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现象——字库文化之盘龙庙惜字塔


字库文化是盐亭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现象。一座座字库塔,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弥漫在盐亭大地上的书香气息,感受到盐亭人民自古以来对文字的敬惜,对文人的敬仰,对知识的崇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留存字库塔251座,在嫘祖故里盐亭,至今还保留着31座,其中,“惜墨如金坊”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字库牌坊。盐亭堪称中国字库塔“第一县”。

下面,小编邀您一起走进盐亭字库塔,追寻它们的故事……

盘龙庙惜字塔

范 飞

古镇柏梓,梓盐要塞,群峦涌翠,人杰地灵。英贤辈出,诸多传奇。镇南十里,大青山麓,梓盐路下,赵家沟口,耸立着一座七层古塔,名曰“盘龙庙塔”。


此塔建于大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由本地赵、李、陈、张……数百乡民捐资投粮共建。

该塔背朝沟口,门向西北。采用细沙硬石雕砌而成,高 6.5米,阔2米,形为正六面椎体。搬檐翘角,浮雕透刻,或珍禽异兽,或亭阁花卉,栩栩如生,壮观悦目。

底层图案几乎全毁,唯门额“敬惜字纸”跃然在目。第二层,角页刻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四面刻着捐资者姓名及钱粮数目。因剥蚀严重,难以详察。所幸建造日期尚且清晰。第三、四、五层,皆是劝善和尊师惜字之诗文。第四层正面刻一仙童,身坐蒲团,怀抱宝镜。顶额书“一团和气”。第六层是一宝顶,顶层高坐一雄狮。设计之奇妙,工艺之精巧,令人赞叹不已。

此塔实为“惜字塔”(字库),焚烧残书、字纸之用,为右侧“龙王庙”学堂之附属。有塔上文字为证。

此塔经历150年风雨,依然挺傲苍穹,实属可贵。今被县人民政府确认为保护文物,于2016年元月立牌昭告,命名“盘龙庙塔”。


盘龙庙之由来,有着十分神奇的传说。它与沟口500米处陡岩前之“白虎殿”,以及右侧沟上行5里处的“牛鼻孔”,形成连环三奇。

据传:古时在该塔位置近旁,潜隐一龙,有乡人开窠采石,其穴被破,龙惊逃,毁田禾,酿重灾,天神持宝镜镇于二里外之昝家河中,受尽煎熬,泪染溪流。乡人怜之,乃修“盘龙庙”以为归宿。其址在现塔右侧10米处,该庙为四合院瓦木建筑,殿宇宽阔,中有天井,外有操场。不幸毁于“文革”,唯遗址可寻。

该庙历来用作学堂。随后建塔以辅之。以启迪子孙尊师重教,奋学图强。该庙自建至毁,时逾百载,育人无数,有功梓里。今荡然无存,堪为痛憾矣。

值得一提的是“白虎殿”古庙,傍高崖而建,借天然岩穴为主要空间。其穴深6米,宽10米,高1.2至4米。巧夺天工,实为奇妙。左侧飞流九叠,直泻谷底,形成出名的“九龙潭”,常年瀑布飞旋,极为壮观。右有清泉可口,四周翠柏参天,美如仙境。

此庙建于洪化元年,即公元1679年。距今337年,完好无损,何等珍贵。此处原名“猫儿洞”,建庙时取名“白虎庙”,现更名“白虎殿”。其由来,有着凄美神奇的传说,乃题外话,勿容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