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演变-绿城-堵城-水城

西流湖郑州的骄傲

郑州西郊的西流湖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扬名整个郑州市20世纪70年代,当时郑州市市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王辉为了解决郑州市的严重的缺水现状,带领市民在北郊的邙山头利用学生、工人、干部、通过义务劳动的方式、号召人民修建的邙山提灌站利用邙山干渠把黄河水引到郑州市石佛沉沙池,经过沉淀后再引到西流湖和柿园水场和市区的金水河,西流湖就是当时的引黄入郑的配套工程之一。 西流湖名字的由来现在文字档案已难查证,结合西流湖形成条件,西流湖应该是取“黄河水西流入郑”之意。2003年,21集电视连续剧《荣誉》在郑州拍摄,西流湖在剧中被称为“西柳湖”。

13个如意湖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改善郑州城市生态水系的重点项目,而西流湖成湖工程更是整个工程的点睛之笔,工程预计在今年5月将挖通注水。届时,将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兼具山水风光的休闲娱乐好去处。

西流湖成湖工程主要在贾鲁河科学大道南至雕塑公园之间,将在原有老水面的基础上清理低洼滩地,向周边扩展,形成一个千亩大湖,水面面积预计达2200亩,相当于13个如意湖。这个千亩大湖紧临西三环、高新区东西主干道梧桐街,通过湖心岛上架桥跨湖与东风路牵手。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工程严格按照“8个100%”实施到位,创新落实“小三员”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水清河美”专项治理,不断提高生态水系管理能力和养护水平,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西流湖成湖后,将和东区龙湖形成郑州的“双湖布局”,计划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环湖将按照新加坡湾区的标准规则,建设超级商业中心、超五星级酒店、国际学校和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地标,以及超过10公里的步行滨湖廊道。它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郑州城市生态水系,有效调节区域小气候,改善辖区居民居住环境,连接高新区与主城区,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是不少人五一假期归来后的自我调侃,而对于蜿蜒流淌在郑州的贾鲁河,经过再次蓄水,身段“丰盈”了不少。

近日,陪你晒郑州对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探访,经过4月中旬开始的蓄水增容后,贾鲁河水量充沛,部分河段河面拓宽,水面上涨,绿色已经在贾鲁河沿岸晕染开来。

如今的贾鲁河有多美?沿线的亮点有哪些?跟着陪你晒郑州一起来看看吧。

探访 贾鲁河身段“丰盈”,有景观段已“开门迎客”

相比其他区域如火如荼的建设,贾鲁河中游文化路至中州大道的景致已率先揭开了神秘面纱。

作为五一前已正式“开门迎客”的景观段,该段河道两侧已经形成了宽约7米的堤顶道路,堤顶道路和游路之间20多米的绿化带也打造完成。其中,堤顶道路两侧栽植的是两行银杏树,绿化带则呈缓坡设计,绿化带内的树种包括巨紫荆、丛生三角枫、朴树、枫杨、垂柳、乌桕、大叶女贞、红叶石楠、月季等。

站在木制观景台上向河面望去,宽阔的河道与道路两侧花带、景观小品相映成趣。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中旬,贾鲁河就开始蓄水工作,为了五一开放,区域内又进行了蓄水,目前,水深从之前的几十厘米增加到将近2米。

水量、水面大幅增加,贾鲁河身段也更显“丰盈”,在贾鲁河中州大道段附近,液压坝形成的小型瀑布附近水汽蒙蒙,珠玑四溅,区域内有不少垂钓者、游客游玩。

据介绍,未来建成后,浅滩水深可达50~60厘米,河道内水深维持在2.5米左右。规划 河上这段“小三峡”,将建古城遗址,在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人员眼中,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第一标段是独特的存在。

为何独特呢?

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第一标段项目负责人王红领介绍,作为工程的起点和源头处,该段位于尖岗水库至南水北调干渠之间,全长5.52公里,上游接郑州水源保护地——尖岗水库,下游跨南水北调干渠接西流湖,西临常庄水库。

在缺水的郑州,这里可谓被水包裹。而地势上,这里上游狭窄,下游开阔,落差大,整体呈河谷景观特征,有“小三峡”之称。

“纵观贾鲁河沿线,这里的地理环境是独一份的。”王红领说。正是在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下,该区域的环境也显得与众不同。陪你晒郑州注意到,相比贾鲁河中下游,该段地势起伏明显,景观布局错落有致,步道旁还坐落有高七八米的厚黄土墙。王红领介绍,这里的黄土墙很有来头,是屹立了千年的常庙城墙遗址。

据了解,作为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原是一处战国时期的城址,文物工作者也在遗址断壁中发现了不少陶窑、仓窖和数以千计的战国陶文。贾鲁河改造过程中,常庙城墙遗址的这一“宝藏”不仅被重点进行原貌保留,同时,规划建造古城遗址公园,未来人们穿梭在林荫步道中,伸手可触摸历史、感受历史。

生态 “小三峡”段将建成5A级景区,复原“梅峰远眺”古景

据介绍,“小三峡”段将被打造为满足吃、住、游、购、娱乐等多功能的5A级旅游景区。附近将有凭借高原沟壑地形而建、具有山林探险功能的山林郊野公园,复原“梅峰远眺”古景、营造自然湿地环境的贾鲁河生态湿地公园。


王红领说,山林郊野公园位于南四环与航海西路之间,河道右岸以观景休憩功能为主,设计一级驿站、滨水剧场、山体眺望台、生态木屋等景观;河道左岸以山林探险功能为主,包括山地自行车、小轮车、野外拓展、空中栈道等山林探险活动区域。

而贾鲁河生态湿地公园则坐落在淮河西路至南水北调干渠之间,内部有岛屿、溪流、水塘、内湖等形式。修建中的明伦岛位于工程核心区域,占地面积46亩,营造自然湿地环境,该岛布置小型宾馆、小型购物中心、步行街和文化展示内容。

现场,陪你晒郑州看到,经过蓄水后,区域内的微小瀑布已经成型,连接水域与游路的多座拱形石桥均已搭建完毕,明伦岛内,工人正在抓紧施工,仿古建筑已具雏形。

配套 公厕等基础设施,今年年底有望完工

相较于已经开放的景观和正在成型的区域,贾鲁河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有些滞后。

附近来此游玩的居民告诉陪你晒郑州,五一期间来开放段游玩,尽管风景怡人,但找厕所是个难题。“我在贾鲁河沿线徒步走了几公里,都没找到厕所。”

在此钓鱼的张先生告诉陪你晒郑州,想在贾鲁河沿线找到公厕,比中彩票都难。事实真的如此吗?陪你晒郑州从贾鲁河中州大道段出发一路向西,从贾鲁河中州大道至京广快速路段,将近15公里的路程,南北两岸很难看到公厕的身影。


而在贾鲁河花园路附近的北岸,陪你晒郑州找到一处公厕,但6个门全部上锁,公厕后面的污水管道也裸露着。附近的工人说,这个厕所只能看不能用,而且河流沿线现在找不到能用的公厕,“这个还算是建成的,其他的都还是水泥顶。”

部分景观已经开放,配套的基础设施啥时候能跟上?

贾鲁河综合治理绿线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蓝线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景观小品和公厕等基础设施属于绿线工程,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阶段,争取于今年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