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走基层:探访陡河水源地 提升水资源保护意识

小记者走基层第二站

探访陡河水源地 提升水资源保护意识

我们的饮用水从哪里来?陡河水库能储存多少吨水?陡河水库里有鱼吗?4月13日上午,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走基层第二站开启,50名小记者来到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通过现场采访、观摩采风,深入了解了陡河水库对唐山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提升了水源地保护意识,并倡议身边人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水源地的安全。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包田红 白硕)我们的饮用水从哪里来?陡河水库能储存多少吨水?陡河水库里有鱼吗?4月13日上午,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走基层第二站开启,50名小记者来到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通过现场采访、观摩采风,深入了解了陡河水库对唐山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提升了水源地保护意识,并倡议身边人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水源地的安全。

当天上午9时30分,小记者队伍陆续到达目的地。走进管理处,狭长的水泥路蜿蜒向上,路两旁绿树成荫,给人一种静谧清凉之感。来到管理处中心区域,近处的镇水铁牛夺人眼球,霸气挺立;远处高高的大坝犹如城墙一般,牢牢镇守着陡河水,水面微波荡漾,让人豁然开朗。

“太震撼了,这大坝有多长啊?”“水库和大坝是什么关系呢?”欣赏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小记者们开启了提问模式。管理处工作人员一边嘱咐大家注意安全,一边耐心解释道:“水库和大坝同属于水利枢纽,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大坝是控制和支配水流的水工式建筑物。”工作人员介绍说,陡河水库是1955到1956年建工完成,水库形状近似三角形,北面和东南方向是燕山余脉,人工修筑的大坝长约2390米,大坝一边有泄洪口,建成后共成功拦截17次洪峰,保证了唐山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正常的生产。

沿着办公区一路向前步行约10分钟,小记者们来到了水库码头,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唐山大水缸”了。水政渔政科科长乔冠军告诉大家,陡河水库总库容5.152亿立方米,这里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已经关闭了旅游项目,水库里的野生鱼类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请问,这里的水用完了怎么办?”“水面执法工作都有哪些内容呢?”乔科长称赞小记者的问题很有专业性,“唐山是缺水型城市,一旦水库水源紧张,会由滦河流域、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调水。为了保证水资源及用水安全,相关部门每年都会进行执法整治,包括禁止冰钓、捕鱼、摆摊设点,禁止向水库排放污水、丢弃生活垃圾等各种对水质有影响的行为。”

气氛活跃的答小记者问环节之后,四位小记者代表宣读了《保护饮用水源倡议书》。“做保护水源地的倡导者、志愿者、践行者,携起手来,用爱心关注环境变化,用热情传播环保观念,用行动肩负环保重任……”小记者声音洪亮、感情真挚,颇具仪式感的倡议宣读,让他们更深刻地明白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随后,现场小记者在“保护水源地小记者在行动”条幅上签名,纷纷表示要做“城市的小主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保护生命之源。

此次陡河水源地走基层探访之旅,对于小记者和家长来说,都极为难得并很有收获。走出管理区,“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几个大字仍在小记者脑海中回荡,通过探访活动,大家深知保护水源地是每个唐山市民的责任,今后要争当保护水源地的宣传员,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自觉爱护、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水源地,共建和谐家园,共享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