氏成员,在郡国内,拥有军事,民政等一系列大权,这宛然让郡国成为中央王朝下面的一个小国。
(司马家族成员均被分封,为郡国之主)

司马炎时期,就已经分封27个郡国,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就已经形成地方割据的苗头。

于是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的管控力就大大下降,地方政权有资本,有军队可以跟中央政权对抗。

这种宗室对抗的关系,在司马炎在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形成了,但司马炎毕竟是开国皇帝,有能力遏制宗室成员对中央政权的对抗。

但这个司马家族中的老大,司马炎一去逝,宗室各王就开始争夺皇位了,八王之乱,由此开始。

而司马炎原先设定的,司马家族的成员拱卫中央的想法,早已成为了泡影。毕竟在皇权时代,谁有实力,谁就能做老大,这是不变的法则。


岁七夸父


司马炎不是一般的昏愦。比起他爹司马昭,他只占四分之三,比起他叔司马师,他占一半,比起他爷司马懿,连四分之一都占不上。破国亡家的本领却让祖辈爷挲望尘莫及。


简单地说,他宠信老婆杨皇后。当然连老婆都不宠不信的男人算不得好男人。但问题是跑偏了道,爱过头了。他爱皇后这没话说,"母爱子抱"就爱妃及子了,立杨后的儿子也说得过去。但这儿子傻得屙牛屎,明知不中用,偏又要立为太子。这就是置国家于不要了。其二,立了太子就算了,找个好的贤惠的太子妃总可以吧。放着正直贤惠有教养的卫家(卫瓘)女儿不要,偏偏信了杨皇后的鬼话选了篡位打头仗的贾充的女儿贾南风。这贾南风一夜征服憨包儿。从此把司马衷拴在腰上。贾南风与婆婆家争权,杀了丈夫外公一家,引出"八王之乱"。第三,司马炎又封同姓为藩王,达二十七个,这些王有自己的地盘,军队,民众。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国中之国。这也就是"八王之乱"乱到十六年之久的原因。第四,放任北方各族崛起不管,压制归附民族不抚慰,致使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迅速膨胀,成为扰乱中原地区的祸害。

这个坐在羊车上宿花逗柳的司马炎,他的一系列昏招,让晋朝过早毁灭,让中原人民受尽异族蹂躏长达几百年,实在是他埋下的祸根。


劉一千五


首先,司马炎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犯了致命错误,导致朝政被儿媳妇贾南风把持。贾氏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又为后来发生的“八王之乱”买下了伏笔。

其次,诸侯王室及地方刺史权利过大,他们不仅拥有地方行政权,还拥有军权,动辄就以武力威胁朝廷,晋朝中央政府的权威一直得不到树立。

第三,门阀制度变本加厉,导致朝政长期被少数富家大姓掌握,底层知识分子找不到仕进的缺口,便纷纷投入各大势力门下,是社会动乱的一个天然乱源。

第四,朝政腐败,奢侈成风,作为晋武帝不但不加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导致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严重扭曲,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存在导致社会动乱基础力量。

因此,有人说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朝代,仿佛它的存在就是为后续出现的一百多年的南北朝打前站的。


红袖添香深夜读史


晋武帝司马炎本来是西晋的开国皇帝,让纷乱不堪的三国局面复归一统,对于起着统一中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个傻冒白痴,晋武帝司马炎还是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他为太子。最后继位成为晋惠帝司马衷。有一次西晋闹了饥荒,大臣向晋惠帝司马衷汇报:现在国家闹了饥荒,百姓们吃不起饭了,谁料晋惠帝司马衷说道:何不食肉糜?饭都吃不起,还吃得起肉粥,可见晋惠帝司马衷脑子缺氧的程度,这样的人当皇帝,皇族当然不服,引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虽然最后平息了。但是西晋元气大伤。后来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所以晋武帝司马炎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乱世的奠基者


张哥讲中国历史


司马炎是西晋开国皇帝可以是雄才大略的,继承没有选对导治天下大乱,八王混战,国无宁日,人民流离失所,最后西晋灭亡,西晋短暂的统一没有换来永久的和平,接班人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接班人国就变颜色的。


高樵96013041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