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财报季总结:电子行业2018年度和2019Q1各板块点评

电子板块因中美贸易战呈现疲软

2018年全年,根据SW行业分类,28个行业维持营收增长,其中电子行业居第八位,同比增长14.88%;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来看,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全行业第18位,同比下滑22.01%,盈利能力较去年有所下滑。2018年度电子行业下滑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了需求低于预期;同时,2018年处于“去杠杆”阶段,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影响。2019年一季度,根据SW行业分类,除通信、轻工和汽车行业外,整体维持营收增长,其中电子行业居第14位,同比增长12.35%;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来看,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全行业第20位,同比下滑11.67%,盈利能力较去年有所下滑。2019Q1电子行业下滑主要受部分行业景气度较低所致,例如LED和半导体行业,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一季度表现优异板块:

被动元件板块保持强势,受益元器件涨价

2018年度,被动元器件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52.0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38亿元,同比增长20.90%和30%。2019Q1被动元件子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72.84亿元和9.1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49%和-4%。被动元件行业差异化较大,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议价权,2018年,被动元器件呈现涨价趋势,其中以MLCC为首,涨价幅度较大,国内MLCC龙头风华高科实现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312.06%,伴随5G来临,射频前端数量增加,对被动器件等被动元器件的需求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今年被动元器件板块新增宏达电子,业务性质与火炬电子相似,皆为民用+军用结合,代理海外被动元器件和部分自产业务。2018年贡献营收6.36亿元,归母净利润2.23亿元。

光学元件板块保持增加,利达光电强势崛起

2018年度SW 光学元件子行业实现营收510.93亿元,同比增幅28.44%,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减少69%,主要因欧菲光计提资产减值导致其亏损5.19亿元,同比减少163.10%;2019Q1实现营业收入123.52亿元,同比增加37.75%,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125%。假设剔除欧菲光贡献值则,2018年光学元器件行业实现营收80.50亿元,同比增加41%,归母净利润实现9.72亿元,同比增加35.56%。其中,归母净利润主要贡献来自利达光电和水晶光电,2018年利达光电成功为华为p30供应潜望式摄像头棱镜模组,首次进入高端机型供应链,同时并入‘中光学’,进一步强化军品业务的实力。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1. 行业整体维持增长

2018年全年,根据SW行业分类,28个行业维持营收增长,其中电子行业居第八位,同比增长14.88%;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来看,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全行业第18位,同比下滑22.01%,盈利能力较去年有所下滑。2018年度电子行业下滑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了需求低于预期;同时,2018年处于“去杠杆”阶段,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影响,例如安防行业。

2019年一季度,根据SW行业分类,除通信、轻工和汽车行业外,整体维持营收增长,其中电子行业居第14位,同比增长12.35%;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来看,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全行业第20位,同比下滑11.67%,盈利能力较去年有所下滑。2019Q1电子行业下滑主要受部分行业景气度较低所致,例如LED和半导体行业,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根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我们将电子行业分为9个子行业,下面我们将逐个分析这些子行业一季度的变化情况。

1.1. 集成电路

截至2018年,集成电路行业营业收入达1019.66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7.49亿元,同比增长24.28%和-57.56%,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大基金的投入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需求驱动。集成电路行业2019Q1实现归母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幅20.1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2018年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大量资本流入集成电路行业,带动了设备的采购需求。但整体集成电路行业,处于周期下行阶段。

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呈上升趋势,该行业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封测、设计、设备和材料,毛利率差异较大,其中毛利率最高的是IC设计环节,该行业技术壁垒较高,马太效应较强。

(1)封测板块,受行业下行周期影响,营收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作为后周期品种,随着供应链需求回暖和库存消化完毕,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季节性复苏;

(2)设计板块,具备最大盈利弹性属性,多数企业受需求下行影响出现同比负增长,光学指纹识别和特种集成电路是板块增速亮点;

(3)设备板块,受益晶圆厂建设业绩高增,短中长期逻辑顺畅,国内半导体投资主线;

(4)材料板块,转型持续,需求刚性引导盈利前景光明

集成电路子行业共有27家公司,其中23家2018年盈利,4家亏损,其中前五名盈利企业分别为纳思达、汇顶科技、太极实业、兆易创新和华天科技,前五名企业净利润总计30.61亿元。2019年一季度,实现盈利企业数量为19家,其中7家亏损,一家实现盈亏平衡。前五名盈利企业分别为汇顶科技、上海贝岭、太极实业、纳思达和紫光国微。其中汇顶科技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14亿元,占比前十名为44%,主要因汇顶科技在屏下光学指纹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

