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作死偷袭美国珍珠港?

倪翠坪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再加上日本宣布加入轴心国,美日两国的矛盾无疑迅速升级了。美国逐渐开始对日本进行经济禁运,从石油,废钢铁,再到各种工业制成品。1939年7月20日,蒋介石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采取办法,削弱日本的战斗力与经济力。同月,美国政府接受蒋介石建议,宣布于半年后废止美日商约,对日实行经济制裁,此时,日本所需废钢铁的90%,铅的45%,铜的90%,石油和石油制品的65%,发展飞机和坦克工业所需机床的70%,均来自美国。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和禁运,呀,严重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政策、1941年7月,日军进入越南,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美国政府宣布美日两国于1911年签订的友好商务通航条约于半年期满后失效,美国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约合1.31亿美元,实际中断对日贸易。8月1日,美国事实上对日本实施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面禁运。

虽然日本军国主义者此时狂妄自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也深知,“中国事变”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距离彻底解决,遥遥无期,而为了执行下一步向东南亚扩张,攫取各种资源的“南进”政策,必须妥善处理和美国的关系。1941年4月16日,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开始会谈,日方提出了一份《日美谅解案》,试图一箭三雕:1.解除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2.争取美国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实。3.以此为蓝本,诱使重庆国民政府谈判,承认日本对中国占领区的实际控制权。美国政府则企图通过在中国等问题上对日本做出某种让步,以此拆散德、意、日三国同盟,防止美国面临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批准日本政府与大本营联络会议通过的《帝国国策执行要领》。该文件提出“最低限度的要求”多项,其主要内容有:美英不得干涉或妨碍日本对“中国事变”的处理,关闭滇缅路,停止对蒋政权的军事、政治及经济援助;确保日本在华驻军;容忍日本与法属印度支那的特殊关系;美英须协助日本获得所需物资,恢复对日通商,保证向日本供应其生存所必须的物资等。文件提出,以10月下旬为限,做好对美国、英国、荷兰的战争准备,若届时谈判不成,将立即开战。文件同时提出“最大限度的承诺”,不以法属印度支那为基地向除中国以外的近邻地域行使武力,在确立公正的远东和平后,有意从法属印支撤兵,等等。同日,日本向美国提出一份新的《日美谅解草案》,要求美国承诺不采取任何不利于日本的措施,取消对日本的资产冻结令,在此前提下,日本才考虑撤退在华军队。日本的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10月2日,美国向日本提出《备忘录》,重申“作为国家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首相近卫认为日本对美开战,不可能长期支持,主张暂受委屈,“舍名求实”,形式上靠拢美方提案,而在实质上坚持在中国驻兵。

   10月18日,主张对美强硬的东条英机内阁成立,军国主义极端派掌权。11月5日,日本御前会议制订第二次《帝国国策遂行要领》和《对美交涉要领》,视为日本“不可再让”的方案。其中《帝国国策遂行要领》规定,如果谈判不成,即于12月1日发动对美战争。同日,日本政府派来栖三郎为特使飞赴美国,协助野村进行谈判。11月7日,日方向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对美交涉要领》中的甲案(1.除在华北、蒙疆及海南岛等地驻军外,日军于和议成立之后开始撤退,两年内完成。驻屯期限预定25年。2.中国事变解决后,日军自越南撤退。3.关于通商无差别待遇问题,如在全世界适用无差别原则,在太平洋全地区及中国亦可适用此原则。4.三国同盟条约之解释及适用问题,日本认为早已获得美国谅解)。20日,改提乙案。该案共4条:(1)日美两国政府承诺,双方均不在法属印度支那以外的东南亚及南太平洋行使武力。(2)日美两国政府协力确保在荷属东印度获得必要物资。(3)双方通商关系恢复至资产冻结以前的状态,美国向日本供应其所需的石油。(4)美国政府不采取妨碍日中两国和平努力的行动(包含停止对蒋援助)。日本的目的在于用有关在法属印度支那问题上的让步,换取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让步,解除其经济封锁。谈判中,日方要求制定一个“临时过渡办法”。

