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吸入抑郁的“黑洞”,活着就是成功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教师节,但相信有不少人并不知道今天是第16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秋天是多事之秋,也是抑郁症高发和病情加重的季节。

9月4日,一个年轻的生命又因为抑郁症的困扰,在峨眉山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跟她做出同样选择的人也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明星。这个事件,有一次将抑郁症带到了大众视野之中。

那些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明星:

2018年6月6日,时尚品牌Kate Spade创始人疑因抑郁症自杀

2017年12月18日,韩国著名男子团体“SHINee”的27岁成员金钟铉在家中自杀

2017年7月22日,林肯公园主唱因抑郁症自杀

2016年9月16日,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

2015年2月24日,韩国23岁的女艺人素真疑因抑郁症自杀

2013年3月29日,出演《顺风妇产科》的女艺人金秀珍自杀,她曾患有抑郁症

2009年10月31日,女歌手陈琳因抑郁症自杀

2003年4月1日,香港明星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

被吸入抑郁的“黑洞”,活着就是成功

......

上述,我只是简单的梳理了一些为大家所熟知的因抑郁症或疑似因抑郁症自杀的艺人,要知道受抑郁症困扰的人远远不止于此。根据官方统计,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有3000万,全球超三亿人口患抑郁症,且患者人数增常率很高。抑郁症如此可怕,导致它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病离我们普通人远吗?

1.抑郁症的致病因素。

抑郁症素有“头号心理杀手”的名号,它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就抑郁症的病因而言,可以大致归类为三种:进化适应视角认为,抑郁症是个体为了应对进化的压力而使用的适应机制;功能失调视角认为抑郁症起源于正常心境和情绪功能的失调,这个视角具有一定的生物性,即基因的问题,也就是说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诱因;社会文化视角则认为抑郁症起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主要体现为社会文化建构观点和知识发展观点。[1]

总而言之,抑郁症并非只有单一的致病原因,而是一种由综合因素导致的产物。

被吸入抑郁的“黑洞”,活着就是成功

2.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以长期的抑郁发作为典型症状,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但并不是说情绪低落就一定是抑郁症。除此以外,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兴趣丧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来;自我评价极低,伴有睡眠障碍:昼重夜轻;食欲减退;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或是有自杀、自伤的行为。

有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还会以扩大性自杀的行为出现。所谓扩大性自杀就是说,有些抑郁症患者会因担心自己死后家人无法照顾家人而现将家人杀死再自杀的行为。

在抑郁症患者的眼中,世界永远是黑暗的,没有光明和未来。

被吸入抑郁的“黑洞”,活着就是成功

3.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如果身边有人患有抑郁症一定要鼓励Ta及时到医院就诊。当然,对于抑郁症,心理咨询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因此,不能仅依靠心理咨询进行医治。想要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患者请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陪伴,不要鼓励。如果身边有抑郁症患者,我们默默地陪伴Ta们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鼓励Ta们多出去走走,也不要强迫Ta们多说话。因为,Ta们内心经历的焦虑、冲突和痛苦是身边人难以理解的;而且,很多抑郁症患者,自己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想让自己振作起来,但这些尝试应该都收效甚微。因此,如果我们只要静静地陪在Ta们身边,对Ta们而言就已经是最好的鼓励了。

二要认可,不要指责。抑郁症患者除了要面对自己内在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甚至是责备。责备Ta们太过于脆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是生活的弱者......要知道Ta们每天能够睁开眼睛面对这个世界,对Ta们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勇气了。作为Ta们的家人和朋友,如果不能对Ta们的状况感同身受,请做到认可Ta们的行为,认可Ta们的感受,千万不要成为将ta们推上绝路的帮凶。

三要关注,不要说教。抑郁症有很多阶段,家人和朋友要多付出一些心力看护好Ta们,防止Ta们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最重要的是,不要流露出对患者的说教。例如,刚刚见他们好一点,就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或是无意中说出一些要求,比如“今天天气不错,出去走走心情好,不要总窝在家里”之类的话。这些话都会增加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会一再提醒他们的“不正常”。

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遵医嘱。

2. 不得擅自减少药量或是停药。

擅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是致命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暂时的一点小情绪不振,就将自己划入抑郁症的行列。毕竟,每个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抑郁症有抑郁症严格的诊断标准,在这个诊断标准中不良情绪的持续时长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即使真的被吸入了抑郁的黑洞,其实我们依然有很多选择,抑郁症治愈者也不乏其数。所以,一定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世界是光明的,只要活着,未来永远是美好的!

[1]陈子晨,张慧娟,汪新建,吕小康:《 抑郁症起源的三类理论视角》。《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6期:第1041-1053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