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郭德纲的辛酸史?

李正超13


提及郭德纲大家都不陌生,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影视剧演员及电视节目主持人。但他今天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回顾郭老师年轻时候的辛酸经历。

郭德纲真正为相声奋斗的年轻岁月是从1988年开始的。

那一年,郭德纲十五岁。他和一个叫陶大为的相声演员,一起考进北京全总文工团说唱团。在文工团,郭德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杂(搬桌子板凳),和他一起打杂的还有几年后非常出名的洛桑。

郭德纲这次来北京,就是要当大腕儿,挣很多钱。

然而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第二年,郭德纲就回到了天津。

回来后郭德纲跟着一些小戏班子在附近的郊县唱戏。唱了半年梆子、一年半评剧,扎实的戏曲功底就是那时候打下的。

1994年郭德纲再次来到北京打拼,依旧是没有出路,不到半个月就又回去了。

二回天津发展的也并不顺利,这次回来,郭德纲在天津包了一个场地搞剧场,结果赔了个底朝天,欠了一屁股债。

天津混不下去郭德纲还是准备去北京。这时,他连出门的路费都没有,亲朋好友也不愿意借钱给他。

拿着同学东拼西凑的四千块钱,1995年秋天,郭德纲再次踏上北京的征程。

刚开始,郭德纲给人写剧本,遇到了不少骗子。后来,又到蒲黄榆一个小评戏团唱戏,一千块钱一个月,唱了两个月,老板一分钱也没结。

没钱吃饭郭德纲想出一个办法,酱和挂面煮成糨糊,用大葱蘸着吃。

不久,他搬到大兴黄村,每天从黄村到蒲黄榆唱戏。

唱戏结束,已经没有回去的班车,郭德纲步行回家走到新发地菜市场,买了两块钱包子,吃完继续走。在西红门一座大桥的时候,站在桥上,望着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哗哗往下流,心里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他在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对自己说:“郭德纲,你记住了,今天的一切是你永远的资本,你必须成功。东风常向北,北风也有转南时,瓦片尚有翻身日,何况我郭德纲呢。”

1996年,郭德纲的转机来了。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一个茶馆里有一帮小孩儿在说相声,一下子来了兴趣,就进去坐着听。这几个小孩儿里就有王玥波,熟了之后两人就搭档说相声。

他俩说相声的时候被京味茶馆的经理看上,请他去说相声。在那里说了两年,积累了一批观众,好的时候能卖出去100多张票,郭德纲坚定了在剧场说相声的想法。

98年,郭德纲召集了一批同行,在中和戏院办起了北京相声大会,这就是德云社的前身。2000年郭德纲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惠,和搭档于谦有了第一次合作。

此后,北京相声大会在广德楼办了一年,观众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基本上都是郭德纲贴钱维持运行。实在没钱了,王惠还卖了自己的夏利车和一些首饰。

03年,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郭德纲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给何云伟、曹云金、张云雷等徒弟上课。这一年他还在安徽卫视一档栏目的玻璃房中待了48个小时,挣钱补贴开销。

2004年,于谦加入德云社,经于谦介绍,郭德纲拜师侯耀文。

德云社搬入天桥乐茶园后,北京电台的主持人大鹏来对德云社进行报道,后来听相声的人越来越多,郭德纲名气越来越大。

郭德纲的相声梦想终于实现了,名满天下,为了这一天,他奋斗了十五年之久。

都看到了老郭的功成名就,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心酸苦辣呢?生活不易呀!


小破孩的吃瓜时光


郭德纲

七岁学评书,九岁学相声

现在看郭德纲,多么的成功,多么的耀眼!

郭德纲,一路走来,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坚持住的!

郭德纲,成名却比较晚,不像现在一夜爆红的名人,那么有“运气”,可是老郭一直都在努力!

老郭,16岁左右就考进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虽然考进了,却只能在里面给人端茶倒水扫扫地,干些个杂活!

他,打小就围在一帮老艺术家身边,虽然只是个打杂的(学童)

常话说是耳濡目染,但老郭是真心喜欢!