   美方认为日方所提要求不能接受,但同意草拟“临时过渡办法”。美方要求,日本承诺撤退现驻印度支那南部的部队,并不再补充,美国政府允许变通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及出口贸易限制条例。大约在11月20日左右,罗斯福亲笔手书一份《备忘录》给赫尔,内容有4条:(1)美国恢复对日本的经济关系,(向日本供应)一定数量的石油和大米,以后再增加。(2)日本不再向印度支那、满洲边境,或南方的任何地方增兵(荷属、英属殖民地或暹罗)。(3)日本同意,即使美国卷入欧战,日本也不援引(德、意、日)三国条约(加入战争)。(4)美国介绍日本与中国会谈,但美国不参加双方对话。该《备忘录》标明有效期为“六个月”,说明“太平洋的协议以后再议”。

   赫尔根据罗斯福提出的备忘录,拟就以3个月为期的“临时过渡办法”,其内容有:日本不对东北亚、北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从印度支那南部撤军,驻扎于印度支那北部地区的日军不超过2.5万人;美国同意修改冻结在美日本资产的命令,每月向日本供应不超过60万美元的原棉和一定数量的民用石油,从日本进口生丝等。11月22日、24日,赫尔先后两次向中、英、澳、荷四国驻美使节通报了他所草拟的“临时过渡办法”,征求后者意见。

罗斯福于1941年11月20日左右提交赫尔的《备忘录》显示,美国政府企图恢复已经冻结的美日经济关系,解除经济制裁,换取日本不向印度支那等地增兵,用以争取时间,推迟日本对美国的进攻,同时企图介绍日本与中国会谈,调解日中关系。这自然是从原来的立场上大步后退,是对日本的重大妥协和让步。


这种近乎绥靖的退让,当然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极大愤慨,蒋介石亲手拟定外交电文,嘱托驻美大使胡适转交赫尔国务卿:“此次美日谈话,如果在中国侵略之日军撤退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前,而美国对日经济封锁政策,无论有任何一点之放松或改变,则中国抗战必立见崩溃。以后美国即使对华有任何之援助,皆属虚妄,中国亦不能再望友邦之援助,从此国际信义与人类道德,亦不可复问矣!”

所幸的是,日本陆军总参谋部的死硬派,此时占据了上风,比如陆相杉山元,认为甲乙两案都太嫌软弱,从印度支那撤军意味着日本在东南亚的资源运输线落入美国的控制,而从中国撤军则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美国继续“顽固不化”只有战争一条路,。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则是左摇右摆,一会说,现在避战,同时做好三年内开战的准备,一会又说“不如趁日本有利的时机,立刻开战”,最终首相兼陆军大将东条英机拍板,将外交交涉的最后期限定为12月1日。

1940年3月,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式从旧金山移师至夏威夷珍珠港,成为太平洋上威胁日本扩张的最大力量。在日本海军内部,通过偷袭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一举占据先机,是新任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天才构想。1940年春天,他和参谋长福留繁少将在观看了一场航空母舰舰载轰炸机演习后,于旗舰长门号上散步时,山本突然说“攻击很成功,我认为偷袭夏威夷是可行的”。同时,这个方案也无疑受到了英国皇家海军利用航母偷袭意大利军港塔兰托而大获全胜的启发。另外,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赫克托. 沃尔特撰写了一本《太平洋战争》,预言了一场未来的美日冲突,其中就有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的珍珠港基地,以及关岛菲律宾的情节,这本书立刻被翻译成了日文,并且成为了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必备读物。

在海军军令部内部,赞同山本意见的还包括航空作战参谋三代一就中佐,他坚持,要击败美国这样的强敌,就必须尽早迫使对方舰队在太平洋上进行决战,其中手段之一就是轰炸夏威夷,太平洋舰队只有返回美国本土,或者出港作战的选择。

1941年2月1日,山本五十六就致函第十一航空队参谋长大西泷治郎少将,要求他推敲利用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的可能性。大西找来了日本海军航空兵中的天才,源田实中佐。他在战后的审讯中说,到了6,,7月,计划就进入了细节推敲阶段,焦点集中在如何利用航空鱼雷进行攻击,为了得到在浅海区投放鱼雷的统计数据,联合舰队机动部队的航母在鹿儿岛附近进行了大量飞行和投掷训练,以海边的防波提为假想中的美国战舰。同时,山本也找到了自己的作战参谋,绰号“雾参谋”的黑岛龟人大佐,来制定整体作战计划。

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海军情报部派出了得力特工吉川猛夫少佐前往珍珠港,搜集情报。