1.2. LED

SW LED子行业较去年增速继续减缓,主要因LED芯片子行业实现大幅下滑,该行业供过于求,处于周期下行的阶段。2018年度,LED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06.11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归母净利润49.88亿元,同比减少46.88%,主要因2018年,LED行业供过于求所致。2019Q1 SW LED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34.02亿元,同比增幅14.04%;2019Q1实现归母净利润17.35亿元,同比减少22.98%。

LED行业可以分为LED芯片、LED封测和两个环节,其中LED芯片环节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较高。

(1)LED芯片:行业整体呈现供过于求,存货居高不下,部分厂商开工率已经大幅降低。

(2)LED封测:2018年冰火两重天,2019Q1行业整体恢复增长。

在营收和利润贡献方面,木林森为营收龙头,贡献营业收入179.52亿元,占前十名比例为26%,三安光电和欧普照明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64亿元和80.04亿元。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三安光电为LED芯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位居LED行业榜首,2018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30亿元,占前十名比例为36%,利亚德和欧普照明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65亿元和8.99亿元。2019Q1,LED行业格局保持稳定,营收贡献最大的依旧是木林森,实现营业收入46.70亿元,占前十名比例为29%,其次为利亚德和三安光电。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三安光电继续保持榜首,实现利润6.21亿元,其次为利亚德和木林森。欧普照明由第三名下滑至9名。

1.3. 被动元件

2018年度,被动元器件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52.0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38亿元,同比增长20.90%和30%。2019Q1被动元件子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72.84亿元和9.1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49%和-4%。被动元件行业差异化较大,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议价权,2018年,被动元器件呈现涨价趋势,其中以MLCC为首,涨价幅度较大,国内MLCC龙头风华高科实现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312.06%,伴随5G来临,射频前端数量增加,对被动器件等被动元器件的需求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今年被动元器件板块新增宏远电子,业务性质与火炬电子相似,皆为民用+军用结合,代理海外被动元器件和部分自产业务。2018年贡献营收6.36亿元,归母净利润2.23亿元。

从营业和归母净利润贡献来看,营业收入占比前五位分别是振华科技、风华高科、三环集团、航天彩虹和顺络电子。从归母净利润来看,三环集团、风华高科和顺络电子在归母净利润方面贡献前三,分别为13.19亿元、10.17亿元和4.79亿元,其中风华高科受益2018年MLCC涨价潮,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12.06%。

1.4. 分立器件

2018年分立器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4.0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3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94%和-3.66%。2019Q1实现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减少5.63%,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减少17.11%。

SW分立器件子行业仅有5家公司,我们认为分立器件子行业的整体表现与公司业绩变化有较大的关系。从营业规模来看,国内分立器件子行业主要被苏州固碍、华微电子和扬杰科技瓜分,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实现净利润的排名分别为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华微电子、苏州固锝和台基股份。2019年一季度,该行业营业收入前三分别为扬杰科技、华微电子和台基股份,实现净利润前三名分别为华微电子,苏州固锝和捷捷微电。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在中高端MOSFET及IGBT主流器件市场上,主要份额依赖进口,基本被国外欧美、日本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替代空间非常广阔。

1.5. 印刷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子行业营收和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随着汽车电子化、轻量化以及5G时代对于高频电路板的需求将持续驱动印刷电路板行业维持增长。2018年度,印制电路板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58.70亿元,同比增长67.41%,实现归母净利润93.66亿元,同比增长76%。主要因2018年,鹏鼎控股在A股上市,对该板块贡献营业收入258.55亿元,归母净利润27.71亿元。2019Q1印刷电路板实现营收208.85亿元和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幅4.72和21%。由于PCB产业重心东移,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了全球PCB产能最高的地区,目前产值占比已经超过了50%,中国PCB企业将有望在此趋势下成为全球龙头企业。

PCB行业差异化较大,2018年,在营收贡献方面,鹏鼎控股占前十名营收总额的34%,排名第一,其次分别是生益科技以及深南电路,占比分别为16%和10%;从归母净利润方面来看,鹏鼎控股仍然排名第一,生益科技和景旺电子分别居二三位,占比分别为35%、13%和10%。

2019年一季度,PCB行业格局基本保持不变,鹏鼎控股占据前十名营收榜首,占比为26%,其次分别为生益科技和深南电路,分别为诶17%和13%。在归母净利润方面,生益科技和深南电路在2019Q1实现超越,占据2019Q1归母净利润榜首和次席,实现2.49亿元和1.87亿元,主要因鹏鼎控股业务存在一定周期性,一季度为该公司的业务淡季所致。

