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中国“核心资产”大揭秘!

过去投资者钟爱“炒小”、“炒新”、“炒题材”,却忽略了对于绩优股的关注。那些具有良好业绩的行业龙头,往往被投资者冠上了“盘子大”、“涨速慢”的标签。

然而时过境迁,近几年来,一些投资者已经意识到,市场炒作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果说2017年对于“漂亮50”的炒作是一次预演,那么当下随着外资的不断流入,核心标的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追捧。

本文我们就来探讨对于中国“核心资产”的布局。什么是中国“核心资产”?我们为什么要去配置“核心资产”?核心资产都包含哪些上市公司呢?阅读本文后,您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中国“核心资产”?

按照《证券市场红周刊》给出的定义,“核心资产”是指“中国经济即将进入‘存量经济’主导的转型新阶段,各个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对标全球龙头的能力、估值和盈利匹配度高的龙头公司”。

兴业证券在今年4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核心资产”可以从多个维度审视。从宏观经济层面来说,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行业企业”;从企业层面来说,是指“拥有持续性创造超额收益或竞争优势的企业”;而从二级市场层面来说,是“全市场中最具成长性或竞争优势的代表”。

通过以上两个定义,我们基本可以勾勒出“核心资产”的基本特征:首先,它在自己所属行业应该具有龙头地位,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支柱地位的重要企业;其次,它的估值和盈利能力应该较为突出。只有符合以上两个基本条件,才有可能成为“核心资产”。

为什么要配置“核心资产”?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当下时点去配置“核心资产”呢?我们可以从国内和国际因素两方面入手讨论。

从国内因素看,我国经济在近几年来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速由10%以上回落至6-7%的水平。在“降速”的同时,我国也在完成着“提质”的过程。随着近年来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落后产能逐渐得到出清,部分行业的基本面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特征愈发明显。

此外,监管层也在不断向投资者灌输着“价值投资”的理念。最近几年,监管层对市场上“炒概念”和“讲故事”的行为进行了有力约束,提倡上市公司分红,鼓励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举动都对A股的投资生态的净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017年,一轮以“漂亮50”为首的结构化行情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A股真的在发生蜕变!

从国际因素看,我们可以将A股与美股中业绩排名靠前的500家企业估值作一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发现,A股绩优公司的估值中位数在16倍左右,而相同条件下美国上市公司的估值中位数则为18-19倍。从这个角度说,A股绩优公司具有估值优势。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外资正在或主动、或被动地配置A股“核心资产”。外资通过沪深股通买入A股的脚步从未停止。而从具体配置来看,今年以来,已有29家上市公司得到了超10亿元北向资金的流入。其中,格力电器、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尤其得到了外资的青睐。

在被动配置方面,今年全年因盯住MSCI系列指数而发生的净流入过可能达到686亿美元,加之首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带来的72亿美元增量资金,预计全年净流入A股的外资增量有望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就连“股神”巴菲特都在近期表示,“未来15年内也许会(对中国市场)做一些大的部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紧握住中国的“核心资产”呢?

“核心资产”包含哪些上市公司?

细心的投资者通过上面的介绍应该可以发现,“核心资产”遍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两条主线:一条在于大蓝筹,这其中包括大消费(如食品饮料、医药、家用电器等)和大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等);另一条在于优质的科技成长股,那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制造业核心资产、新兴行业核心资产值得布局。

不同的资料由于筛选的口径不同,因而筛选出来的个股也略有出入。比如《证券市场红周刊》中,通过PE、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过去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过去三年ROE平均值、2018年毛利率这五个指标筛选出74只符合“核心资产”特征的龙头个股;兴业证券最新研究报告则从2018年-2020年的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速、市盈率、市值等几个指标筛选出50只核心标的;申万宏源研究报告则从市值、PE、PB、ROE、2015-2017年收入和利润的增速、2017年股息率等几个指标筛选出56只个股。

综合上述三份资料,我们发现这三份报告中均提到了10只股票,可以说这10只标的代表着业内对于“核心资产”的一致认同。现将这份名单公布如下,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证券市场红周刊》、兴业证券研究报告、申万宏源研究报告

结语:

上文我们介绍了部分属于中国“核心资产”范畴的企业。在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虽然这些个股属于支柱类型的企业,但“择时”同样也很重要。大部分“核心资产”都是长牛股,绝佳的介入时机非常难得。当前指数经过调整后再度来到3000点以下,笔者认为,在目前点位附近投资“核心资产”,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时机。

未来让我们享受中国发展红利,跟随中国“核心资产”一同发展壮大!

重要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投资顾问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文中个股均基于公开资料梳理,不作为推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票历史走势也不能代表未来趋势。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S144061809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