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区居民服务 “巧老”不老

黄灿灿的光亮驱离阴冷了几天的冬日,气温终于有所回升,朝阳区安贞街道涌溪社区一栋楼前有些热闹。近日,来自社区“巧老工作室”的三位“巧老”准时“上班”为地区居民服务。巧老,见其名知其意,除了有巧手的意思,还有不服老的意思。

“巧老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是由涌溪社区二区第二居民党支部创建的一个服务品牌。工作室现有七名“巧老”,都是党员,平均年龄74岁。虽然他们并不是专业出身,但有一颗奉献的心,希望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做点什么。

【发生地点】朝阳区安贞街道

【发生事件】七名平均年龄74岁的老人组成“巧老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服务

古稀、耄耋老人组建

“巧老工作室”

“天气暖和了,咱们在外头理发,今儿就耿医生在屋里给大家量血压。” “巧老工作室”负责人张小平一边给一位老人登记,一边介绍着。巧老工作室设在安贞里二区一间三居室居民楼内,装修简易,却很“讲究”。有一间屋是车床间,多功能台式机床、电钻、修表工具以及叫不上名字的零件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七名“巧老”的简历及工作室的服务制度悬挂在墙上。

巧老们个个手艺压身。因捣腾“电”有一手,80岁的徐崇祜主修家用小电器;75岁的张文贤年轻时是北京第一机床厂的高级技工,修手表、排电线、修自行车等根本不在话下;李振雄也是名高级技工,除了负责土木加工,还和刘连坤、钟国强一起给大家伙理发;马健云负责磨刀磨剪子;耿宏仁则负责医疗咨询、测量血压等。

83岁的耿宏仁是这个团队年纪最大的,老人从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退休,曾是原64集团军231医院外科主任,和老伴儿居住在东城区第三干休所。因为总是在原单位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老人加入巧老工作室比较晚。2016年,他主动找到张小平:“我这个特长,正好弥补你们的空白。”说起自己参加工作室的感受,老人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乐开了,“很有获得感,以前出来没人搭理我,现在走在社区,居民都跟我说话。”

免收服务费

为民办事超2000件

在工作室成立的数年时间里,除最基本的原料费外,巧老们从不向居民收取任何服务费用,并坚持对孤老、病残等困难人员实行上门服务。“我们多做点儿,居民们心里才热乎。”刘连坤说。

前来量血压的赵阿姨讲了自己三次送礼都被退回来的故事。五年前,家里的开关不好用,徐崇祜师傅过来维修,现在还用得挺好。“当时我跟老伴说,徐师傅岁数大了,不容易,你给送点茶叶过去吧!”赵阿姨说,那天老伴儿拿着高档的龙井茶灰溜溜地回来说了一句,“怎么说,他都不收。”2015年,洗衣机排水管和插头不匹配,徐师傅过来改造,老两口再次送礼,还是被退回来。赵阿姨说:“去年,徐师傅帮忙维修了电水壶,今年家里洗衣机水管漏水,又麻烦徐师傅,实在过意不去,我亲自去送。徐师傅有点急了,说我这有一个本,都是维修过的活儿,你问问我没收过任何一家的礼,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徐师傅就是我们社区的‘活雷锋’!”

从成立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巧老工作室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已达2000余次。工作室除了满足本社区及周边居民需求外,也有不少其他外社区居民慕名而来。

来自昌平区的田老爷子的登山杖折了,找了好几个维修点,都说修不了,因为是儿媳从国外买回来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老爷子特别珍惜,最后慕名找到工作室。接待田老爷子的是张文贤,张师傅看了看,发现可以修,不过要自己制作零件。回到家后,张师傅一通寻找,终于找到了适合做零件的材料。“玻璃钢的,比他原来零件的材料还要好。”老人画好图纸,在车床上按照图纸的尺寸将零件车好,并安装到拐杖上,才将拐杖修好了。两根拐杖放在一起,根本就看不出来哪根是修过的。为此,田老爷子还给张文贤送来锦旗。

在巧老工作室,有关“雷锋”的故事还很多:由刘连坤、李振雄、钟国强为主要成员的义剪服务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社区,每月的活动日仅半天时间服务对象就能达到近二三十人。91岁的独居老人金老太太、30多岁的残疾小伙,这些弱势群体上下楼不方便,巧老们就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