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葬为何多葬在农田当中?

提要:农村的坟地为何会出现在农田中?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了前几日回老家给家中过世的亲人祭拜的情况,本人老家这边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三这一天要回老家祭祖。老家的坟地都是在农田当中的。

当时回去祭祖的时候老家的农田当中零零散散的都会有一些坟头,当时家人给姥爷烧完纸之后,又去给太姥爷烧纸,当时就很难找到太姥爷的坟头了,因为时间太久了,也没有立墓碑,每年会去祭祖的时间也比较有限,所以很多老坟就很难找到了。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坟地一般都是在农田当中的,也有部分农村地区的会有专门的墓地,这一点和我国传统的土葬方式有关。土葬的传统在我国由来已久,《周礼》当中就曾经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入土为安的思想让人们一直遵守着土葬的方式来安葬自己的亲人。

尤其是中原地区土葬最受重视,因为在中原地区传统的农业较为发达,人们对土地的感情更为深厚,把土地看作是生命之本,亲人去世后只有入土才能得到安息。并且埋葬在土中能够让亲人的失身完整的留存,后世子孙也比较方便到墓地进行哀悼和祭拜。

土葬的位置选择都是有具体的规定的,在过去一般人家都是有祖坟的,死后是要归入祖坟的,祖坟的位置一般都是有规定的。有些有钱人家会专门购买地理位置很好的地方作为祖坟,小户人家一般多是在自家的田地中,不过土地会不断的进行规划,自然有时候自家额祖坟会出现在别人家的农田当中。

现在很多农村已经不让进行土葬了,相信这其中的原因大家也是比较了解的,土葬的方式比较浪费农田,并且有时候会造成一定的农田污染。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