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融入城市发展

西咸新区文教园城市健康公园鸟瞰图。

市民在空港新城城市绿道上跑步。

游客在新渭沙湿地公园游园赏景。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阵春风过后,城市披上了迷人的绿色外衣。走进西咸新区,仿佛走进了一座大花园:抬头见绿,城市绿道、生态公园、立体绿雕随处可见;推窗见绿,广场绿地、口袋公园、屋顶花园早已融入市民生活。

2018年,西咸新区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人民满意城市,实施了西咸新区植树增绿美化三年行动、西咸新区环境大提升大整治活动、花园之城和立体增绿美化建设行动,一系列“增绿、添花、加彩”的措施让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截至2018年年底,西咸新区绿化面积共计约3802.3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约1610.6万平方米,道路绿化面积约2191.7万平方米。一座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生态之城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安家落户。

水系治理

生态修复成共识

4月20日,记者漫步在沣东新城汉溪湖公园里,树下连片盛开的小花明艳动人,让人心情为之愉悦。打开微信小程序“识花君”一扫,得知它学名叫“针叶天蓝绣球”,因开花时像粉色的地毯,被誉为“开花的草坪”“彩色地毯”。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汉溪湖公园以其独特的美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技赋能,更是让汉溪湖公园的风貌锦上添花。汉溪湖项目主管牛占涛说:“园内内湖引入生态系统构建技术,通过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及微生物功能群的结构组合,形成清水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水体生态系统进行结构优化调控,使其功能群落结构完善合理,达到最优净化能力,并且能够长效运行,最终构建起生态景观别致,水环境健康、宜居的景观湖水生态系统。”

新技术的应用,为辖区水生态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后续柔性治水提供了宝贵经验。汉溪湖公园项目于2018年荣获联合国第十二届“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颁发的“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生态修复理念不仅贯穿汉溪湖建设始终,更是成为西咸新区生态治理的共识。

“在新渭沙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中,我们注重水资源与城市空间、群众生活可持续融合发展。”沣西新城水务办项目主管刘文涛说,“雨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后,将通过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净水池等多种类型的水工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能够达到海绵城市水质标准。”

未来,新渭沙湿地公园将成为一个集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市民亲水休闲、科普教育实验、郊野自然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目前,新渭沙湿地公园一期已基本建成,本月向社会免费开放。

绿道建设

铺就城市绿色腰带

绿道是一套慢行系统,像一条条城市绿腰带,成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态廊道,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升人居生活品质。

为了给生活、工作在空港新城的群众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空港新城围绕五路增绿和绿道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近年来,累计实施城市增绿366万平方米,打造了自贸大道、正平大街、宣平大街、周公大道、迎宾大道等一批绿化示范路,围绕机场一周的城市绿环也基本成形。2018年以来,空港新城加大绿道建设力度,建成城市绿道20.1公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对就近赏绿健身的需求不断增强,城市绿道能有效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实现还绿于民,实现家门口赏绿健身。”空港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高颖飞说。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空港新城在规划中明确“林环城、城抱绿、水穿绿”的城市绿化空间布局,力求形成网状生态体系,营造碧水与蓝天相映、古陵遗址与绿色相融的城市环境。近期,空港新城正在加快编制《空港新城绿道体系规划》和《空港新城绿道建设三年实施方案》,一套新城绿道体系建设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这样的城市绿道,像一条条毛细血管,延伸在西咸新区的版图上,为城市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每天傍晚和老伴儿在泾河新城茯茶镇旁边的高泾大道散步,已经成为57岁的李阿姨的生活常态。“以前晚上就是在家看电视,后来路修好了,我们就经常出来走路。既能看风景,又能锻炼身体。”李阿姨说,以前常感冒,现在身体很健康。

截至2018年年底,泾河新城规划建设局已完成新增绿地面积67.8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51万平方米,共计完成增绿面积118.8万平方米。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区域增绿美化工作成效显著。泾河新城的绿化面积总体达到289.5万平方米。“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画面更添新魅力。

口袋公园

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2018年5月,空港新城迎宾大道与周公大道交会处西北角,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街头公园绿地建成。此处口袋公园的建设启用,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沣东新城绿地新里城项目南侧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绿地,还原古时“碧水绕长安”之境,同时融入日式禅意庭院风情,形成高品质街头绿地。

秦汉新城秦文明广场总规划用地约103.48万平方米。该项目所处位置是秦汉新城集中展示秦文明的核心景观区域。整个广场以水纹肌理和小篆文字的曲线为平面构成元素,暗喻“秦尚水德”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公园星罗棋布,散落在西咸新区各处,丰富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2月28日,西咸新区文教园区丰京苑小区韩麻村的回迁群众,为西咸新区文旅集团送来“心系百姓 真情为民”的牌匾,表达他们回迁新居,过上新生活的感激之情。50岁的村民李西汉在韩麻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自己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以前村外头就是农田,村里环境脏乱差。现在小区东边是沣河生态湿地公园,南边是城市健康公园、沙河生态湿地,出门就是美景。”提到变化,李西汉喜气洋洋,赞不绝口。

如今的西咸新区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是生态的绿色、发展的绿色,更是民生福祉的绿色。(记者 侯燕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