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四结合”开展路域环境提升治理

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小镇·果香太平”新形象,助力“美丽新水富”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太平镇“四结合”开展路域环境提升治理。

与重点区域治理相结合。为解决镇内各集镇区域、重点路段“脏、乱、差、堵”等问题,一是设立太平镇集镇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镇内三个农村集镇的卫生秩序、车辆秩序、摊点秩序等进行综合管理。二是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29人(其中有5人为临聘人员),实行设岗定职,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分别对太平集镇、盐井集镇、二溪集镇的车辆停、靠、行和卫生保洁、垃圾清运。三是协调水富市民洁公司用洒水车对太平集镇街道、路面进行冲洗清理保洁。四是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对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清扫治理,如4月9日至10日,古楼村、太平村和盐井村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600余人,对辖区内的“庙铜”公路段、“会太”公路段进行集中清扫治理。

与“主题党日+”相结合。35个农村党支部利用每月“三会一课”契机,多渠道拓展“主题党日+”载体,在全面开展“主题党日+扫黑除恶知识宣讲”“主题党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同时,大力开展“主题党日+五净三无两规范”和“主题党日+路域环境提升治理”引领活动。在“主题党日+五净三无两规范”方面,“秀美太平”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报道一期“五净三无两规范”先进典型示范户(每期2至3户),对其进行全镇通报表扬,借此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主题党日+路域环境提升治理”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对已硬化的“庙铜”公路、通村到组公路开展清扫路面、清理淤沙、疏通背沟、剔除杂草等示范引领活动,带动群众主动融入到路域环境提升治理中来。近段时间以来,各农村党支部先后开展“主题党日+路域环境提升治理”15场次,累计清扫公路近40公里,清除路面淤沙10余立方米,疏通公路背沟约2公里,清除公路路沿杂草、杂物累计约2吨,清除废旧布质宣传标语5幅。

与“路长”责任制相结合。制定下发了《太平镇乡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试行)》,对境内的35条(段)主要镇村道路建立镇、村、组三级路长体系,以“建立机构、完善机制、明确责任、综合治理”为总要求,通过“巡查、处置、督查、通报”四举措达到路域环境“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美观”五项标准。并把“路长”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镇、村、组三级干部年度评先评优的考核依据。

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各村积极探索并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村民自治范畴,纳入各村的村规民约,部分村民小组还制定并讨论通过了所辖区域路域环境治理的“组规民约”。用村规民约、组规民约管理路域环境提升治理,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力量,实现共建共管共护目的。管护各具特色,二溪村回龙堡公路实行路段到户管理制度,农户定期不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保持路面干净、畅通。盐井村下坪公路和二溪村红岩公路实行划段到组管理制度,小组长组织群众定期对所管辖的路面进行清理清扫;古楼村运用和推广“新田经验”,形成受益区群众自发、主动维护公路的格局;太平村对辖区内公路路段实行每月定期清扫制度。

太平镇以“四结合”为载体,全力对“庙铜”公路和通村到组硬化公路进行综合管护,保证了辖区内公路安全畅通,环境清洁优美。

通讯员:杨长亲

编审:熊朝松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