后来离开文工团,没有了收入,可谓是穷困潦倒,再联系文工团想找几场演出,赚点吃饭钱

可是文工团的人,都不愿意拉他一把(现实)

接近身无分文的他,连做公交车都变得奢侈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有了演出,是个小剧场,最后演完,答应给的报酬,一毛没给!

老郭讲过,他当时边走边哭,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因为演出而哭!

再后来我们熟悉的超级大赢家,老郭为了参加《超级大赢家》而百般受尽屈辱!

在安徽闹市区,开了一个橱窗在里面吃喝拉撒睡,48个小时!

而且当时还是夏天,没有风扇,光吃泡面

在透明的玻璃窗里,扮小丑逗外面的围观群众开心!

可想而知老郭心理是多么大的承受能力!挑战成功了还只是一个副咖主持人!

现在好多艺术家,都对老郭竖大拇指!

当年采访赵本山时,赵本山都对郭德纲竖大拇指!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只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一直都在努力着!

舞台上,应答自如,那都是经验累积!

用网友的回答就是:郭德纲,你活该这么成功








岁月的剪辑师


郭德纲1973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是个警察,天津是曲艺之乡,年少的郭德纲从小便耳濡目染,渐渐地对这些产生了兴趣,1979年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又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习相声,而后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先生,期间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梨园多年!

1988年,郭德纲第一次来到北京,报考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下边的一个说唱团,在团里呆了一年被退回天津,回到天津不久,不甘心离开相声艺术的郭德纲再次来到北京,却没有一个相声表演团体接纳他,,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来到北京,在各种剧场给人打杂做零工,当时住在青塔,很偏僻,屋里就一张床和一把椅子,就连生活最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那时郭德纲为填饱肚子,在市场买了一捆大葱,又买了点挂面,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郭德纲就靠这些来维持生活,他曾开玩笑说,我不仅吃到了维生素大葱,也补充了碳水化合物面条。

刚开始,在蒲黄榆有个小评剧团,郭德纲在那里干了一个月,事先答应了一个月给一千块钱,在那里唱了两月,却一分钱都没拿到,当时的郭德纲住在大兴黄村,车胎坏了,舍不得补,后来实在没法了就做公交车,终于有一天,散了夜戏之后公交车没有了,无奈只好走着回家,走在大桥边上的马路牙子上扶着栏杆,身边的车辆一辆辆呼啸而过,一个人站在桥头,几点寒星,残月高悬,想到这些年受的委屈不免悲从中来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时隔多年,郭德纲再一次偶然间和侯耀文合作说了一段相声,侯耀文对郭德纲很欣赏,于2004年10月收郭德纲为徒,在收徒之前也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圈内知名的相声大腕都曾劝侯耀文不要收郭德纲,但侯耀文不顾流言蜚语,最终将郭德纲收归门下,从这开始郭德纲总算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在师傅侯耀文的帮助指导下郭德纲的德云社慢慢为大众熟知。

成明后的郭德纲也是是非不断,先是和杨志刚对簿公堂,而后徒弟纷纷出走,并和同行的关系闹得很僵,后因侯耀文遗产案和侯耀文的弟弟侯耀华结下了梁子,现在的郭德纲红遍大江南北,其旗下的德云社,德云华服,德云饭馆等也都红红火火,不论怎样郭德纲带给了观众太多的欢笑,在这里也希望郭老师和他的德云社能够继续为观众奉献更好的作品!











茂名xzq


为了在相声界发展,郭德纲曾“三进京”。1988年,15岁的郭德纲第一次进京,报考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下边的一个说唱团,在团里待了一 年,被退回天津。为了糊口,郭德纲在天津各种小剧团里唱戏,过上“跑江湖”的日子。后来,不甘心离开相声艺术的郭德纲又来到北京,但因 为找不到接纳他的相声表演团体,他只待了三四天就回津了。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进京。这一次他从最底层干起,给各种剧团唱戏、打杂、 做零工,一有机会就坚持创作相声段子。直到最后一次进京,才正式立足,也才有了德云社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