6,7月间,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被正式命名为“Z作战计划”,这是为了纪念日本海军最为辉煌的胜利,对马海战时,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发出的“Z ”字信号,具体实施者为联合舰队第一航空母舰部队。日本人发现,除了翔鹤,瑞鹤两艘新型大型航母,其他军舰的油料都不足以航行到夏威夷,那么就必须有补给油船随行。另外,选择那一条航线最能保守秘密?第一航空母舰部队的参谋雀部利三郎少佐做了大量统计分析工作,得出结论,根据历年来的航海记录,在风高浪大的11月和12月,几乎没有船只在太平洋北纬四十度以北航行过。美国太平洋舰队总会认为日本海军会以马绍尔群岛为基地,从夏威夷西南方面发动进攻,那么北面的防御肯定是疏漏的,第一航空部队参谋草鹿龙之介说,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进攻,如同当年源义经偷袭固若金汤的一之谷城堡一样。另外,为了避开夏威夷附近美国PBY水上飞机的巡逻侦查,航空母舰必须在凌晨,于距离珍珠港200海里附近时开始让参加空袭的舰载机升空。

9月2日,联合舰队主要高级指挥官和参谋,军令部和海军省的高层,在东京目黑的海军大学,进行了最后一次沙盘作业。由于珍珠港湾内水深过浅,横须贺军工厂的鱼雷专家爱甲文雄设计出了一种稳定木翼,安装在鱼雷尾部。11月4日,山本五十六发布了命令,把攻击日定为12月8日,因为当日是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星期日,根据吉川猛夫的情报,周日是珍珠港中军舰数量最多的时候。10日,山本和南云忠一发布了补充命令,如果最后一刻外交谈判成功,日美达成谅解,那么袭击行动将要取消,舰队回到北纬42度,东经170度的集结地待命。11月17日午夜时分,舰队从九州基地秘密出港。

12月1日下午2时,明治天皇在皇宫东一厅召开了御前会议,在宣战诏书上盖了御玺。三个半小时后,山本五十六向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发出了密码电报“登新高山1208”——意为按照原计划于12月8日发动进攻。















晴天有时下猪


日本作死偷袭珍珠港,直接起因是倭寇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有天照大神护体,就没有日本打不赢的对手。但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因为侵华战争的不顺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因为侵华战争,导致其在战略上陷入了一个死逻辑。

当初日本打中国,是为了抢资源和移民。但是打了四年半,始终打不下中国,只能打下半个中国。国民政府坚决不投降,日军就始终不能集中力量去干别的事(侵苏)。并且更让日本高层头疼的是,当年的中国实在太落了,日军攻城略地的开销和通过战争掠夺的财富,完全不成正比。

这就好比现在的美军打塔利班一样。一枚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炸在了一顶仅值十美元的帐篷上。从经济角度来说,谁血本无归,一眼就看得出来了。

关于侵华战争拖累了日本经济,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下面只说一个基本情况。

1939年底,为了搜刮民力,保证日军在中国的战争开销,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道《价格等统制令》。此文件一出,连首都东京的街头都看不到出租车了,因为日本政府没有多余的石油给老百姓用。到了后来,全日本都开始强制实行配给制,比如穿的衣服、吃的稻米、用的木炭等生活所需品,都要靠政府配给。这就导致了黑市横行,日本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更重。

这个情况在当时日本人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啊!没有侵略中国前,虽然日本人也不是很富裕,但是起码吃喝不用愁,有钱了还能下个馆子,喝点小酒什么的。而侵略中国后呢?老百姓居然还越打越穷了。这种赔本的战争,打的有什么意义?如果再这么继续打上三四年,是不是就要开始吃土了?

注意了,这个现象完全是因为侵华战争导致的结果,当时美国还没对日本禁运。日本的尴尬境遇与美国禁运无关。



面对这种颓势(越打越穷),日本从中国战场抽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日本具体要怎么抽身呢?当时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及时止损,就像后来美国果断撤出南越一样,放弃中国关内的所有占领区,退回全面侵华前的占领线。慢慢恢复实力,伺机卷土重来。

选择二:继续扩大战争,选择与苏联或者英美开战。直接去抢英美控制的东南亚,缓解燃眉之急。

首先,这一条是可行的。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战争打了四年,可谓是赔惨了。想加注翻盘,是每个人在内心里都有的潜在赌徒思维。不是每个人都有逆天的克制力的,能克制住自己加注翻本的欲望。

