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两件事情表明,以陈洪的格局永远成不了大事


司礼监

首席秉笔太监陈洪,其地位是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存在,在皇宫大内的十万太监之中,甚至在大明帝国的众多官员里,绝对是位高权重。二把手的陈洪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太监了。

不过对于“常怀上进之心”的陈洪来说,二把手的风光始终没有一把手的地位让人欢喜。取吕芳而代之,一直是陈洪的梦想!

机会来了!在审理浙江贪腐案时,由于吕芳私自串联严嵩、徐阶,犯了嘉靖的大忌,逮住机会的陈洪猛下黑脚,终于让嘉靖将吕芳发配出去监修永陵。二把手陈洪可算是上位了!

可惜的是,在一把手的位置上还没有坐热的陈洪,仅仅在十五天之后,就被嘉靖否定。而且在后来,嘉靖曾非常直白的说过,他启用陈洪,完全是为了在自己和百官之间有个遮挡,陈洪绝对是一个替罪羊的存在。


同样是伺候几十年的太监,相比于对吕芳、黄锦的特意保护与对杨金水的网开一面,嘉靖对陈洪的态度都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我们不由的有这么一个疑问:同样都是太监,差距咋这么大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陈洪悲剧结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个人有上进心是非常好的事情,有目标的人生总比碌碌无为的苟且要强很多。但是如果你总是盯着一个目标,时间久了,难免你的眼界会变窄,格局会变小。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也。而陈洪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老是盯着吕芳的位置,想取而代之,以至于他都忘了自己最本职的工作是:忠于嘉靖,没有皇帝信任的太监,什么也不是。


我们来看这么两件事:

在“疯”了的杨金水被押解回京后,刚刚上位的陈洪急于把吕芳彻底搞臭,他竟然不顾“规矩”,想私自拆看关于浙江贪腐案的密折,这一讯息很快变被嘉靖所掌握。不得不说陈洪这一操切举动,简直是对嘉靖召回守规矩的吕芳进行了一次神助攻。

更为重要的是,陈洪为了扳倒吕芳,竟然妄图从杨金水的口中撬出证据,难道他忘了织造局所有的黑幕固然都有吕芳的参与,可是嘉靖才是真正的幕后老板啊!要是杨金水真的说了什么,陈洪你这是要连嘉靖一起办了啊!这是第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在后来嘉靖病重之后,陈洪也对自己的前途堪忧,于是他跑到裕王那里投诚。陈洪这是想来一出两头讨好的戏码。

简直可笑!连吕芳与严嵩这样的权术大佬都不敢欺瞒嘉靖。一个才上位不久的二把手,就想阳奉阴违,简直是自己作死啊!

嘉靖皇帝知道后,好一顿臭骂,并且直言说道:吕芳在时,尚且不敢如此,你这点道行,就敢兴风作浪?小编在想,当时要不是陈洪对嘉靖来说,还有用处,也许直接之被嘉靖KO了。


看看,看看,多么浅显的眼界、多么狭小的格局、多么愚蠢的行为!至于他因为一句“老祖宗”的称谓,就在众多太监里杀威立势的那一套本领;还有联系徐阶急于上位的那一出戏码,在整个权谋深远的《大明王朝》里,无一不显现出其小学生式的权谋水准。难怪徐阶会以《祭十二郎文》来揶揄陈洪是侄子辈的小孩子啊!

纵观全剧,用“志大才疏”来形容陈洪一点都不为过,他既没有吕芳的才干与眼界,又没有黄锦的忠厚与随和,更没有杨金水的隐忍与果敢,陈洪有的只是一颗狠绝的,不甘平庸的心。

格局这种东西,到底有多大,有时候还真能一眼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