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一大批“幺蛾子”全球蔓延,云南、广西两地均已受灾!

点击上方“种植大户参考”关注我们

好产品、好技术要推荐给种植大户,请致电18501190955(微信同号)

这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妖”蛾子!!

2018年5月草地贪夜蛾入侵印度,3个月蔓延全印度。

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

2018年11月下旬进入孟加拉和斯里兰卡。

2018年12月中旬入侵缅甸,截至 1 月 29 日,缅甸在 9 个邦(市)发生面积 80 多万亩。

诸多地区逐渐“阵亡”!!

2019年1月11日,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植保人员田间普查第一次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玉米,而且其蔓延速度出乎预期。

3月11日,广西河池市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

截至4月18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8市(州)48县见虫,广西8市18县见虫。

为啥“作妖”?为啥人心惶惶?他有啥特别?

1、啥都吃!

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种,啥植物都吃(只要你能说得出来),但明显嗜好禾本科(跟咱人类口味差不多),目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130亿美元。

2、繁殖快、数量多!

一只母蛾子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每个卵只要2~3周的时间又长大生娃了。

3、飞的快,行的远!

草地贪夜蛾一晚可飞行100公里,母蛾子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公里,有报道说草地贪夜蛾成虫在30小时内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加拿大南部,路程达1600公里。

4、群体作战祸害大!

草地贪夜蛾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外号“行军虫”。

5、任意肆虐,防治不易

草地贪夜蛾目前几乎没有天敌,几十年来从美洲出发跨越各大洲,经历过数十个国家的几十种农药的打击,对很多农药已经有了抗性,非常不容易防治。

它从哪儿来?为何造成全球恐慌?

草地贪夜蛾起源于南美洲和中美洲,蔓延到了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2016年,它首次出现在尼日利亚,两年内入侵非洲 44个国家,由于几乎没有天敌,横扫非洲各地玉米,造成玉米年减产830万到2060万吨。

一得到缅甸发现草地贪夜蛾的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病虫害测报处立即在云南边境布防监控。

可得到的却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目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院士团队的预测:

5月份开始,缅甸虫源可远距离迁入广东、海南、贵州、湖南等南部省份,也可波及四川、重庆、江西、福建等地。

夏季缅甸草地贪夜蛾将集中往东北方向迁移,主要进入云南和广西,也有可能迁飞入侵贵州、广东、海南、湖南或通过连续迁飞进入四川、江西与福建等地区。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且中国种植有大面积的玉米、水稻、甘蔗、烟草等草地贪夜蛾最喜爱的食物,一旦草地贪夜蛾在中国扎根,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对于超级害虫草地贪夜蛾,该如何防治呢?

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对当前草地贪夜蛾疫情的处置情况

一、提前防范,确保监测预警到位

二、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查明情况

三、精心组织,遏制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蔓延危害

发现并确认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侵入为害后,为配合云南省紧急组织全省16市(州)开展大面积普查,全国农技中心又组织专家第二次深入云南虫灾发生第一线,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和防治工作。

在全国植保体系有效监测防控下,当前草地贪夜蛾仍仅在云南和广西部分地区发生,没有大面积扩散蔓延,总体发生态势平稳。在非洲和亚洲邻国造成巨大损失和恐慌的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蔓延态势处于可控范围内。全国农技中心发挥了技术支撑优势、体现了专业担当责任担当,为防止草地贪夜蛾发展成为类似“非洲猪瘟”的作物疫情做出了贡献。

重点:无登记药,作夜蛾类防控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日前组织专家制定《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分区重点防控,做好应急防控准备,确保早发现、早控制。《方案》提出可使用三种防控办法:

1、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

2、成虫诱杀技术: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可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

3、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2)应急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参考玉米田二代黏虫防控的虫口密度指标),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喷雾防治。多杀菌素、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都有较好防治效果。

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开始关注该害虫的防治,也做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对该害虫在国内的发生规律、繁殖情况、危害范围知之甚少,也不敢盲目推荐药品防治。“目前掌握的资料很多都是国外的,草地贪夜蛾在国内发生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内一农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的防治经验是否适用于国内也有待考证。

据了解,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目前部分企业和地区都是将其作为夜蛾类来进行防控,推广的防治措施也是国内常见的夜蛾类的防控手段,该方法能否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还需要时间检验。

...................................................................

本文系种植大户参考微信订阅号独家发布

素材来源:三农微视野、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等、农财网农化宝典等

您还想看:

整治“大棚房”别误伤了菜农!应避免“一刀切”

前有中储粮加紧拍卖,后有禽流感卷土重来!玉米市场雪上加霜

价格暴涨超80%!今年要不要扩种这种作物?

农业政策|农业资讯|农产品行情|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