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到这几个地方调研!强调要让村庄更美丽,村民更幸福!

人居环境整治扶贫攻坚

村庄美丽,村民幸福

环境大变样

山水画中游

如 今

四月的乡村,山清水秀,满目蓊郁;麦苗叠浪,菜花金黄,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县委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

4月7日,县委书记王连贵轻车简从,来到矾山、龙桥、泥河等镇,进村庄,入农户,走田头,察规划,查进度,看产业,实地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扶贫工作。他要求,要将农村拆旧拆违、污水管网、村容村貌治理、产业布局等重点工作统盘谋划,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扶贫攻坚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沿着弯弯曲曲的村中小道,王连贵走进矾山镇新中中心村,只见村头挖机轰鸣,车来车往,村民们忙着修路清塘、改建旧房、清理垃圾,场面十分红火。

“这个中心村有多少户?”

“畅通工程有多长?”

“污水如何处理?”

王连贵边走边问,并在每个施工节点上展开规划设计图,详细了解情况。“这个中心村有140户、500多人,畅通工程有2000米,污水实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矾山镇负责人何兵一一作了回答,“今年,全镇将实行‘5+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彻底改变5个重点整治类村庄和2个示范类中心村面貌,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家中有几口人?现在房子够不够住?改水改厕搞了没有?”调研中,王连贵不时停下来与群众攀谈。

在黄岭村民组,75岁的洪仲平热情地把王连贵迎进了自己的家门,倒水沏茶,老洪家有两层老式楼房和一个院落,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乐呵呵地说:“托共产党的福,农村环境越来越美,出门水泥路,等改水改厕完工后,生活和城里一个样。”

93岁的村民叶经寿见到王连贵来到自己家门口,也十分高兴,向县委书记讲述了自己幸福的生活,“生活有保障,房前屋后也清爽,日子过得挺舒心。”

在村头树荫下,王连贵停下脚步,把镇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召集围在一起,开了一个短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了要求。他强调:

1

要让广大干群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打好主动仗;

2

要将改水改厕和污水处理统一来搞,实行一户一策;

3

要将拆旧拆违和村容村貌整治结合起来,实行一盘棋;

4

要将户户通工程和美好乡村建设合并起来搞,做到一步到位;

5

要因地制宜保持乡土风情,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寻得到乡愁。

环境美了,腰包也要鼓起来。矾山镇东明村打造了700多亩青梅基地,村干部带头试种,并与果树苗供应商签订了果实回收协议。果树4年挂果,8年达到盛果期,亩产最高达到2000公斤,产值不低于4000元。不但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还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王连贵沿着基地泥路边走边看,边听东明村党委书记洪光富介绍,不时下田查看果苗的长势。他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不要‘一窝蜂’搞同样的项目,镇村干部要多做实地调研,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做到一村一品,特色发展。”

“我现在成了你们合作社的义务推销员了,每到一处,我都推销你们的产品。”走进东明村柳圣祥竹器合作社,王连贵笑着对正在编制竹器的社员们说,“你们生产的竹篱笆是绿色产品,也很美观,有乡村特色,现在全县都在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得着。”

“王书记,您这一推销,我们现在加班加点做都来不及,产品供不应求!”该合作社负责人柳圣祥拉着王连贵的手,高兴地说,“您看,我们产业发展了,带动了村里七八户贫困人口来就业,大家一起把钱赚。”

“一天50元工资,管吃管喝,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东明村55岁的贫困户张正树接过话茬说,“因双脚残疾,不能外出劳动,合作社解决了我就业问题,有了固定收入,家里生活一下子敞亮起来了。”

王连贵强调

一定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力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让村庄更美丽, 让村民更幸福。

当天下午

王连贵还察看了龙桥镇工业园区经三路施工和绿化进展情况,以及龙桥镇凌安中心村、泥河镇竹元中心村的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镇以及部门尽快解决,落实到位。

往期精彩回顾

清莲书舍:一个“悦读”的好去处

这个东西你绝对见过,却成了这群庐江人的致富新法宝

修渠清淤,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让“小农水”助力春耕

速看!今日起庐江三条公交线路临时绕行,都是你常坐的

记者/钱良好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