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可观 但泸州无人机市场“飞手”奇缺

无人机配送快递、电力巡线、消防救援……随着无人机在各行业的运用,无人机驾驶员这一职业渐渐热门起来。


无人机驾驶员展示电子执照



4月1日,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13个新职业,其中无人机驾驶员这一新兴职业备受关注,也引发人们的好奇: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年轻化是“飞手”们的职业标签

无人机驾驶员,80后、90后是主力军。年轻化,是他们的职业标签。

刘士源,21岁,在校大学生,今年6月即将毕业。除了学生,他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无人机“飞手”(无人机驾驶员),另一个是泸州引磁未来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掌门人”。


无人机“准飞手”接受培训



从喜欢无人机,到成为“飞手”,再创业进入无人机相关行业,刘士源的经历勾画出了一名无人机驾驶员的成长轨迹,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兴职业的巨大前景。

就读于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刘士源,是南充阆中人,以前接触过航模。入学后,他选择了机械专业,后来接触到机械组装后,对无人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操作无人机,是刘士源的兴趣爱好。为了从事无人机相关职业,去年他自费考取了无人机驾驶员电子执照。

同时,刘士源也看到了农业领域运用无人机的广阔市场前景,筹划着创业开办一家无人机公司。“合江有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的荔枝产业,这就是潜在的巨大市场。”刘士源说,合江荔枝种植在山地间,如果人工喷药,一天能喷两三亩。而无人机喷洒农药,一天至少七八十亩,甚至有时能达100多亩。

说干就干,去年4月,刘士源创办的无人机公司诞生,专门承接农业方面的订单,运用无人机为农作物除病虫害、授粉、施肥等。如今,旗下已有专职“飞手”11人,有合作可供调配的“飞手”30多人,这为他开拓泸州、宜宾以及贵州、重庆等市场提供了底气。合江荔枝、纳溪茶业、泸县柑橘、重庆花椒等农业产业订单,源源不断地向他汇聚拢来。

无人机“飞手”属于薪资不错的职业

走进西南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大楼前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几位无人机“准飞手”正在教员的指导下,驾驶无人机在低空中进行水平8字、360°水平自旋等项目的训练。

这是一批“超视距”学员的训练,正在驾驶多旋翼无人机的尹鑫就是其中一位“准飞手”。2018年大学毕业后,因为即将要去的工作岗位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尹鑫选择了放弃。在朋友的推荐下,尹鑫半个月前走进了这个无人机培训基地。

这所无人机“驾校”,从2018年正式实施培训计划以来,已经培养了近百名“飞手”。刘士源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创业“明星”学员。

操作航模得心应手,但驾驶这个多旋翼的“大家伙”,尹鑫坦言“有点难”。尹鑫选择报考的考试等级是“超视距”,这是无人机操作中较高的等级,相当于车辆驾考中的A证。不仅考试难度较大,要过理论、口试、实飞三道关,还要进行地面站的操作。

“拿证后,准备找与无人机相关的工作。”1997年出生的尹鑫,给自己的未来定位为从事无人机相关职业,所以选择了级别高一些的“超视距”,因为拿到这个证,更低级别的无人机也能驾驶。

无人机“驾考”,等级从高到低大抵分为“教员”“超视距”“视距内”“植保”四种。今年32岁蒲祥煜是一名取得教员资格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如今在西南无人机培训基地内从事无人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工作不是太辛苦,收入也还不错,还能玩无人机。”蒲祥煜对自己目前的这份工作表示满意。

蒲祥煜说,目前学员们考取的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电子执照。无人机驾驶员培训除了要选择考试等级,还要选择学习的机型,运用最多的是多旋翼,此外还有固定翼、直升机、垂直起降固定翼等,不同机型、不同等级的“飞手”,培训内容不一样,费用也不一样,从几千、上万到几万元不等。而无人机“飞手”的收入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属于薪资不错的职业。

据了解,从培训到考试拿证,大概需要脱产学习一个月时间。

多行业急需 泸州“飞手”紧缺

西南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峻砜,见证了无人机驾驶员这个新兴职业在泸州的迅速发展。

2016年,张峻砜到泸州“投石问路”,考察投资环境。他记得当时提起公司生产用于农业植保、消防救援等领域的无人机时,还需要解释一番。“那时,很多人对无人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用于航拍等功能的消费级无人机上。”

而近两年,泸州的无人机市场发展迅速。张峻砜说,随着无人机悄悄进入消防救援、农业植保、地理测绘、电力巡检、河道监测等多领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前来报名考取无人机驾驶员电子执照的学员也渐渐增多。公安、消防、环保、电力等多个行业纷纷输送学员前来培训考取执照。而公司接收的学员除了大部分来自泸州本地外,还有来自北京、沈阳等城市的学员。

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司令部警训科参谋赵俊介绍,2017年,泸州将无人机运用到消防领域。支队在无人机的运用上,主要用于消防救援过程中的侦察、制图、抛投救生绳等,主要是代替人到无法达到的地方。而无人机在消防领域的运用是一个趋势,下一步有望运用到高空灭火、高空照明等方面。

赵俊说,目前,全市消防系统的无人机驾驶员只有3人,人手非常紧缺。未来,消防系统在每个区县都应该会有无人机驾驶员,支队也需要增加人手,这样看来,泸州市消防系统至少还有十多个无人机驾驶员的缺口。

而将无人机运用到执法中,泸州市城管部门也正在探索创新。龙马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张海兵说,龙马潭区打算依托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开展街面秩序巡查、违法建设巡查等,下一步即将试点。因此,城管执法领域也急需职业无人机驾驶员。

“农业是最大的市场。”张峻砜说,泸州地处丘陵,这种山地环境使用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极具优势。泸州数百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仅这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无人机的运用将助力泸州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新路,“而目前泸州市场紧缺的是植保‘飞手’”。

张峻砜称,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市场对“飞手”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目前在业内,无人机驾驶员极度匮乏。巨大的市场,和“飞手”数量的缺乏形成巨大反差,这让公司在致力于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外,也将业务拓展到无人机驾驶员的培训领域。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