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开赛刘国梁电话指挥孙颖莎,为何让她跟伊藤美诚互猜心理呢?

国球第六人


德国公开赛已经过去了,但留在伊藤美诚心里的阴影,并不会那么容易消散。

孙颖莎和伊藤美诚都是2000年出生,伊藤10月份,生日已过,孙颖莎11月4号,后天就是小魔王的生日,在这里提前祝莎宝19岁生日快乐。

孙颖莎和伊藤美诚,注定要成为一生的对手。伊藤美诚想称霸乒坛的野心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孙颖莎就是为了遏制她而生的,伊藤美诚注定一生职业生涯都要活在孙颖莎的阴影里。

刘国梁是比赛的心理大师。虽然我们并不能过于夸大刘国梁这种能力,但十多年来无数的大小比赛,刘国梁的场外对运动员的心理调动能力的确是无人可出其右。他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真不是盖的。刘国梁对孙颖莎一年多来,可谓是非常的器重,而莎莎这孩子,也是灵透、争气,尽管也经历过低谷和灰色失败,但相对来说,孙颖莎的领悟能力和心智以及心理素质,在她这个年龄,也的确是人中龙凤,翘楚。

具体来说,因为德国公开赛之前,孙颖莎在瑞典公开赛半决赛负于了伊藤美诚,这样在彼此的心理上会产生与之前不同的微妙变化。因为瑞典赛前伊藤是逢莎必败,没有胜绩,瑞典赛时,伊藤的心理压力要小于莎莎,处于哀兵状态,而莎莎的优势心理事实证明对这场比赛来说是有害的,导致对伊藤准备不足,尤其是在发接发上面。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伊藤对比赛的阅读以及对莎莎心理上的微妙变化,观察得比较仔细。这一点莎莎在赛后也谈到过:“她捕捉到了我在关键球时的心态变化,”莎莎并没有避讳这些,而是坦诚地告诉了记者,既说明莎莎这孩子的真实,也说明了伊藤在那场比赛时的冷静与良好状态。

但德国公开赛,莎莎显然是做好了技战术准备与心理功课,让自己处于了一种既兴奋又张驰有度的良好状态中,而伊藤美诚的心理则显然并没有从瑞典赛中摆脱出来,不知道该以如何的心态来打比赛,显得无所适从。具体比赛里,当遇到莎莎的强势进攻与无死角防守时,显得非常慌乱。比赛进行到后半程,伊藤的心理已经崩溃了,已经非常的不自信,打着打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其实莎莎也无需多去猜伊藤的心理,只要自己做好技战术准备,心态上调节到正常的专注与投入,摒弃杂念,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说实话,莎莎的技术水平厚度是远超伊藤美诚的。

获得胜利,是很多方面的努力,刘国梁电话指导是其中重要一方面。刘国梁对整个国乒的灵魂与精神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力量很神奇。没有刘国梁的国乒我们也经历过,的确从精神层面上感觉无魂,缺乏凝聚力,但也不能过于神话。


微乒乓


刘国梁前不久在德国公开赛电话指挥孙颖莎击败伊藤美诚,当时马琳教练爆料赛前刘国梁特意打电话给他们部署技战术,而这个电话沟通内容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得以曝光。据当事人莎莎会议,她如是说:刘主席帮她准备了比赛,让她好好回忆世乒赛前准备的细节。这一招非常管用,赛前莎莎的心里感觉非常轻松舒服,轻装上阵的她自热比较轻松赢得比赛。

孙颖莎还特别提到:刘国梁告诉她要敢于在比赛关键时刻跟伊藤美诚比猜心理。为何?第六人带来分享:

其实比赛打到她们那个层次和境界,技术或者技战术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打人的状态和心理。甚至关键时候你要敢于猜到对方那时那刻的心理活动。其实这些高深的东西从双方的面部表情就可以读懂一二。

比如伊藤美诚比赛时经常表现出“迷之微笑”,这个时候她是想通过表情来欺骗我们,再如当她每赢一局比赛的时候,她会拿着毛巾小跑到场外指导松崎太佑身边,输球的时候她倒是慢吞吞的哭丧着脸走到教练跟前。作为优秀的运动员就应该善于捕捉这些瞬间即逝的信息。对于伊藤美诚,同样她也非常善于捕捉我们的心理,这方面她还真是个高手,一旦被她发现你对阵她时有所胆怯,她就会果断加强进攻,直到把你打崩盘。一旦她发现你越战越勇连续得分,她就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

事实上,孙颖莎在跟伊藤美诚的比赛中除了技术上的比拼,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的斗智斗勇。而这种行为可以说是稍纵即逝,此消彼长,就看谁更用心,谁观察更细致。

以上是我的回答,认可请转发,喜欢加关注,敬请热烈赞,一起话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