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民警吕建江|为人民服务从不“下线”

法制日报记者 周宵鹏

4月2日上午9时许,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前的海棠树下,警务站当班的工作人员列队完毕,警务站主任王永辉开始点名。

“吕建江!”王永辉高声喊出第一个名字。

“到!”在场所有民警、辅警齐声答道。

从“吕建江”开始的早点名仪式已经成为吕建江警务站全体民警每天早晨必做的一件事。不知不觉间,既命名警务站又让大家永铭心间的好民警吕建江已经离开一年四个月。

2004年吕建江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13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2017年12月1日,吕建江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公安部追授吕建江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中宣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清明前夕,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吕建江同志,石家庄市各界群众、警务站辖区的学校师生、吕建江生前帮助过的群众,纷纷赶到现场参加活动。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海棠树上。树旁聚集着的群众凝视着警务站旁吕建江的照片,不少人已是泪眼盈盈。

一树海棠思老吕,一座警亭传精神。匆匆离去的吕建江不仅留下无限哀思,更留下了把为民服务的触角拓展到网络空间、延伸到千家万户的工作方法,留下了创新诠释时代使命、为民坚守公安初心的精神。

“特殊的点名仪式一直延续,警务站的同志们想用这样的形式提醒自己:英雄自有接班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吕建江!”王永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创造河北公安多项第一

“站外的海棠树上挂满了花苞,一树一树的苞朵娇艳可爱,静待花开。旁边的展牌上,你的笑容一如从前,憨厚而温暖。”

4月1日,吕建江的妻子崔利平应邀来到警务站,安排次日祭奠老吕的活动,触景生情写下这段令人动容的文字:“警务站,方寸之地,你日夜牵挂之所,你人生的舞台曾在这里无限地延展过,然后落幕。”

2011年,吕建江担任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警务站主任,崔利平清楚地记得,从那时起,本就忙碌的吕建江变得更加忙碌,忙于处理各种警务工作,忙于千方百计为民解忧,已经“触网”有一段时间的他更是将为民服务的视角投向互联网。

就在任职安建桥警务站之前,还是石家庄市公安局桥东分局汇通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的吕建江就自费创建河北省首家网上警务室“留村社区网上警务室”,居民在上边查看办事流程、公安通知、公开警务,一个利民便民的警民互动网络平台就此搭建。

2010年7月,吕建江注册了实名微博“片警吕建江”,后来更名为“老吕叨叨”,他也成为河北省第一位在网上实名注册的民警。

遇到民生事、不平事,在微博上“叨叨”几句;网友有留言咨询求助,解答帮忙无微不至;碰到治安隐患、怎么防盗、新发作案方式,总要发文提醒网友,及时管用的“微提示”成为诸多媒体经常引用的内容……吕建江逝世时,微博@老吕叨叨已经拥有近3万名粉丝,编发博文12000多篇,吕建江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叨叨哥”。

看到总有热心市民将捡来的东西交到警务站,吕建江创办了石家庄市首个公益失物招领网站;微信开始普及后,吕建江打造了“石门叨叨警”微信公众号,户籍、出入境、驾管等便民信息一目了然;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吕建江设计了“代码挪车卡”,免费发放给车主,从最初的拨打热线电话到如今的微信扫码,在保护车主个人信息情况下方便了车主及时挪车;为了防止老人走失,吕建江首创了“黄手环”,为老人定制二维码,老人走失时,群众、民警可通过微信扫码和家属取得联系,帮助老人回家……

吕建江从互联网入手,不断拓展各种便民服务渠道,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他创造出河北省公安系统多个第一,也因此为广大市民所熟知,成为河北公安机关在网上有影响力的民警之一。

群众难忘老吕暖心叨叨

“每次听到点名仪式上大家一起喊‘到’,我就感觉吕主任并没有走远。”一年多来,就在警务站旁边石家庄市石油销售总公司工作的李俊彦每次遇到难事,仍然会像以前那样到警务站求助,民警们的热心让她特别欣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您生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片儿警,就像苔花一样平凡,每天忙着邻里邻居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却用坚实的脚步踏出永恒的人生,像牡丹花一样优雅,从容地绽放。”石家庄市留村小学学生孙铭瑜在发言中说,他一定向吕伯伯学习,成长为新一代的建设者。

4月2日,站在缅怀吕建江的人群中,看着老吕的照片,辖区群众边志红一个劲地流眼泪。2016年,边志红洗玻璃杯时不慎把手严重割伤,心急害怕的她拨通了吕建江的电话。不到一刻钟,吕建江就带着两位同事赶到,把她送到医院,还自己掏钱垫付了医药费。

“他这个人就是爱叨叨,我出院后,他还经常关心我手的恢复情况,让我拍照片给他,他可真是个好警察啊!”边志红哽咽着说。

辖区的居民、网上经常联系的网友都是吕建江的老朋友,他们都知道,正如他的微博名字,这位总是笑呵呵的民警就是爱叨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苦辣酸甜、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居民要注意的大小问题,吕建江都记录在微博里,以平均每天6.5条的频率“叨叨”着,暖心的话语、接地气的“婆婆嘴”,让群众感到了吕建江的温暖。

2017年12月1日7时40分,吕建江因病去世,年仅47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吕建江去世的消息在石家庄市民的微信上持续刷屏。一年多的时间里,每到吕建江的忌日、清明,总有诸多群众自发来到他生前工作的警务站纪念缅怀,更有无数网友在网络上留言悼念。

“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老吕?因为他忙,工作职责范畴内很忙,为职责之外的事儿也忙,他忙着让老百姓少跑路,忙着把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当大事。”在微博@老吕叨叨的留言中,一位网友如是说。

忘记一个人需要多久?

有网友留言:老吕,我们不会忘记。

竖起为民服务旗帜标杆

吕建江逝世后,他工作过的安建桥警务站更名为“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成为石家庄市首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站;微博@老吕叨叨在停更一个月后再次启动,成为吕建江警务站的政务微博,由继任警务站主任王永辉负责。

“网络是虚拟的,服务百姓却是实实在在的,无限的网络可以把我为百姓服务的‘手臂’无限延伸。只有用细心、恒心、热心、诚心经营好‘责任田’,才能赢得辖区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吕建江生前说的这段话,王永辉记在心里,他更知道,互联网只是为民服务的形式,心里始终装着百姓才是老吕最难能可贵之处。

2018年1月7日,王永辉在微博@老吕叨叨上回复了一位网友关于驾考的咨询,网友留言说:“吕哥就是吕哥,万能的吕哥,总能在人绝望时点亮一盏明灯,小弟万分感谢!吕哥永远在,从来没有离开。”

看到这段留言,王永辉不禁哽咽。“吕哥给我们竖起了一面旗帜、一个标杆,群众对吕哥有很深厚的感情,我们要把这种感情维系下去,继续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把吕哥未尽的事业接着做下去。”王永辉说。

2018年,吕建江综合警务站出警2200多次,其中群众救助、服务600多起,化解矛盾纠纷700多起;接待参观学习的民警、学生、职工等40多批约五六百人;@老吕叨叨发布微博2600多条,私信回复网友问题800多人次,微博粉丝也涨到3.5万余人。

对于吕建江为民服务的工作方法,2018年11月,河北省公安厅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出版的《吕建江“三对”工作法》一书进行了总结概括:“面对面”“键对键”“心对心”。有了这套行之有效的为民服务“活教材”,越来越多的民警成为英雄的接班人。

投稿的小伙伴,请发到这个邮箱 :fzrbrmt@126.com 等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关注后不要忘了设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