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扶贫林”蕴育决胜脱贫攻坚新动能

东北网绥化4月24日讯(万希龙 特约记者马明超 记者孙曙光)清明节后,海伦市向荣镇与地势坤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签订了40公顷薪炭林栽植收购合同,为这家公司提供燃料柳条。这几天,向荣镇的贫困户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组织地栽植柳树条,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心底升腾着脱贫致富的憧憬。这个取名“扶贫林”的计划,是今年海伦市决胜脱贫攻坚的新行动,为全镇贫困村民建起了一座“绿色银行”,将使他们拥有“金存折”,成为贫困群众稳固脱贫不返贫的渠道。

今年是海伦市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为打胜打赢这场战役,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特色扶贫产业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扶贫林”创建行动,打造“绿色银行”,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在‘扶贫林’建设上确立了精细的工作方案,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明确了相应的范围标准,列出了责任清单。”这个市林草局林业工作总站站长尹明哲说。“扶贫林”建设是海伦市今年特色扶贫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从源起到逐步推进落实的过程,都始终坚持贫困户自愿、适地适树适法的原则,瞄着“贫困户通过栽植树木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脱得贫、稳得住、不返贫”的目标而运行。

据介绍,海伦市“扶贫林”建设以村为单位,全部吸纳贫困户,因地制宜确定栽植品种。市政府按每户贫困户100棵,每棵树给予10元奖励扶持资金,薪炭林、经济林参照“扶贫林”执行,每公顷不超过2500元,每公顷带动贫困户不少于25户。每户扶持资金最高不超过1000元,奖扶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树苗、整地、栽植和管护等。

尹明哲说,“扶贫林”建设在整地、栽植、管护、树种选择上都有相应的标准,收益由村集体和贫困户按照3:7比例分配,村集体获得收益的30%,贫困户获得收益的70%。年收入测算以村为单位的“扶贫林”成活率、保存率每棵每年增长5元记收入账。薪炭林、经济林前3年每户分红不低于500元,3年后贫困户与村集体按5:5比例分成,分红年限不低于12年。以村实际收入与贫困户签订收益为准,保证贫困户收益不降低。乡村苗圃保证贫困户每年每户收益不低于1000元,分配年限不低于3年。贫困户可根据脱贫需要和自身意愿转让、变卖、赠予“扶贫林”的收益权、管护权、股权;贫困户自行变现困难的,村集体以林业主管部门评估作价为参考基数,经双方认可,回购贫困户“扶贫林”的收益权、管护权、股权,确保村集体财产和贫困户收益不受损失。苗圃连续3年以上带动贫困户,每年每户收益不低于1000元,达到标准,按照贫困户数量给予奖励扶持资金,每户奖励资金标准最高不超过1000元。

据了解,目前海伦市各乡镇有1.6万户贫困户参与到“扶贫林”建设中,扶贫林建设地源已落实70%,苗木苗源和品种正在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