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太像《平原游击队》,《三进山城》曾考虑不用方化

196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三进山城》讲述的是抗战时期胶东地区八路军与日伪军斗智斗勇,打击敌人后方,粉碎敌人扫荡的故事。

《三进山城》原是胶东著名抗日英雄赛时礼创作的中篇小说,取材于他担任文登县独立营二连连长期间的真实战斗经历,写的是1943年春,正当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之际,大山区副中队长张德阴突然叛变,给根据地造成巨大威胁。为消除隐患,我独立营某排战士在连长带领下,三次化装进入登海县城,与敌人展开周旋,终于将叛徒击毙,营救出了被捕同志。

赛时礼

长影厂导演张凤翔无意中发现了这部小说,对书中描写的锄奸情节很感兴趣,认为这样的故事之前还没有在银幕上表现过,所以决定请赛时礼本人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作为纪念抗战胜利20周年的献礼片。

由于拍摄战斗题材的影片需要得到军区的支持,而赛时礼是济南军区的,所以长影厂就派张凤翔跟济南军区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济南军区很重视,提出了若干意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能把叛徒作为主要角色,更何况动用一个连队的兵力三次进城就是为了除掉一个叛徒,即使是真事,也不太适合去夸大,所以建议把主题归结到三进山城是为了配合反扫荡的一次行动,重点体现毛泽东关于游击战是外线作战的战略思想。

《三进山城》

《平原游击队》

根据军区的意见,主创人员对剧本进行了大幅修改,增加了许多小说中没有的精彩情节,三进山城的目的也由除掉叛徒、营救被捕同志改为配合我军反扫荡,消灭盘踞在齐阳城的鬼子。经过这样的改动,故事固然变得更加惊险曲折了,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大家一致认为,修改后的《三进山城》跟长影厂的经典影片《平原游击队》太像了,不仅背景都是1943年的反扫荡,而且李向阳也是二次进城打鬼子。

梁音在《平原游击队》中饰演钱大友

当时,厂里已经定下由梁音扮演《三进山城》中的连长刘宏志,而10年前,梁音就曾在《平原游击队》中演过李向阳战友钱大友的角色,好在那时的他还不怎么出名,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印象。

郑保民《新儿女英雄传》

但在《平原游击队》中饰演松井的方化却已是银幕上经典的鬼子角色,所以一开始,张凤翔导演决定不用方化,而是请北影厂的郑保民饰演《三进山城》中的日本宪兵队长小野。郑保民在《吕梁英雄》中扮演松本小队长,在《新儿女英雄传》中饰演黾板上尉,也算是一个鬼子专业户。可是不巧的是,当时郑保民正在演出《红色背篓》,分身乏术。

就这样,绕来绕去,小野队长的角色最终还是落到方化身上,而方化也不负众望,再一次显示了他深厚的表演功力。

1965年10月《三进山城》拍竣,次年10月在全国上映,发行拷贝280多个,可见当时观众对该片的喜爱程度。该片随后又被翻译介绍到东南亚、东欧、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受到广泛的赞誉,香港《大公报》曾报道,此片在香港放映长达一月不衰。时隔10年,《三进山城》成为继《平原游击队》之后又一部优秀的抗日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