其次,第二条很难抉择。打苏联符合英美对日本的预期,但是不符合日本的利益(苏联的西伯利亚对日本也没有什么价值)。

这里额外再说一点。当年日本敢侵华,是因为英美默认不表态。如果英美死保中国,日本是不敢全面侵华的。而当时英美之所以要牺牲中国,纵容日本全面侵华,原因是英美两国认为当时的中国太穷,没有战略合作的价值。英美把中国视为亚洲的波兰,一心想牺牲中国的利益,以此换取日本北上攻击苏联。这就如英法在欧洲牺牲捷克、波兰的利益,把德国祸水东引苏联是一样的。

然而事与愿违,日本的侵华深陷泥潭,没有能力去打苏联。这一下日本就尴尬了。

对这种尴尬情况,日本坚决反对南进的石原莞尔就表示过,他认为一定要打苏联!

因为打苏联,打不打的赢是一回事,但只要打了,日本就起码不会跟英美结仇。哪怕后面苏联来寻仇,英美也不会坐视不理。

但如果贸然去打英美,那就必然要死。因为苏联是不会保护日本的。不仅不会保护,肯定还要找机会在日本的身上踩上几脚。

比如二战后期苏联抢了日本的北方四岛,一直到现在都不还。美国当年死伤几万人拿下的冲绳早就还给日本了。这两国对日本的威胁,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可是,日本高层普遍短视,不理解石原莞尔这种北上派的思路。他们更倾向于南进,因为南进可以迅速占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缓解日本的压力。为此,日本当时也设计了一个南进的具体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日本先吞并法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两国都被德国灭了),暂时不刺激英美。可问题是,英美不是傻子!当日本出兵强占了法属越南北部时。英美就感到了唇亡齿寒之感,苗头不妙啊!

于是美国开始转变态度,警告日本,并逐渐削减日本的商品进口。

这一下好了,之前是打仗越打越穷,没钱买进口原材料,所以要想办法弄钱。现在是人家不卖了!有钱都不卖了!这咋整?

若是换作一般国家,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选择退让,毕竟美国惹不起。可日本人不这么想问题。当年打大清,打沙俄,日本都是富贵险中求,才换来自己在二十世纪的国际地位。现如今又要赌上国运,再一次富贵险中求了,日本人哪里能退缩呢?

并且,当时的日本完全就是个邪教国家,老百姓支持政府搞侵略,是因为信任政府在海外能抢到财富。现在财富没抢到,居然还想停战罢兵,这老百姓哪能忍?忍了不就表示自己这几年的活罪白受了么?谁要是敢叫停战争,谁就是天诛国贼,会被军民一心给搞死。

于是日本也就不吃美国的那一套,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决定孤注一掷,打到东南亚,抢钱抢粮抢资源。



可是,东南亚是英美两国手上的香饽饽,日本敢打东南亚的主意,无疑就是要对美国全面开战。

如果直接进攻,英军还好说,毕竟英国的主力舰队在大西洋和欧洲和德国人干仗,远水解不了近火。可是美国呢?他的太平洋舰队怎么都无法忽视。

所以日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采取先下手为强的办法,寄希望于一次偷袭就彻底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美国缓过劲之前尽可能的占领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富饶区域,使之转换为战争物资,从而为和美国谈判包括之后能够彻底打垮中国留下足够的资本。

可以说,日本当年要作死偷袭珍珠港,是当时日本最无奈的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



综上所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点。

从内因来说,日本人很无畏,并不认为美国惹不起。干了就干了,没什么了不起。别说是珍珠港了,只要条件允许,就连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敢炸。

从外因来说,因为四年半的侵华战争,日本亏惨了老本。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连购买石油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外汇储备都已近于枯竭。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日本只能选择狗急跳墙,对英美控制的东南亚地区下手,因为那里富有石油、橡胶、粮食资源。可以解决日本资源短缺的窘境。

但是日本一旦对东南亚的英美军队开战,那么就必然就与美国宣战。既然迟早是要对美国开战,那么偷袭珍珠港,全歼美军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否则让美国挽起袖子跟日本全面开干,日本人必败。

这个国力差距,日本人心里还是有数的。就好比裕仁天皇站在麦克阿瑟面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天皇就像一个侏儒似的。


所以说,日本如果偷袭了珍珠港,成功的炸掉了美军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那么它还有赢得希望。但如果不偷袭,直接对美宣战硬怼,那么日本根本就没有赢得希望。


