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理发书记”丁连杰的驻村扶贫往事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陈海棠 朱丽

他身体力行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他走村入户泥泞村路散发着芬芳,他在乡村新貌上大做文章让村民幸福感大大增强。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光脊书记”、“理发书记”。他就是鹿邑县高集乡双堂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丁连杰。

双堂行政村地域偏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是远近闻名的“偏僻村”、“光棍村”、“残疾村”、“甘肃村”(一个村35位从甘肃娶来的智障残疾妇女,生下孩子也是智障残疾)、“彪悍村”、“贫困村”。

上任伊始,丁连杰便一头扎进群众中,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慰问、座谈。当他踏着泥泞的村路,看着破旧的村屋,听着人们的哭诉,第一天的晚上,他便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第二天天刚亮,丁连杰就整理好自己简陋的铺盖,从村室走出,到群众田地里帮忙干起活来,虽然很少干体力活,但因心中的那股劲,不久便成了干活的“好把式”,群众的“好帮手”。他干起活来,一扒光脊,很是卖力,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光脊书记”。

对年老多病户及残疾户,丁书记天天挂在心上,送衣、送药、送吃的、送用的,打扫庭院、修锁换灯、砌墙拎砖,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天气怎样恶劣,他都不会忘记去看望。很多村民提到丁书记,都充满感激。

2017年以来,丁连杰在村里改造危房8户,对20户贫困户进行了改2017年以来,丁连杰在村里改造危房8户,对20户贫困户进行了改厕、免费安装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全村百分之九十的路面得到了硬化;筹资89万元,建成12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安装路灯175盏、种植绿化花木2100棵、新建文化广场3个,安装了健身器材,购买了视频音响设备,新建了村图书室……使全村群众“学习有图书,锻炼有器材,休闲有场所,健身有设备”,极大地丰富了全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贫困户郭秀花,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她本人腿脚残疾,走路艰难,眼睛也看不清楚,生活很是不易。为了给郭秀花、徐长建母子节约开支,丁连杰自费买了理发用品,定期给她们理发,并给村里老人孩子理发,又被群众称为“理发书记”。

他双脚沾满泥巴,他用斧头劈开多棱的树根,他扛着沉重的建筑用品,他在田地了拉耧拉钯,他在河道边铲除杂草推,他铁锨和泥瓦刀平地,他爬墙修电修设备,他用架子车拉麦秆拉石板,他握住老人的手话家常.....他一个个身影定格在群众的心中,点点滴滴汇成爱的海洋,丝丝缕缕散发着爱的芬芳。这就是丁连杰,他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他是深知群众冷暖的好干部,他是全心为民的扶贫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