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人不说家乡话而说普通话是一种什么心态?

用户92331158749


我虽然长期在外,和家人相处时一直是说家乡话(湖北荆州市城区话)。个人觉得,在这种场合,我以家乡话和家人交谈,相互都感觉自然些。家乡话是我自幼与家人在一起时的语言方式,是家人沟通的基本纽带,是亲情的重要寄托。我如果突然改用普通话和父母聊天,相互都会别别扭扭的,情感上势必变得疏远不少。更何况我父母年事已高,他们的普通话理解能力有限,我如果改用普通话,他们听起来稍稍有些费劲,交流质量大打折扣。

话说回来,一个人以什么样的语言方式和父母、兄弟姐妹交谈,是普通话还是家乡方言,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无所谓对错。

在我的同事中,有个同事和爷爷通电话时,她是用的普通话,而不是其家乡河南的方言,祖孙俩如此交谈,同样非常顺畅自然。类似的情况,可能在如今四十岁以下的人中越来越多。

有的家庭处在部队大院、大学校园等环境里,家里本来就有相互说普通话的长期习惯。我认识的好些个熟人就是如此,其中有的人虽然从小生活在武汉,但是,兄弟姐妹们自幼不会武汉话,属于"无方言族"。他们家内以普通话相沟通,这种做法更是可以理解。

所以说,与家里至亲相互交谈时,是讲普通话还是讲家乡方言,都有其道理,相互觉得自然就行。


晓帆轻舟


我最近和老姐对话就是这样

背景

我九四年就已经离开家乡去大城市读书。至今离开家乡的时间也有25年的时间。虽然我还是会讲家乡的方言,但是呢,就是涉及到一些专业的术语,或者说是涉及到比较正式的谈话的时候还是会使用普通话。

我平时和老姐聊天都是采用是地方方言。昨天刚好有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跟她进行探讨,为了沟通方便,我们都自动采用了普通话对话的方式。

我是学心理学的嘛,我在儿童的教育方面的也有一些研究,然后就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沟通技巧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说“孩子呀,要获得尊重”。然后就针对孩子为什么要获得尊重;怎么样能够站在孩子的问题去想问题,以及如果不尊重孩子会怎么样的一个恶劣,后果进行了全面的交流。

刚开始聊天的时候呢,我采用的是方言。但是讲着讲着发现沟通的过程,我已经无法用方言准确地表达我的意思,所以呢,我就采取了讲普通话。

在家里的时候,我和父母聊天的时候大部分的还是采用方言的。但是一旦涉及到专业的词汇,那又会自动跳转到普通话。

所以在探讨和家人是否采用普通话,而不是采用方言聊天的时候呢,一定要考虑到对话双方探讨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探讨的主题聊天的内容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那么建议还是用方言。如果探讨的主题聊天的内容是倾向于有专业术语的,那么建议用普通话。

我是心理咨询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问题。


吴翔执业药师


我个人认为跟家人说普通话的人,都有点爱装。

我老家一邻居的儿子,我跟他从小玩到大,后来他去湛江当兵了 。当兵没几年回老家探亲,他见谁都是一口湛江腔的普通话,听着好恶心。村里有好几个人在广东呆了十几年的,回老家一还是一口地道的家乡话。


心如止水的石榴


我的家乡话就是普通话,难道还要用英语与家人交流吗?


十兵九恶


老家说家乡话外地说普通话很方便的,有时候和外地朋友和老乡在一起也能转换自如和老乡说家乡话和外地朋友说普通话,在家里和家人说普通话装逼心态出去几年就不是你了说的什么鸟语


鹏鹏41293436


无论说什么语言,能表达意思让别人明白就行。没有别的意思,走出去连家乡话也不会说并且变成了侉子话的人很多,别挑剔 !毕竟说大众语言是大趋势。


珍惜友爱1


或许是个人语言转换能力差。

工作语言是普通话,然后习惯普通话思考问题,以及组织语言表达。

强行转换模式的话,思维会迟钝,表达能力也会差。


不早不晏


最典型的自卑和装叉


瓜田李下49203041


离开家乡两天半回来就不会说家乡话了

在外面也罢遇到或者见到家乡的朋友我依然会说家乡话那样感觉比较亲切


兰州搞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