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热点被“黑洞”反噬,视觉中国碰瓷式维权犯众怒!

一天上四次热搜,黑洞照片红的发紫,但和它一起“紫”起来的,还有视觉中国。

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引发广泛关注。就在大家纷纷转发黑洞照片的时候,有网友发现这张展现人类文明的图片被视觉中国标注了版权,每个转发图片的机构都有可能面临巨额索赔。

这一举动引发了众怒,有人深扒发现,有例如国旗、国徽等照片在视觉中国上也被标注版权所有。不仅如此,南孚电磁、新浪游戏、海尔、格力电器、新浪财经、腾讯游戏等许多公司的logo竟然都在视觉中国的网站上被明码标价了,而这种覆盖率大到难以想象。

11日深夜,新华网官方微博发布评论戏称,“‘视觉中国’,咋啥都是你的”。新华社更是质疑道,“打着版权保护幌子做起生意,怕是不太合理”。一时间,视觉中国被推上风口浪尖。

据了解,这家提供视觉产品和服务的上市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目前市值已接近200亿。官网资料显示,视觉中国现拥有超过2.7亿张图片、500万部视频、30万首音乐的版权,与超过1.7万名摄影师存在合作关系,且每日新增图片量超过2万张。

财报显示,视觉中国去年前三季度合并层面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0.97%,实现净利润2.20亿元,同比35.31%。公司核心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收入占81.81%,同比增长34.48%,净利润2.23亿元,增长43.74%。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维权获客、维权创收”是视觉中国的创收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被诟病已久的“钓鱼维权”。据裁判文书收录网站Openlaw的数据显示,与视觉中国有关的法律诉讼,2018年全年共有2968起,2017年更是达到了5676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视觉中国就有15.6起官司要打。在这些诉讼中,涉及到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的占据了大多数,占到了66.4%,其次是侵权责任纠纷和不当得利纠纷。

2017年4月,视觉中国曾将腾讯告上法庭,称其在微信企业账户及新浪官方微博中,未经许可使用了9张视觉中国拥有版权的图片,要求腾讯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18万元。对此,腾讯辩称,在其他网站上也有不同水印的涉案图片,不能证明视觉中国享有图片的著作权,但最终,还是败诉了。

据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的张颖爆料,视觉中国从2016年开始,开发了新系统专门搜索未经授权使用它们图片的企业,而后要求几十万的天价赔偿,并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收入“战果丰硕”。

客观来讲,视觉中国在帮助摄影师建立网络图片库方便摄影师图片销售,增加用户购买的渠道等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贡献。不过,以起诉企业客户侵权后进行调解的方式谋取高价图片版权费的方式挣钱的盈利的模式也引发了许多质疑。截至今日凌晨,视觉中国已经被网信办约谈整改,这种靠维权的盈利模式是否还能持续被资本市场打上了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