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岗这个隐藏山间的遗址,居然有一段“宝藏”传说!

“听说,某某地方有一处宝藏……”

“听说,谁谁谁挖到一笔宝藏发财了”

……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未知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吸引了无数人对“宝藏”的探寻,期盼一夜暴富。

其实,在厚街民间也曾流传过不少关于“宝藏”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是某村的村民上山无意挖到一处宝藏之后发家致富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大多只是通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然而,在双岗社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藏宝口诀,而且这处神秘“宝藏”遗址就在双岗的一座山中……

“宝藏”位于双岗天后宫附近

“一斤二两四,茶盅酒盅为凭记……”不少双岗社区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这句“藏宝口诀”。今年50多岁的万广明介绍,这句村民口中的藏宝口诀中的地址,就在现在的双岗鹰管山上。

日前,万广明特邀小编来到双岗鹰管山一探究竟,在双岗天后宫后方的山腰处“插”着一块匾牌,上面写着“茶盅酒盅遗址”。万广明试图在附近的杂草丛中搜索,想从中找到当年茶盅酒盅的记号。小编观察到,这块匾牌“立”于一片竹林丛中,竹林下方有一大块天然岩石。

当年放茶盅酒盅的位置

“据说,当年在这附近确实发现了茶盅和酒盅的记号,所以村里面就在这附近的遗址设立了一块牌匾供后人参观纪念。”万光明介绍,上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这一块山头上先后建过双岗小学、双岗水厂等,曾人工挖出过许多重晶石,但是并未听说在附近村民曾挖到过传说中的宝藏的故事。“自古都没听说过村民在这里挖到过宝藏,也可能就只是个传说,根本没什么宝藏,也有可能埋于山中深处的某个地方,至今无人发现。”

百年前“茶盅酒盅”遗址典故

但是关于“茶盅酒盅”的历史典故一直在村民口中广为流传。万广明说,这其实是一百多年前村民们流传下来的宝藏故事。“清末年间,有个叫张保仔的人,他是茶山人,清末的一名土匪,清兵剿他,他在茶山没法立足,于是逃到了双岗和沙田阇西一带,传说此人还在鸦片战争中,打过英国侵略军。”万广明说,当年相传张保仔在沙田阇西山和双岗的鹰管山各埋下一批金银财宝。所以民间至今流传着两句口诀,“阇西山埋了二斤六两四。”和“鹰管山埋了一斤二两四,茶盅酒盅为凭记……”等“藏宝口诀”。

民间书集中曾记载

为什么在这两处山头藏宝藏呢?万广明介绍,因为阇西山和双岗的鹰管山从高处看,是两个相互对着的山头。“旧时四面都是海,所以这两处山头遥遥相望。”

50年代对面山曾挖出“宝藏”

“虽然鹰管山暂时没有发现宝藏,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村民在阇西山开挖水渠灌地时,就曾挖出过黄金。”万广明介绍。

昔日在鹰管山上可以远眺阇西山

万广明介绍,这个故事也曾被已故王羽平老师记载在其著作的《竹溪旧话》的书中:“张保仔在清末时期为盗,声势浩大,清兵剿他,逃到阇西。农民说他把一龙船的金银埋在了阇西山里,埋下金银后,张保仔对其部下问:谁愿意留此看守金银?一卒应之:‘愿留下。’张保仔一刀将其砍死,葬于金银之侧。事后,他由山贼变成了海盗。一百多年后,埋金银的事终于证实,上世纪五十年代,阇西农民在山腰开水渠灌地时,终于发现了张保仔埋的黄金,不过不是龙船,而是一小罐,十多两。此事曾被刊登于当时的《东莞报》上。”万广明说,因为阇西山曾挖出过宝藏,所以村民对于鹰管山有宝藏的事,也开始相信。“因为在鹰管山上也确实发现了茶盅和酒盅的记号,所以其宝藏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万广明介绍,如今“茶盅酒盅遗址”也一直成为了村民为之津津乐道的谈资。

文稿:唐静

版式:王小缘

往期精彩回顾

2秒刷脸!厚街多间商超现“刷脸”支付,不带手机照样购物!

厚街一男子乘电梯随意做了这一下,结果困住了!这习惯很多人会做

蚊季提醒:厚街这个片区较容易传染登!革!热!

厚街消防大队突然收到数十千纸鹤、手写信,里面蕴藏什么故事?

这场让香港厚街乡亲等了三年的“共聚”,昨晚在香港沙田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