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为何住进西苑不理朝政?

王路


先来说一说明朝时西苑的概况。

西苑在明宫大内的西墙之外,苑内有一个太液池,周长十几里。苑北为万岁山,苑内多有殿亭,许多都是金、元时所建造。明成祖朱棣早年被封为燕王,就在这里居住,所以这里也被看作是朱棣的龙兴之地。

与皇宫大内相比,西苑要开阔、宽敞得多,同时也很冷清、荒凉。所以明宣宗曾经把汉王朱高煦关押在西苑。明英宗复辟之后,也把重病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放到西苑中去。

此外,宫女、太监的医院安乐堂也在西苑,打入冷宫的皇后、妃嫔有时也被迁往西苑,比如纪妃为明宪宗生下明孝宗之后,就被万贵妃弄到西苑。

又因为西苑地方宽敞,皇家的练兵、校射等活动,包括皇帝、皇后们的亲蚕、耕种等等活动,也是在西苑举行。

题中所说的嘉靖皇帝,就是明世宗。其实,明世宗在住进西苑之前就开始不理朝政了。

嘉靖十八年,明世宗册立皇太子,同时封三儿子裕王、四儿子为景王。此后他让三岁的皇太子留在北京监国,由大学士夏言掌管朝政,自己南巡到湖北,拜祭了父亲的陵墓。

这期间国家机器照常运转,于是明世宗打算让小太子主持国政,自己集中精力,专心炼丹修仙,只要一两年的时间,仙丹就可练成,到时候自己再回来亲政。

因为大臣的反对,明世宗的想法没有实现,但他的心思已经跑到道术上,无法专心在理政上了。

明世宗离开大内、住进西苑,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受宫婢之变的影响。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宫中发生了宫婢弑君案。当天夜里,明世宗住在他最宠爱的曹端妃的宫中,王宁嫔和宫女杨金英等人试图勒死明世宗。明世宗身受重伤,混乱之际,方皇后下令处死曹端妃,与此事相关的十六名宫女,不分首从,全部凌迟处死,剉尸枭示。

这个案子的真情扑朔迷离,背后有着天大的冤情,这里我们不再细说。当时有一种传言认为,曹端妃、杨金英等人的冤魂经常在皇宫里出现,搞得明世宗寝食不安。险些丧命的明世宗在病好之后,不敢继续住在大内,搬到西苑的永寿宫去居住。

第二,搬到西苑,方便进行斋醮的仪式,以求长生之术。

嘉靖十年,明世宗在西苑建造社坛、稷坛,又营造永寿宫、拜天的元极殿、会见大臣的大高元殿,烧香的清馥殿等等。

明世宗崇信道教,在他与道教神明之间,用一种特别的文辞进行沟通,称为“青词”,哪位大臣的青词写得好,才能得到明世宗的赏识和信任。除了这些宠信的大臣和少数几个道士,别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明世宗了。

被明世宗宠信的大臣,要日夜在西苑值班,随时应对皇帝的召问。值班的地方称为直庐,是非常简陋的板房,条件非常艰苦。像严嵩这样的老臣,守在这里非常难受。而且,西苑的面积太大,走进走出非常不容易,明世宗就允许一些宠臣在西苑乘马。

第三,明世宗在西苑大兴土木,可能有他自己更深的精神需求。

明世宗和朱棣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由藩王入继大统,成为天子。但明世宗登基之后,对明成祖朱棣以来的许多做法加以改变,包括朱棣的庙号。所以,他放着好好的皇宫大内不住,跑到相当荒凉的西苑里不停地折腾,骨子里可能是对于朱棣的亲近或者敬畏。


于左


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青词宰相”的说法,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严嵩及其子严世蕃均善于写青词,揣测皇帝的心思,因此尽管嘉靖皇帝对严嵩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可就是不舍得处理他,由严嵩主持朝政,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在他在位的45年间,他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17年之久。



严嵩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

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中叶,蒙古鞑靼部兴起,统一了蒙古各部。至俺答汗时势力强盛,屡次率军骚扰内地,当时明朝边将为保官升职,将诸边军粮大半贿赂了当朝严嵩。以致军士饥疲,无力抵抗蒙古鞑靼部的骚扰。同时驻在边关的兵卒一方面忍受不了将领们克扣军粮,另一方面厌恶了频繁的战斗,因此经常爆发边卒的叛乱。搅的明朝的北边几乎没有安宁过。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满意而去,史称“庚戌之乱”。

在东南沿海,由于嘉靖帝的昏愦和权臣的误国,使得海防十分空虚,一些重要地段的士兵仅有原额的三分之一,战船十存一、二。致使日本海盗大举进犯。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人。

所以,嘉靖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是东南沿海倭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虽然最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了像戚继光、于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也不能抵消嘉靖的过失。



而在北京深宫之内,却暴发了“壬寅宫变”。原因是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方士们告诉嘉靖皇帝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炼丹效果很好,可以长生,于是,嘉靖皇帝组织了许多宫女清早为他去采露,采露工作非常辛苦,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杀死嘉靖皇帝。公元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入他的寝室,众人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其中一个婢女由于害怕,跑出去报告皇后,皇后马上领人来救驾,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

由于嘉靖皇帝一心求长不老术,国家兴衰得失,他全不管。有个淳安知县海瑞,刚被升任户部主事,他见嘉靖帝如此行径,就买好了自己的棺木,诀别妻儿,遣散家僮,写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上疏死谏,嘉靖执迷不悟,仍将海瑞逮捕入狱。

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嘉靖皇帝不光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越来越坏,许多大臣动辄被杀头或廷杖,人人自危。嘉靖皇帝为了修炼,又大肆建造宫殿,国库极度空虚。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这位醮斋皇帝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裕王朱载垕。


5858666love


直接诱因是差点在自己寝宫中被杀掉,深层次的原因是嘉靖帝厌倦了朝政,而且他身体多病,希望能够活的长久一点,所以躲起来,求仙问道


历史也很逗


关键的折子还是看的,只是不上朝而已。历朝历代皇帝上朝的不多。不然为啥海瑞一个六品官的折子,明世宗都能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