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农村兴“养儿防老”,现在却要担心“老了防儿”,为何?



在爷爷那辈很多老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大部分人都是以生儿子为荣,都觉得生多几个儿子,家里有面子,以后自己老了不愁没人养老,计划生育实施后,各个地方抓得很严,很多妇女为了生儿子东躲西藏,还有些家庭宁愿被罚款,也要生几个儿子。当然,也有些村民响应了国家号召,自愿生育一个,有的是生男孩,也有的是生女孩。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部分人都有“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思想,甚至有些家庭为了生儿子,还去做检查,只要是女孩的,会叫医生处理。


如今,这些有儿子的家庭,父母也进入老年人行列,子女也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但是在近些年,农村却出现另一个怪象,以前的农村家庭都兴“养儿防老”的思想,觉得儿子越多越好,以后在村里能抬得起头,可如今,有很多老人老了却开始防儿,甚至有些老人明明有几个儿子,却都不愿意赡养老人,把老人当成皮球踢来踢去。看到都令人心酸,那么,以前农村兴“养儿防老”,现在“老了防儿”,这是为何呢?咱们看看到底是哪里变了。


以前,很多父母都以为生多几个儿子有好处,以后养老也不用发愁,每家轮流着养,两老也能安享晚年。但谁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会变成了一个啃老族。有些年轻人在家不愿意吃苦,到外面工作不愿意受累,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花完,有时候没钱花还要找父母要。甚至有些年轻人到了结婚年龄把所有的压力推给父母,要求父母帮他买房买车,还要准备彩礼钱。因此,有很多农村父母为了给儿子筹钱,四处借债,最后老了也要像年轻人一样外出赚钱、下地干活。


另外,还有些多个儿子的家庭,对父母也没有尽赡养义务,父母老了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觉得父母是累赘,把父母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意吃亏,而这些父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老了却变成“空巢老人”,无人赡养,老了也要自己下地干活养活自己。


在现实中,这种事情也确存在,身为父母不能什么事情都依着儿子,该拒绝的,还是要拒绝,以前我们常说”养儿防老“,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这个社会却变成了”养老防儿“。以前是”你养我大,我陪你老“,而现在是”你养我大,还要负责我娶老婆、买房子、带孩子“。90后的父母很喜欢对子女说一句话:你们在我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刚刚听的时候,感觉到父母爱很伟大,但是当你去好好推敲的时候,却发现这就是父母”溺爱“孩子的罪魁祸首。它让子女们从小就产生一种错觉:既然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孩子“,那你们就应该永远地、无条件地为我付出,包括帮我买房、娶媳妇、给彩礼,还要帮我带小孩。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都认为做这一切也是理所应当的,从而也乖乖地把自己的”棺材本“掏出来,无私奉献地交给自己的孩子,以为当自己有一天老了,孩子也会这些无私地对待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一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不少子女在父母还年壮时,不断地”利用“着他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棺材本,但是有一天他们老了,就直接认为他们是”累赘“,从而避而不见。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真心奉劝那些父母:别给孩子溺爱,对孩子再好,也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也奉劝一些子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要让亲朋看不起,不要给孩子当反面的老师!过年了回去多陪陪父母,父母恩,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