Mer86


日本也是被逼无奈,偷袭珍珠港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原本就极力反对偷袭美国,原因就是他曾经在美国做过驻美武官,美国的实力让山本五十六大为触动,一开始他看到美国女孩儿可以自由上学工作就觉得很惊诧,而且美国买糖是不需要像日本那样限额分配的,让他意识到日本和美国之间差距的是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他虽然不愿意去招惹美国,但是日本国内却十分坚定要先把美国打残,好让美国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元气。



事实上,日本偷袭珍珠港也实属无奈之举,日本内部一直有“北上南下”两派,日本一直犹豫不决,后来在诺门坎和苏联打的比较惨烈,所以才坚定就要南下的决心。

可是南下对于日本来说同样不容易,美国掌控者东南亚的很多资源,而日本因为资源匮乏,一些战争物资比如石油,日本几乎是完全依靠美国,随着战争的深入,英法开始给美国施压,日本害怕如果美国顶不住压力切断对日本的石油,后来的确美国切断了支援日本,而此时日本国内的石油储备仅仅够维持日本半年的使用,日本是彻底慌了。



日本原本是想要通过打击美国,让美国短时间内无法参与战争,而自己则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掠夺资源,在美国恢复元气之前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虽然山本五十六极力反对,但是也没办法改变日本的现状,只能尽量的让美国受到更多损失,但是日本怎么问没想到,美国会那么快,四个月就恢复过来了,如果日本早认识到美国的强大,说不定会选择北上而不是南下。


风云一点通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洋面秘密的行驶着一列庞大的日本舰队,正在悄悄地的接近珍珠港。7点35分,一名名叫渊田的日本军人第一个开着飞机到达了珍珠港,他发射了一枚信号弹,打破了美国人静谧的周日早晨。日本机群开始了对珍珠港的奇袭。这次袭击将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空军基本摧毁,美国海军将士阵亡2300余人。这次袭击史称珍珠港事件。


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图片

因为这次的袭击,美国第二天就直接对日宣战,而美国的直接参战,让同盟国的实力大大增强,推动了二战的进程。当丘吉尔听到这一消息时老泪纵横,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同时蒋介石正式宣布断绝与日本的一切来往,并致电罗斯福表达共同战斗的决心;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却大惊失色。正因美国的参战加速了德、意、日三国的失败,那为何日本还要袭击珍珠港?个人分析原因如下:

一:战争中美、日两国的国家利益冲突。日本在亚洲的战略是“北上”和“南进”,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日本于1940年9月与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于1941年3月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而这些条约矛盾直指美国,使得美日关系急剧恶化。 日本对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以来节节胜利,获取了大量的资源,这严重侵犯的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利益。例如日本想继续向荷属东印度推进,却被美国警告和反对。在这些措施无效之后,美国不得不向日本停止出口战争原料石油并冻结日在美的一切财产。为了应对美国的制裁,日本无奈只有通过战争加紧掠夺原料。到此美日的关系已无法调和,战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这个时候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本土,而英国却只有苦苦挣扎的份;同时德国还发动了侵苏战争,占领了大片土地,并且打到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虽然德国于1941年12月中旬围攻莫斯科失败,但日本事先并不知情。);还有就是日本在亚洲战场的不断胜利,都让日本盲目觉得袭击珍珠港是可行的。

三:日本国内的狂热军国主义。1941年10月18日日本战争狂热分子东条英机上台,他担任首相后坚决主张,如果美国不按他的意图办事就立即开战。在日本裕仁天皇召集历届元老讨论是否对美开战的会议中,东条英机一上来就坚决主张不答应美国让日本在中国撤军的请求,并认为陆海军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尽管众多元老反对开战,而且海军所有将领高层都认为与美国长期作战胜利无望,但由于天皇的支持,加上海军军令部由主战的少壮派掌权,日本最终决定对美国开战。

后记:日本对美国的袭击,最终迎来了美国两颗原子弹的回赠,自己终于尝到了战争的恶果,但那些死于日本战争的平民们却是无辜的,特别是中国的抗日先辈们,他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和平,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

参考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白虹 编著


爱好佛系的小顺子


没有办法,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当时日本内阁为此争论不休。

日本主战派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把持着东南亚丰富的资源,这正是日本发展所需要的,美国已成为防碍日本军事扩张的阻力,况且美国中断了对日本的钢铁供应,是美国的不仁及挑衅,需要将美国的势力从亚洲“赶出去”。

