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运行源头防腐 永康市“四全”举措建设清廉村居

2019-04-08 19:5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永康报道组 谭孝军 通讯员 永轩

“集体财务随时查询,给了村民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近日,永康市江南街道民丰经济合作社监委会主任叶均妙打开三务公开电视机,轻点遥控器,集体财务收支情况一目了然,每一笔支出明确记载了日期、用途、金额等,并附上了票据。不定时查看集体“三资”情况,已经成了叶均妙的一个固定习惯,他对这样的“晒账”也是连声叫好。

去年,永康市在江南街道、前仓镇、古山镇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将农村集体组织会计业务委托给农商行代理,实行财务公开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轨制”,妥善解决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公开不及时、代理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审计工作开展不到位等问题,基本实现了“三资”代理服务率、按时报账率、账务处理率、按规公示率4个100%。今年,这一改革将在全市范围推开。

农村“三资”全公开,是永康市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创新举措之一。去年以来,该市积极探索,通过实施农村巡察全覆盖、农村工程全纳管、农村“三资”全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全推行“四全”举措,奏响了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建设清廉村居的协奏曲。

去年以来,围绕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三资”管理等工作,永康市通过常规巡察、交叉巡察、“巡镇带村”等做法,发现问题1683个,清退资金21.6万余元,追缴村集体资金27.95万余元,问责227人,给予党纪政务立案25人,移送有权机关4人。针对村级工程项目监管不到位、村级工程领域违规操作、不公开招投标、层层转包等突出问题,永康市专门设立镇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镇村工程招投标实行分类管理,让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实务操作更有章可循,从源头上预防遏制村级工程领域腐败。

与此同时,永康市还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3条规范有序运行,将“小微权力”清单纳入村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微信公众号、村委会公开栏、印发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增强工作透明度。在此基础上,永康市严肃查处不按规矩、不按程序、不按政策执行清单的人和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四全’举措实施,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已蔚然成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四全”举措落地生根,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源头防腐,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努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