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厕所革命”从“亲子厕所”到“第三空间”

【港骐快讯】2018年3月27日,《北京日报》刊发记者王海燕采写的《公园改造将引入无性别厕所》,告知“本市日前新出台《北京市老旧公园改造提升导则》,该导则首次提出,公园公厕在改扩建时,要引人无性别厕所”。其中说道:

“无性别厕所也称独立厕所,是男女均可使用的厕所,主要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制订导则期间,走访的工作人员发现,年轻妈妈带着儿子,或者父亲带着女儿,以及儿子陪伴行动不便的母亲,女儿陪伴轮椅上的父亲逛公园,如厕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目前本市大多数公园还不具备无性别厕所。

老旧公园更是如此。因为建成年代较早,很多公园厕位不足,游览高峰时段游客‘方便’ 极为不便。此次制订的导则,要求老旧公园在改造时,要按照公园面积和游人容量,设置相应比例的厕所厕位,男女厕位比例为1 : 1.5 ;厕所的服务半径不超过250米;老年活动场地距离厕所不应超过100米;应设置方便残疾人、儿童及母婴使用的厕所设施,并且增加无性别厕所。”

新闻就是新闻,而且表述得十分清楚,但不知怎的,总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翻阅之前的报道,好像早在2012年此类厕所就有出现,而且也是“市政市容委”推出的创新举措。不仅如此,其后又有“中性卫生间”概念出炉。

新闻似曾相识,但文章所言“ 无性别厕所也称独立厕所”却很有新意。这些年从“亲子厕所”到“第三空间”,其实说了半天好像均与“独立厕所”大同小异....

谈及“厕所革命”历程,难免涉及陈糠旧谷,因此本书成稿“一读”期间,友人提示最好尽量进开历史缺憾,有心接受, 只是无力以迁为直,包括“曾为史”,也包括“曾用名”,似乎少了哪项“厕所革命” 均失去原始动能。

尽管“茅房”就是“洗手间”,但现如今倘若脱口说出曾用名,不仅连茅房都倍感憋屈,同时还会招来异样眼神。又比如“厕位”是此时专用语,可谁又曾想之前竟叫作“坑位”(编辑:港骐化粪池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