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经营日本两百多年,为何被几千倒幕军迅速击败?

Blood_puppet


12世纪末,天皇授予武士首领“征夷大将军”称号,在远离平安京的镰仓建立幕府(军事司令部),享有广泛的民政权力,天皇权力由此被架空。

幕府时代始于镰仓(1185—1333年),集权程度不及镰仓的室町(1338—1573年,幕府设在京都),后期经历百多年群雄割据,大名(封建主)兴起的战国时代,从1560年至1600年,三位同为大名的军事强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用征讨加绥靖“接力”完成国家统一,其中丰臣秀吉于1592、1597年两度侵入朝鲜。

1603年至1867年,德川家族开启江户(现东京)幕府,它以幕藩制度控制全国:幕府直接控制占全国1/4的核心地区,其余大片土地分封给260多个藩主(大名领主),全国上下形成幕府—藩主—武士—平民(农工商)的封建等级制度,其统治保守、严厉、闭关锁国,儒家思想在社会关系中成了上下尊卑、服从和效忠等关系的基础。

德川幕府自18 世纪中期逐渐陷入危机,商品经济发展之下,原有财政体系日益困窘,农民和市民的起义此起彼伏。几次改革未“伤筋动骨”。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四艘铁甲舰(黑船)至江户湾浦贺港,德川幕府及天皇接受以美国为首西方列强开放门户的要求,带来国家民族危机,导致全国规模的倒幕运动。1868年,延续682年的幕府政治宣告终结。


ruixuezhaofeng


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到后期跟我国的晚清时期情况差不多,内忧外患,灭亡是必然的。

德川幕府建立于1603年,当时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君,实权都在幕府手里。幕府设定的体制等级森严,幕府下设各藩,藩的首领可以豢养家臣和武士。其他工商业主和农民就是社会最底层。


为维护统治,防止外国势力渗入,和藩主势力的壮大,德川幕府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国策,除了幕府部分辖区可以通商,其他地方一律禁止贸易。

到了18世纪,随着欧洲帝国的崛起,弱小的日本就成了蚕食的对象。面对列强的侵略,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利益,还要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而内部禁止贸易,经济状况糟糕,幕府的财政日渐衰竭,甚至武士需要去做教师或手工业者,所以幕府就加紧了对底层农民的盘剥,激化了社会矛盾,倒幕运动就此开始了。而幕府统治如此迅速的灭亡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幕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不符合欧洲帝国的利益,所以国外势力支持倒幕运动。

二、武士阶层是幕府统治的基石,武士都快没饭吃了,他们为了生活,也就参与了倒幕运动。

三、由于幕府变本加厉的盘剥,农民已无法承受,没活路了,只有造反了。

所以这场倒幕运动几乎是全民参与,加上外国势力的支持,德川幕府很快就灭亡了。这跟我们晚清历史是不是很相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