日本反对派认为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庞大,军工潜力恐怖,况且资源丰富,明显是一个不能招惹的强大潜在对手。

日本天皇在御前会议,考虑到日本资源已经趋向于枯竭,争夺东南亚橡胶等资源刻不容缓,相较于拖延下去,不如趁日本海军现在能够与美国海军一博的机会,尽早决战。

在最后的决断下,日本海军开始筹划疯狂的行动,山本五十六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一位名将在日本高层施压下,很不情愿的发动了珍珠港偷袭。



山本五十六伴随伴着战机的坠落之时,一个疯狂的帝国已经在绝境边缘茫然着。



没有山本五十六的日本海军在美国海军的迅猛的攻势,灰飞烟灭。




北海一秀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这次事件导致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美军阵亡2000多人, 伤1000多人 。不得不说当年的日本的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能够偷袭成功美国,不过也因为这次事件惹怒美国,导致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1945年8月6日)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彻底迫使日本投降。

总结来说日本偷袭目的是为了彻底统治太平洋,而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想要彻底统治就要干掉珍珠港,但是珍珠港只是美国的一个小地方,炸了珍珠港并没有对美国有什么大伤害,所以日本只是自己找死!


小禹喜欢玩游戏


二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战场上逐渐被迫转入相待状态,国内面临资源短缺的劣境,急需石油等战略物资,为了得到这些资源,1940年7月日本首相近卫文墨提出南下太平洋,攫取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矿产,石油,象胶资源。



美国成为日本南下夺取菲律宾,印尼的拌脚石,另一方面,日本陆军海军不断扩大,从1937年全国侵华到1941年,陆军人数从25万扩大到210万,自认为可以在南太平洋与英美开战了。

1941年狂热派的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预示着对美国开战已经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先发制人。

海军司令部总长永野修身,陆军参谋总长杉杉元,向日本天皇裕仁提交偷袭珍珠港的详细计划,并保证偷袭珍珠港的绝对成功。


老子说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外界普遍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东条英机和山本五十六赌性太大,把全部筹码一把输光;而日本人则认为这是美国苦肉计阴谋。

但是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忽略了当时日本的基本国情。笔者认为究其根源,当时的日本决策者已经成为日本的军国主义热潮的傀儡。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日本的宪政之父伊藤博文远赴西洋,考察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他认为英国的虚弱国王权力的君主立宪体制不适合日本国情;而德国虽然也设置代议制,但是德国的国王却掌握实质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符合日本倒幕运动后还政天皇的共识。日本的政治体制就留下了德国俾斯麦首相军国主义的印记,日本的军队拥有特权,而且只向天皇负责,这为日本日后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膨胀埋下了祸根。

日本在1921年至1936年期间,共有4位首相被日本海军少壮派刺杀身亡,其中不乏海军将领出身的斋藤实也难逃军国主义份子的魔爪。日本在二战前后更换首相频繁,很大原因是这些首相已经无法满足军国主义份子日益增长的对外扩张的野心。

日本成功复制了东方版的闪击战,迅速占领中国的半壁江山,在法国战败后,日本又开始垂涎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日本占领法国的殖民地后,美国立刻冻结了日本在海外的金融资产,导致日本无法购买战争运转必备的石油。

此时日本体验了什么叫做大有大的难处,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严重缺乏石油,橡胶等军需战略物资。日本要么止盈,要么加大赌注,去抢夺夺缅甸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尼)的油田,以维持战争的持续。

这势必会挑战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和威胁国家战略安全,令日本和美国同时掉进修昔底德陷阱,在东南亚只允许有一个陈浩南。

随着日军的节节胜利,止盈是不可能的。东条英机上台后,就改变前任首相近卫文磨与美国和谈时的温和态度,强硬要求美国停止对华援助,放弃在东南亚的利益。这无疑迎合了当时日本的反美情绪。

谈判破裂后,此时无论谁担任日本首相,都已经无法扭转日本舆论对美国的敌意。在军国主义的氛围下,不是国家拥有军队,而是军队拥有国家。东条英机如有退让,他的下场不是下台就是被刺杀。这使得东条英机不得不进入偷袭美国珍珠港的赌局,因为如果他不进赌局,也会有人替代他参赌。

唯一能够将军国主义份子从狂热中拽回来的只有天皇了。天皇作为日本军队的顶头上司,如果东条英机违背天皇旨意,只能剖腹谢罪了。天皇对偷袭珍珠港的首肯令东条英机吃下定心丸。