1.6. 显示器件

显示器件经历漫长的降价后,面板价格显现出见底趋势。根据witsview数据显示,大尺寸面板价格实现回暖,43寸和32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同比增加1.2%二和2.4%。

显示器件子行业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01.50亿元,同比增加20.29%,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减少102.68%,主要因华映科技亏损49.66亿元,其中计提应收账款坏账27.91亿元,子公司华佳彩亏损16.73亿元。同时面板行业龙头企业京东方受2018年面板降价导致其盈利能力下滑,实现净利润34.35亿元,同比减少54.62%。2019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99亿元和14.1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幅57.02%。其中华映科技继续亏损,京东方A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下滑47.90%,面板呈现回暖趋势,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32寸-50寸面板价格整体呈现小幅增长。

显示器件行业公司间差距较大,盈利亏损划分明显。SW 显示器件成份股数为26家公司,其中19家正向盈利,7家亏损。19家企业合计盈利143.22亿元,其TCL集团为全板块第一,京东方A第二,东旭光电第三,三家企业合计占据全板块盈利总额的63.31%。7家亏损企业中,华映科技亏损49.66亿元,亏损较大。

1.7. 光学元件

2018年度SW 光学元件子行业实现营收510.93亿元,同比增幅28.44%,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减少69%,主要因欧菲光计提资产减值导致其亏损5.19亿元,同比减少163.10%;2019Q1实现营业收入123.52亿元,同比增加37.75%,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125%。假设剔除欧菲光贡献值则,2018年光学元器件行业实现营收80.50亿元,同比增加41%,归母净利润实现9.72亿元,同比增加35.56%。其中,归母净利润主要贡献来自利达光电和水晶光电,2018年利达光电成功为华为p30供应潜望式摄像头棱镜模组,首次进入高端机型供应链,同时并入‘中光学’,进一步强化军品业务的实力。

SW 光学元件板块中共有8家企业,除欧菲光外,全部都实现盈利;在营收方面,欧菲光依旧一枝独秀,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30.43亿元,利达光电和水晶光电分别居二三位,实现营收25.84亿元和23.26亿元。归母净利润方面,剔除欧菲光后,水晶光电实现4.68亿元利润,占比为48%,其次为利达光电,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237.74%。

1.8. 电子系统组装

电子系统组装板块主要贡献来自工业富联、海康威视、歌尔股份和大华股份。2018年度电子系统组装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450亿元,同比增长332.84%,归母净利润322.47亿元,同比增长114%,主要因工业富联于A股上市,贡献营业收入4153.78亿元,归母净利润169.02亿元。假设剔除工业富联贡献值,则电子系统组装板块实现营收1284.06亿元,归母净利润152.3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8%和1.29%。2019Q1电子系统组装行业实现营收1063.15亿元,同比增幅5.72%,实现归母净利润50.78亿元。

2018年度,电子系统组装板块营收排名前三分别为工业富联(76%)、海康威视(9%)、歌尔股份(4%)。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三分别为,工业富联(52%)、海康威视(35%)、大华股份(8%)。2019Q1电子系统组装板块格局基本保持不变,营收前三名同样是工业富联、海康威视和歌尔股份,归母经净利润前三名为工业富联、海康康威和大华股份,大华股份一季度实现3.1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06%。

1.9. 电子零部件组装

电子零部件组装板块主要企业为立讯精密和环旭电子等组装企业。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869.05亿元,同比增幅50.67%,实现归母净利润63.79亿元,同比减幅45.42%,主要因劲胜智能、星星科技、和晶科技和领益智造大幅亏损所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66亿元、-16.99亿元、-7.12亿元和-6.90亿元。2019年一季度,电子系统组装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69.15亿元,同比增加29.35%,归母净利润32.44亿元,同比增加23%。

SW 电子零部件组装板块共有48家公司,其中43家公司实现盈利;从营收角度来看,立讯精密(17%)、环旭电子(15%)、蓝思科技(13%)占比分居一二三位。归母净利润方面,立讯精密为电子零部件组装板块主要盈利来源,2018年度立讯精密实现归母净利润27.23亿元。同比增加61.05%,占前十名比例为28%。2019Q1,立讯精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加85.04%,占前十名比例为23%。此外,领益智造经过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后,利润实现反弹,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加47.85%,占前十名比例为2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