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85后”女教师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谱写美丽新画卷……

“我在这里,不仅要帮贫困户脱贫致富,还要让所有的村民一起走上小康路。”4月17日上午,在水寨乡太康寨村综合服务中心,该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艳娟说。

王艳娟(右)接受叶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

今年31岁的王艳娟是叶县职业中专的一名女教师。2017年11月,她接到了去太康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当时,王艳娟的女儿才刚满6个月,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母亲和女儿的陪伴下,肩负着单位领导及同事们的期望,王艳娟带着行李和锅碗瓢勺来到了村里,从此以村为家。

太康寨村位于水寨乡东南部2公里处,该村辖4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组,337户,1236人,2280亩耕地。

驻村后,王艳娟快速掌握村里基本情况,全身心投入到了第一书记的日常工作中。她心里一直有一个目标:带领全村百姓闯出一条致富路。

太康寨村以传统种植为主,群众收入低。“要让村民从贫穷中解脱出来,就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王艳娟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并带领村“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

去年11月,王艳娟与村干部、村民代表经过多方考察,并邀请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到村里进行专业指导。她利用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又协调驻村工作队筹措资金20万元,与叶县藜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手打造田园综合体。

目前,该村已经建起了11个育苗大棚,其中8个大棚里种上了西瓜,大棚外种了16亩桃树和梨树,林下空地种植红薯。

“再过两天四季梨和桑葚的树苗就运回来了,种到剩余的3个大棚里。”王艳娟表示,他们打算下周去考察山东省的华中钙果种植。如果可行,会先尝试种植一部分,收益好的话再向老百姓推广。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勇于尝试,懂得付出,才有可能成功。”王艳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还采取招商方式,为村里引进了河南瘸子烩面辣椒油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我希望能给村里多引进一些带贫企业,带动村民就业。”王艳娟说。

除了发展经济,王艳娟把打造“美丽乡村”当作重头戏来唱。他们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每天由村主任带队,打扫全村大街小巷,帮助困难低保户、五保户打扫庭院、拆洗衣服。同时协调该村帮扶单位——神马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筹资5万元购买樱桃树苗,计划在全村每个农户房前屋后种植3棵樱桃树,以太康寨村的“寨”字为名,打造“樱桃寨”。樱桃树由农户自己管理,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还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王书记来了之后终于有了像样的腰鼓队。”村民王海玲说,以前村里打腰鼓的、跳广场舞的都是零零散散的,王艳娟来了之后组织成立了腰鼓队和秧歌队,还带着她们统一购置了腰鼓、扇子、手花等物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该村的农村书屋里,十几名孩子正在跟着王艳娟诵读国学经典。王艳娟曾听到许多村民抱怨,农村没有辅导班,孩子们放学后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让人头疼不已。

王艳娟就利用做过教师的有利条件,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利用工作之余在农村书屋里创立了一个公益国学堂。“开班前几天先利用村里的广播进行宣传,让家长带孩子来报名。”王艳娟说,她把每周三定为学习日,下午放学后她会教孩子们古诗文、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

“多为大家贡献一分力量,我就多收获一分幸福。”王艳娟说,她会继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一起向幸福出发。

作者| 张艳杰

关注叶县今朝,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叶县

通读此文,您有何感想

叶县今朝 权威发布

长按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走过路过【在看】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