根据东条英机的心腹汤泽三千男的笔记透露其心迹,“我已经接到了天皇的命令,接下来就可以在有条不紊的军纪下开展行动了,这真是感激不尽,我完全放心了。”

执行珍珠港偷袭的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当时能找到的对美国了解最深刻的执行者。山本五十六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随后在华盛顿担任海军副官,这是日本军队为了栽培年轻将领为日后的战争做的摸底准备。

山本五十六很早就向日本高层提出警告,美国深厚的国力会在战争中处于优势,日本应该尽量避免与之一战,但是这种言论在当时不合时宜,没能得到重视。

在接到日本军方的命令后,山本五十六虽然无奈,但是也不得不履行军方的命令。山本五十六做出了严密的规划,甚至考虑到了选择在星期日进行偷袭,因为这个时期美军正在进行休假,而停泊在珍珠港的三艘航母也会像往常一样在军港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当天,美军三艘航母正好出外执行任务,这令山本五十六想将美军太平洋舰队一击致命的意图泡汤,看似取得重大的战果,实质却什么都没得到。这令山本五十六不由得感叹偷袭行动唤醒了美国这个沉睡已久的巨人,日军的优势只会保持在一年多。

后来的结果果然验证了山本五十六的看法,日军是在和时间在竞争。但是他的先见之明却没多少人能够记住,反而是其个人私生活混乱,好赌好色的形象更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将失败的屎盆子扣在了东条英机和山本五十六的身上,而且还认为这是美国故意摆出破绽令日本人上钩。这种阴谋论至少符合政治正确,但是至始至终日本偷袭珍珠港都是被这群狂热的军国主义份子和被其灌输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国民所绑架,日本已经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梓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偷袭珍珠港已经说了很多次。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不是他有病。

在当年,日本加入轴心国阵营是肯定的。因为日本向外扩张的主要敌人,就是同盟国的美英法。

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就等于危害了英法美在中国的利益。至于占领台湾,也让日本在东亚的成为霸主。

这种情况下,英法美是极为不满的,但尚且没有到开战的地步。

不过自从日本进入法属印度支那,也就标志着日军必将南下东南亚。

列强在中国只是有较大利益,但中国并非是谁的殖民地。但东南亚不同,它就是列强的殖民地,

国际政治就是这样,一旦日本开始直接危险列强的利益,列强肯定会反制。

当时德国在欧洲虽然嚣张,其实只要美国参战,德国就不是对手。

所以,美国是有能力同时对付日本和德国的。

于是,美国在没有开战的情况下,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

当时日本没有石油资源,一旦禁运军事机器就要瘫痪。到时候日本只能有两个选择,第一是从中国大陆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军,第二就是直接和美军开战。

相比起来,今天看来自然是和美军开战更危险。

但在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将国内民众鼓噪到极点,谁都不敢说撤退。

况且,仅仅在中国大陆战场日军已经伤亡几十万人,这么惨重的伤亡能够随便放弃吗?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了不承认失败,能搞神风敢死队玩命自杀袭击,怎么可能被人一吓就放弃到嘴的肥肉呢?

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只有冒险偷袭珍珠港这一条路,然后迫使美国谈判。



萨沙


首先要说明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并不是因为作死,很多人看抗日神剧看多了,觉得日本人就是很蠢,很傻,却不知道在当时日本是很厉害的。

至于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资源方面,在1941年时,日本的国力已经膨胀到了极致,就像吹大了的气球,已经到达了他的极限。

战争打的其实就是经济,资源。大家都明白,日本就是一个岛国,他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侵华战争前期,一直是美国人卖给日本资源。

但是在1941年7月28日美国对日本进行制裁,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同时说服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同样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

日本的工业血液,开动战争的重要物品石油彻底短缺。其他物质更是短缺。

可以这样说美国人已经把日本人逼上绝路。

第二方面就是政治上的因素,日本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统一东亚,于是他一心想要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

但是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就要涉及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英,美,法。

这些国家在东亚,东南亚,都扎根很久了,日本如果想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那么他必须要和这些国家打交道。

第三 珍珠港有着美国很多军舰,如果能把这些军舰都炸了,那么对美国海军必然是巨大的打击。

美国人海军残了,日本人自然也不怕了。

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不是偶然,而且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