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民用机场在这里

上世纪50年代的T0航站楼

(民航局博物馆 提供)

现在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

(荆雷 摄)

沿着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从迎宾南桥出口驶下,一座灰黄色带有前苏联时期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许多老机场人都亲切地称它为T0航站楼。1958年,承载着中国民航希望与梦想的北京首都机场建成投用,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民用机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航事业稳步发展,民用机场建设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具备简单功能到逐步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这期间,首都机场见证了新中国一个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是我国重要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窗口,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第一座“0”号航站楼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航与空军依旧合用北京西郊机场。但由于西郊机场净空条件差,机场规模和设施不能适应民航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经济恢复期的要求。修建一座与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发展相适应的民航专用机场刻不容缓。

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对修建新航站楼的计划作出批示:“从首都建设上、民航事业发展上、国防准备上,均有必要。”195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首都机场工程破土动工,于1958年3月1日正式启用。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型民用运输机场,首都机场当时仅有的T0航站楼建筑面积10138平方米,即使在高峰时,每小时也只能接待旅客230人,主要为中央和地方官员往来出访和邮递提供服务。

“最开始航站楼的制冷方式主要是抽取地下井水与室外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后,形成冷空气再输送到航站楼里面。但现在更智能化的冷热供给手段已经能够实现航站楼内各区域温度的精准调控。”1957年参加工作的原首都机场动力处处长刘学法回忆,那时北京市在用电紧张时,不是所有场所和设施都能保障24小时无间断供电,但首都机场却是一个例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周恩来总理前往首都机场迎接,他们的“第一次握手”就发生在这里。此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渐频繁,首都机场的国际航线随之增多。如今,T0航站楼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客舱服务部,当时修建的主跑道成为首都机场的中跑道,至今仍在为首都机场服务。

率先搭建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平台

为适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起降需要,1974年起,首都机场开始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首都机场更是乘着春风,茁壮成长、砥砺前行。

1980年1月1日,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同年,民航业脱离军队建制,首都机场开始按照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运作。首都机场运行控制中心高级业务经理陈润京还记得,当年高中毕业的自己就是通过民航业的首次社会招聘入了行。

“那时候,T1航站楼行李分拣只有2条传送带。工作人员根据行李上的标签,配合航班班次手工分拣。”陈润京说,当时坐飞机还是个新鲜事,旅客在市内民航局售票处买票后,需要统一乘坐班车前往机场。“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代广交会期间,候机楼中乌压压的全是人,真是一票难求。”

“拥挤”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对T1航站楼的最深印象。为了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1999年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投入运行;2008年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惊艳亮相。3号航站楼的启用,让首都机场实现了航班量和旅客量的快速增长,但同时运行环境日趋复杂、运行资源日益紧张等问题也逐步显现。

2009年,首都机场在业内率先成立了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搭建了机场全流程、一体化运行管理平台。2017年,运控中心新址启用,多单位集中运作、协同决策、统一指挥的联席运作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常态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运行协同。2018年,首都机场正式接管航空器机坪管制业务,空地协同运行翻开新篇章。

如今的首都机场共有10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运营航班,通航65个国家和地区的287个航点。

截至2018年年底,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成为全球第二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是首都机场崭新的标签,其巨大的发展成就,在我国民航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