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担山村的物权纠纷执行案

珠江网讯(通讯员唐正良)4月3日,富源县人民法院执行局4名工作人员来到云贵交界的大河镇挑担村委会挑担山村,对一起法院生效的物权纠纷调解案现场执行。

4名工作人员驾驶着警车通过手机导航来到挑担村委会,并在路人的指引下,穿过浓浓迷雾,两次爬到了云贵高山之巅,两次因去路不明又返回山下,终于在隐隐约约的大山中看到了挑担山村,再次经过近5公里的山路,爬行而上,再曲折而下才来到了挑担山村。

这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村坐落于半坡之上,人们依山而居,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后户人家坐在家里就只能看到前户人家的房顶,一眼望去,前面层层的大山就在眼前。

利弊相存,因地而居。特殊的地势造成了人们建房必须筑牢和夯实厚重而高大的堡坎,纠纷也因建堡坎而时常发生。

坐落于挑担山村偏左下角的前后户杨成和杨荣两家就被打堡坎的问题困扰了近10年有余,两家人经村、经社多次协商、调解未能有效解决。

最终两家人闹到了法院,2018年12月13日,两家人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约定两家人共同建筑堡坎,堡坎高度、宽度、费用均摊,开工日期均有明确约定。

可是到了2019年1月1日,双方约定的开工日期到了,堡坎还是无法正常开工建筑。几经协商,双方的矛盾纠纷依旧,双方又回到了矛盾的起点。

2月19日,一个多月快过去了,眼看雨季就要到来。其实在两家人的心理,近10多米高的堡坎,如不早点建好,对两家都是巨大的威胁。只是面对一份看似完美的调解,双方确无法自行履行完毕。

2月13日,杨成只得再次向富源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仅两个月的时间,面对当事人反映的情况,眼看雨季的到来。

4月3日,富源法院4名工作人员赶赴挑担山。很多事、很多物,冥冥之中注定了有其缘由。出发前,阳光普照,天空晴朗。4名工作人员上午在大河镇老街执行完一件相连纠纷后,再赶赴挑担山村的路途上,天空开始低沉,一片片乌云压来。此情此景,出行人员屏住气息,警车在地处云贵,向乌蒙上之巅爬行的过程,显得异常艰难。

在来回绕行中找到了挑担山村,来到了两户人家。面对前后高达10余米的斜坡,以及即将来临的大雨,可以设想两户人家,在夜深人静、电闪雷鸣时,他们的不安。

来到现场,法官们没有停歇,拿出卷宗,开始理顺两家的矛盾缘由,对照调解结果,杨成,杨荣两家女主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相互争抢着向法官述说,面对执行法官,双方再次呈现出剑拔怒张的局面。

在法官心理,对照调解结果,对照现场情况,严格按照调解结果执行,这将又是一桩永无休止的纷争案。

既来了,就尽其所能,4名法院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职责,展开工作,两名法官兵分两路,将双方各自分开,摸清双方心理,掌握双方矛盾根源,对症施策,经过长达3小时的分兵工作。就在执行现场,天空数次下起大雨,又数次停下,这雨,好似在催促着双方,要及早达成协议,及早筑牢防护两家人的安全堡坎。功夫不负,终于双方达成了由一方让出土地,另一方负责建筑堡坎的执行和解协议。

拨云见日,好在这场雨,是一场人们期待已久的春雨。

大雨过后,已是下午五点,为使两家真正将执行和解协议内容兑现,法院工作人员再次与杨成、杨荣两家,在村民的见证下,对建筑堡坎的位置进行了现场勘察,拉线、打桩,制作现场勘验图,经双方确认后签字。

4月8日,杨成家正式开工建筑堡坎,在建筑堡坎的过程中,杨荣家再次为堡坎的具体位置发生争议,再次多次电话询问执行法官,法官通过电话再次与双方沟通,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堡坎的修筑工作再次顺利进行,相信顺着堡坎的修建,双方的矛盾也将得到修复。

执行完毕才是生效裁判文书的最好归属

执行法官手记:

一个执行案件,当事人历经自行协商、基层组织调解,一审、二审等多道程序,双方已筋疲力尽,如果在执行阶段再次卡壳,当事人对司法的权威,将失去最后的信任。人民对于纠纷解决的途径也将最后被葬送。

作为执行法官,力争让每一件执行案件得到最终兑现,还当事人一个明白,是职业要求,也是本职所在。但现实是各种因被执行人履行不能的原因造成案件本身的无法兑现,执行法官也只能是穷尽执行手段后,对案件终结执行。

毕竟,源源不断的案件,还有下一个申请执行案件还等待着,还期待着司法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手段去救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安居乐业,还群众以安全,还人民以幸福,司法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希望在每一个阶段都发挥其各自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司法人员的努力,通过一件件的司法裁判,去重新构建或者修复已经破损的社会关系,还民众以心灵的幸福。

希望像杨荣、杨成两家相邻村民们,重温远亲不如近邻的优良传统,互谅互让,和好如初,毕竟屋宽不如心宽,每一种幸福都只是一种感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就是幸福。(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