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每日学:矛盾论

《矛盾论》这篇文章和前文《实践论》一样,也是毛主席的一篇哲学著作,也是为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所作讲演的讲义。《矛盾论》和《实践论》两篇文章标志着毛主席伟大思想逐渐走向成熟,非常值得一读。

矛盾论,说白一点讲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方法。

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事物?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宇宙?也就是说,我们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到底是什么!回答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矛盾体,都是由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组成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举例子来说明。比如,数学中的正和负,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化学中的化合和分解,以及阶级斗争中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而且这种矛盾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了矛盾的双方也就不存在物体本身了,就像战争这个东西,如果没有敌,也就不可能存在我,那么就无所谓战争。

现在提出第二个问题,既然所有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那怎么区别不同的事物呢?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比如军事中的攻击和防御,社会科学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的相互斗争等,都是因为的矛盾的不同特质才构成了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矛盾的认识过程,总是先认识特殊的事物,等我们认识的事物多了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于是形成一般的认识,反过来,为了使我们得出的结论更加的鲜活,我们需要用这种结论来指导新的特殊的事物,最终再形成新的认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常说的,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为了找到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比如,在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要用民主革命的方法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要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解决等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也可以用我们所熟悉的那句话: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我们提出第三个问题,既然矛盾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解决哪个矛盾呢?这就是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毛主席指出,任何一个阶段,主要的矛盾只有一个。结合1937年的情况,我们可以明确的说,日本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全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因此共产党在策略上暂时放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全国的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的矛盾。这就是哲学带给毛主席的智慧,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密不可分。

各位网友,读了此文,你们有什么感想,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