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機場的家底

歡迎關注:“舊改說”,點擊主頁可加城市更新群,免費領取乾貨資料

深圳機場的家底

寶安機場26年

1987年5月,批准新建深圳民用機場1989年5月,建設深圳機場B航站樓及1跑道1991年10月,B航站樓及1跑道運營1997年2月,建設A航站樓1998年11月,建成A航站樓2005年12月,深圳建設2跑道2008年3月,批覆T3航站樓總建築面積35萬㎡2008年4月,機場2跑道由原批覆的3600米延長至3800米2011年2月,國家發改委批覆T3航站區建築面積45萬㎡2011年7月,機場2跑道建成2013年11月,T3航站樓建成




寶安機場的飛機跑道

1991年,第1跑道

T1航站樓和1跑道:1991年,建成1跑道3400m×45m,4萬多㎡T1航站樓

T2航站樓:1999年,建成2號航站樓7萬多㎡。

2006-2008年,第2跑道

2006年6月新建長3600m、寬60m的第2跑道。

2008年4月,第2跑道由3600m延長至3800m。

2017年,第3跑道

規劃第3跑道長3600m,寬60m跑道,平行滑行道3600m×25m。




4000畝填海 “第3跑道”

填海水深最大6米

第3跑道位於位於深圳機場2跑道以西,

沿江高速以東。

距離廣深沿江高速橋樑約60m

第三跑道”用海總面積約4350畝

場區地貌單元為海陸交互相沖積地帶

海底標高-1.15~-5.35m

海水北側淺,南側深

海水深度約1.5m-6.0m



3600米第3跑道

建造約30個月

平行滑行道3600m×25m

主降和次降方向各3條快速出口滑行道

1 條端聯絡道和旁通道

5 條穿越滑行道

1 條繞行滑行道。

未來,寶安機場的模樣

寶安機場的“衛星廳”


T3-T4航站樓中間衛星廳

“衛星廳”建築規模23.5萬㎡

位於T3和T4航站樓中間

T4航站樓將位於機場北區

T4與“衛星廳”有接口

2025年前陸續建成




“河流造型”衛星廳

旅客可乘坐自動捷運系統(APM)到達衛星廳客運廊中心。

衛星廳規劃多層零售及就餐區,並自然引導乘客前往登機口。

客運廊的屋頂設計靈感源於當地蜿蜒的河流,設計加強了客流的流動性。









裝捷運的衛星廳

捷運系統

捷運、行李系統方案,前期投資少,貨運通道及服務車道總體規劃,空側運營靈活便利。

共用T3塔臺

控制建築體量及規模,利用現有塔臺資源,便於管理與運營。

剪刀式登機橋

剪刀式登機橋無須使用電扶梯,節省投資。屋面造型及排水組織能夠有效避免漏水問題,降低投資及運營成本。

比T3更豐富的商業

規劃完善零售及就餐區,可提供豐富多樣的環境及活動空間。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來源於深圳地產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不確保文章的準確性,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或者備註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點個關注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