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龙王嘴”------我的家乡

武城“龙王嘴” 武城县 “龙王嘴”位于杨庄乡军营村西首,从名称便可看出此地段何等的重要! 此地是早年夏津县的白马湖与武城南的莲花池两处大洼地的积水向东沙河排涝的 必经水道,乃排涝咽喉之地。至今,在军营村西端仍然矗立着一块清代乾隆年间 的大石碑,碑高2米,宽0.7米,厚0.25米,碑名为 《龙王嘴水道碑记》。武城文 化部门一直将其视为珍贵文物进行保护。

说到此碑的竖立还有段曲折的历史。 白马湖位于夏津县西18公里处,卫运河东侧,方圆几十里的洼地。与北边的 莲花池相接,大雨积水水域更为广阔。 武城地方志记载:莲花池是武城南部著名的大洼地,水泽沼地,是由黄河泛 滥的静水沉积而成,呈碟形封闭状,后常年积存漳卫河之水形成。该水域北自武 城县杨庄乡的黄沟、阎沟村,南至夏津县的二屯、夏庄一带。西自武城的吕洼村 ,东至大小十八户村一带。该池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2公里多,池底海拔高度 为28米。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之多。武城夏津二县各占一半。因隋末漳南农民起义 领袖窦建德在此一带养兵,在此水域大栽莲藕而得名。 清乾隆 《武城县志》记载:莲花池在城南二十五里,本积水洼,忽产莲花, 馥郁异于他植,每夜雨时人过之即闻音乐,天晴如画……明代诗人向日红游历至 此作诗 《莲花池》赞曰: 岚岚西风草木黄, 贵人曾此瘞罗裳。 今只花貌芙蓉出, 犹带宫娃一段香。 清代有一名叫杨一峰的诗人游历至此,看到万顷荷塘,鲜花争艳,舢板游荡 ,歌声飘荡,鹭鸥戏水,如此美景令诗人诗兴大发,遂欣然挥笔作诗 《莲沼并蒂 》赞曰: 处处歌声识采莲, 池荷万顷叶田田。 千层蒂并聊为璧, 十里风香好放船。 鸥鹭时看投水宿, 鸳鸯妙合伴花眠。 弄花掬水添图画, 月印双轮一样圆。 昔日的莲花池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水泽,令古代文人骚客至此赏莲写诗吟咏… …但因大雨积水过多排水不畅也会水患成灾,经常危及四周百姓。历代,因莲花 池排水问题产生的纠纷年年不断,腐败的官衙漠视百姓安危疾苦、百姓利益,迟 迟不能解决排水问题,平息百姓纠纷……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武城“龙王嘴”(今杨庄乡军营、黄沟、阎沟) 一带的村民为防村庄水患,筑堤护村,阻挡了莲花池排水,致使卫运河东侧一带 近万亩农田积水,方圆近百里百姓受到涝灾威胁。 当时,夏津、武城两县均隶属德州卫。涝灾涉及的夏津农村的乡绅、百姓开 始联名起诉,状告武城县的村民堵塞了龙王嘴水道,使夏津 白马湖、渡口驿、三 屯、四屯、七屯、八屯、夏庄一带陷于水患,请求挖开龙王嘴水道,消除水患。 然而,夏津和武城的占地户为局部利益则坚决反对挖开排水道。他们联名诉至武 城县府,经审理,武城县府批准了不予开挖该排水道的诉讼请求。于是,武城县 杨庄乡军营、阎沟一带的乡绅、百姓就立一石碑,刻上理由、政府批文安放于龙 王嘴。 夏津县受灾村庄的乡绅、百姓不服,上诉至东昌府和济南府。当时两府派一 陈姓官员亲自来到夏津县、武城县莲花池一带实地勘察,并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 呈报。根据当时涝灾,东昌、济南两府和议决定,沿莲花池东部边缘开挖一条宽 三丈,深六尺的排水沟,全长7.5公里,从夏津县夏庄向东北方向导流,依照原自 然水势排水路线,经武城县杨庄的黄阎二沟、军营龙王嘴,向东经沟庄入东沙河 ,经东沙河从甲马营导流入漳卫运河,减小了水患。1736年 (乾隆元年)5月, 济南府、东昌府、德州卫、武城夏津两县政府官员同立 《龙王嘴水道碑记》碑, 碑立于军营村大街东段,距原龙王嘴碑200米。1950年,武城县政府在东沙河入口 又建水闸,几次疏浚,分割治理,缩小了涝灾面积。1961年,武城县政府为彻底 解决莲花池的排水问题,再次疏浚。组织人力挖深拓宽夏庄至沟庄的7.5公里排水 沟,加大排洪能力,即使再大的雨水也不能积水。真正解决了夏武接合部的莲花 池水患问题,使莲花池一带的百姓过上安生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昔日莲花池一派并蒂满池莲,香透薰风,美 丽如画的风景不见了,水患成灾的景象也不见了,今日莲花池已变成武城、夏津 的重要粮棉产区。 武城军营村 《龙王嘴水道碑记》碑虽年久风化,但依旧矗立在军营村大街上 ,经常有省市文物工作者来考察,拍照、拓印碑文,村民们十分爱护此历史文物 。 ■韩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