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智能手機,IBM Simon,比2007年發佈的 iPhone 早了15年

2007 年,蘋果發佈了初代 iPhone 手機,不帶實體鍵盤、觸摸屏的設計在全球引發風潮,直接推動了搭載 iOS、Android 兩大系統的智能手機在全球普及。

然而,智能手機的歷史卻可以追溯更遠。1992 年 IBM 發佈的 IBM Simon 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機產品。

這款代號為“ Angler”的產品由 IBM 和 Bell South(南方貝爾)合作開發,並於 1992 年秋天在拉斯維加斯 COMDEX(通訊產業商業展覽)大會上亮相,但直到 1994 年 8 月才正式上市供消費者購買。

搭載觸摸屏

IBM Simon 體積為 20 × 6.4 ×3.8 cm,重 510 克,如今看來十分笨拙。 就外觀而言,全黑的外觀加上龐大的身軀,和當年風靡一時的摩托羅拉“大哥大”有幾分相似。

比較不同的是,IBM Simon 正面搭載了一塊非常大的 LCD 屏幕,同時沒有保留任何物理鍵盤,全部操作依靠觸摸筆來完成(用手指則不太容易),如此設計在當時相當前衛。要知道,在 Android 手機初期,還有不少廠商堅持實體鍵盤,如今已絕跡。

IBM Simon 和 iPhone 4S

支持應用程序

不用我說,您也應該知道當時沒有應用程序商店,但 IBM Simons 已預裝了多個應用程序。包括:地址簿、計算器、日曆、傳真、文件管理器、郵件、記事本、畫板、時間、Todo。這些東西在當時沒有被稱為“應用程序”,通常被為“功能”。這些內置的“應用程序”為我們現代智能手機產品鋪平了道路,如今已廣泛存在於各智能手機系統內。

具有打字預測功能

該功能稱為“ PredictaKey”鍵盤,根據剛剛輸入的字符,始終顯示您需要的六個最可能的字母。

可以當固定電話使用

儘管 IBM Simon 的目標客戶是財大氣粗的商人,但在90年代中期,移動電話服務質量仍然參差不齊且價格昂貴。IBM Simon 的所有者可以使用一條可選的電纜將其插入標準電話插孔,以便通過更可靠,更便宜的固定電話系統撥打電話。

價格高昂

IBM Simon 的發售價格達到了 1100 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換算達到了 9400 人民幣,可以說是相當昂貴。如果與南方貝爾公司(BellSouth)簽訂為期兩年的合同,則可以花 900 美元購買,補貼價格最終降到了 600 美元。

在六個月的時間內,IBM Simon 售出了約 50000 部。《商業週刊》對該設備的描述表明,西蒙的電池電量只能持續了約一個小時,而更輕巧的手機和翻蓋手機迅速佔領了大部分市場。IBM 和 BellSouth 也對該項目失去了興趣,IBM 縮減了其團隊規模,而 Bell South 則投入大量資源來增強其蜂窩網絡,此後 IBM Simon 便在市場中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