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长青苔该如何处理

1.青苔简介及种类

池塘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其主要种类有:绿藻门中的水网藻、刚毛藻、水绵藻,蓝藻门中的微囊藻、囊球藻等。而养殖池塘水体中的青苔主要是:水绵和刚毛藻。青苔刚开始在浅水处萌发,初春随着温度回升,青苔快速生长向四周扩散,严重的布满全池。

遍布池底的青苔

2.青苔的生理习性

青苔春秋季节开始繁殖生长,大部分青苔在生长初期呈浅绿或者亮绿色,用力拉扯都不容易断。当天晴有足够的光照,水温达到10℃左右时,青苔就开始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浮在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或者黄色。

衰老的青苔

3.长青苔的原因

3.1青苔或者青苔孢子

池塘中存在青苔或者青苔孢子,有些是池塘本身有的,有些是水源中带有的,有些是种植的水草中夹存的,只要水体环境一合适,青苔就开始生长。

3.2合适的光照及温度

由于水体清瘦,水位较低,池底的青苔抱子因阳光的照射、温度适宜,便很快萌发生长。

清瘦水体,萌发出的青苔

3.3不流动的水体

青苔在安静的不流动的水体中长势好,在流动的水体中的长势受到抑制。

3.4.ph和营养物质

青苔在中性和弱酸性水体中长势非常好,水体中如果含少量无机营养盐长势会更加旺盛。

4.青苔的危害

4.1青苔吸收池塘营养物质

养殖水体中营养盐适宜、其他环境条件合适,青苔就会吸收水中的氮、磷、钾等各种养料,这样就会抢夺水草和浮游动植物的营养和食物,从而抑制水草和浮游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4.2青苔死亡败坏水质

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使青苔越来越不适最后死亡,或者人为施用药物的原因致使青苔死亡。死亡后的青苔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引起水质发黑、发臭,氨态氮含量超标。同时,死亡的青苔浮于水面,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使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减少,降低了水中的溶氧,严重时会造成小龙虾中毒,甚至是缺氧死亡。

一扯就断的死青苔

4.3青苔对小龙虾的危害

青苔的生长会导致水体过瘦,透明度升高,阳光能直射池底,喜阴怕光的小龙虾受到强烈光线的照射,发生应激反应,导致活动范围和采食减少,蜕壳困难,严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

4.4有青苔不易投喂及捕捞

青苔爆发会占领着养殖水体许多空间,青苔疯长的时候正好是小龙虾最佳的生长时间,期间需要投喂大量的饵料,因为青苔封塘,导塘口中无处投喂饵料或者投喂的饵料不易被小龙虾摄食,严重的阻碍了小龙虾的生长。此时也是销售虾苗与成虾的高峰阶段,青苔封塘致使捕捞虾苗与成虾的网具无处可放,严重的影响了小龙虾的捕捞。

5.青苔的防控

5.1浅水易于青苔的生长,预防青苔一定要加高水位,精养池塘水位一般控制在80公分以上,虾稻田的田面水位控制在40公分以上。

5.2选择没有青苔藻种的水质,种植不带青苔的水草。

5.3做好肥水工作,可以培养有益藻类,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从而抑制青苔的生长。

5.4青苔长的很少,比较分散的时候可以不用管理,当青苔成块、成片生长的时候要施漂白粉或其他药物,采用点杀法控制青苔。

5.5施用肥料、生石灰、草木灰、腐殖酸钠、腐殖酸钾、菜籽饼等,这些肥料和药物基本是通过改变水体的PH为碱性或者降低池塘水体透明度(遮光),来抑制青苔的生长。

对青苔泼洒腐殖酸钠

5.6使用氯制剂、硫酸铜、青苔净、青苔分解精等通过改变青苔蛋白质的结构,酶的活性,对青苔起着灭杀的作用。

5.7人工使用网抄捞出大块的青苔,效率很低下,存在捞不完全的问题。

人工打捞青苔

6.防控青苔的操作建议

6.1青苔有两种繁殖方式:无性的断裂生殖和有性的结合生殖。当青苔在受到少剂量的药物刺激以后,青苔就以结合生殖为主,结合生殖形成结合孢子,结合孢子外部有一层厚壁,一般的氧化剂或者消毒剂等药物无法将其杀死,当水中的药性消失,条件适宜,休眠的结合孢子又会萌发生长,这样反而会长得更多。所以使用药物杀灭青苔时要剂量足够,杀灭青苔后要注意马上做好青苔反弹的预防措施。

一捞就散的死青苔

6.2在出现大量青苔又未放虾苗的时候可以随便使用生石灰、青苔净等药物控制青苔,如果池塘中有小龙虾,特别是存在大量虾苗的时候,使用药物需要十分谨慎,最好提前做试验,了解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副作用。

小龙虾虾苗

6.3青苔死亡后会分解出大量的有毒物质,要及时使用解毒药物解毒,防止有毒物质毒小龙虾,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换水,打捞死亡青苔彻底解除毒性物质。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们,我们将详细告知或者作为主题,发表文章。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转发,点赞,禁止私自摘抄,如要使用本文章内容请注明出处。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