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散酒+香料 造出“品牌名酒”

女子开假酒厂,以每箱百元的价格出售,销往小超市、商店......半年销售了80余万元......

散装酒加香料调口感,再灌装入品牌酒瓶内。仅半年时间,小华向大伟就销售了80余万元的假酒,而大伟明知批发的是假酒,仍销往小商超。

日前,铜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小华、大伟、王东、赵家等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诉。

散酒兑香料 灌装进回收的名牌酒酒瓶

2018年1月,铜山区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小华等人有制造销售假酒的嫌疑并立案侦查。同年3月,铜山区公安局民警将小华等人控制。面对确凿的证据,小华很快交代了制造销售假酒一事。

2014年,小华因为放贷,90万元打水漂。而这90万元,都是小华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我知道造假酒的赚钱比打工快,就想着找个地方造些假酒卖。“2017年4月,小华租了一个蔬菜大棚。经过装修,小华将大棚改造成仓库。2017年七八月份,小华经王东介绍从大伟手中租了一个仓库。看大伟没有工作,小华就让大伟帮她加工酒。

小华的朋友王东原先经营酒厂,后来因生产仿冒名牌酒被判刑。出狱后,王东不再经营酒厂,但他的厂房内存放了两万多斤散酒。于是,王东成为小华的供货商。为了让散装酒的口感好点,每2000斤散酒里,王东会再往里面加100斤的粮食酒,以及一定比例的香料。然后,王东再以2元/斤的价格卖给小华。存货卖完后,王东又从别处进了2万多斤散酒,再以3元/斤卖给小华。

2017年中秋节之后,散酒、机器、酒瓶、酒盒和酒箱都具备了,小华的假酒厂开工了。工人大伟将老婆、母亲喊来一起灌装假酒。

小华现场教大伟等人怎样装酒,她用灌酒机将塑料桶里的散酒抽到机子里面,然后用酒瓶在下面接着酒,到了设置好的量,灌酒机自动停下。酒接好之后,小华将瓶盖用橡皮锤砸到瓶子上,再将红布条绑在酒瓶上,随后将酒瓶放进纸盒里封上。小华告诉大伟,加工一箱酒给他5块钱。但小华提供的很多酒瓶需要刷洗后才能用,小华同意给大伟涨到5.5元。

小华交代,她从温州人金某手中购买品牌酒的包装盒,一套品牌箱子、酒盒子、瓶盖子、合格证、防伪标识等总共26元。而酒瓶子,都是她从废品收购站收购的。

生产出500箱假酒后,小华以95元/箱的价格卖给阜阳人赵家。顺利售出后,小华开始加大生产量。她从温州购买了大量的品牌包装盒以及酒瓶子。生产好的假酒,小华以95元/箱至135元/箱不等对外出售。

假酒被销往小超市、商店

小华生意扩大后,安庆人苏成找到她,寻找合作机会。“她说通过造假酒买了房子、车子,我因为负债累累,就心动了。”苏成和小华商量,小华负责制造假酒,而他负责销售假酒。为了节省开支,苏成联系芳芳、茗茗帮忙制造假酒的包装。仅芳芳就提供给苏成4500套品牌酒的包装盒。

从2017年3月份直到小华被抓前,苏成付给小华假酒钱80多万元。而他总共销售假酒数额在100多万元。苏成为何能如此顺利售出如此多的假酒?原来他的连襟明蓝开了一家批发超市。而明蓝将假酒主要销售给小超市、商店、小卖部等处。

此外,合肥人大强从小华处也批发过大量的品牌假酒。大强说,他和小华是在一个糖烟酒展销会相识。刚开始,他只买了几十箱假酒看看销量。发现没有顾客投诉后,他开始大批量进货。截至2018年3月,大强支付给小华约80万元的假酒货款钱。

2018年3月,犯罪嫌疑人小华、王东、大伟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铜山区公安局刑事拘留,经铜山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小华、王东、大伟于2018年4月24日被铜山区公安局执行逮捕。后犯罪嫌疑人苏成、芳芳、茗茗等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日前,铜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小华、大伟、苏成、大强等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诉。

(文中人名、地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