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车“暗示”孩子让座,宝妈按住儿子没给让,反被乘客点赞

想必每一个家长都会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尊老爱幼,而且学校里面第一节课往往教的也是如此。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的老人“倚老卖老”,“为老独尊”,造成了很多社会乱象,也伤了很多敬老,爱老的年轻人的心。

前几天,李女士去学校接完放学的儿子之后一起赶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当时正是晚高峰时期,母子二人上车后很幸运的发现了一个空位,李女士就让儿子抱着大书包和刚买的菜坐在了位子上。

下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老大爷,虽然刷的是老年卡,但是看着却老当益壮,身体结实得很,再加上很多人都是上了一天班,本身也很累了,就没有人给老人让座。

这时老人来到了李女士儿子的座位旁,儿子当时困的直眯眼,也没注意身边站了一位老爷爷。

这位老人就不停地大声咳嗽,还一直捶着自己的腰,叨咕着上了年纪站一会腰就疼的受不了。

儿子被老人的声音吵醒了,等看清身边的老人时,连忙想着起来要让座,可是腿上的东西太多,一时没有站起来。

没想到的是老人看见男孩动作慢了点,竟然发起了脾气,阴阳怪气地说到,“也不知道现在的学校和家长都是干什么吃的,连最起码的尊老爱幼都没教会!”

听了老人的话,李女士连忙按住了儿子要站起来的肩膀,让儿子又坐了回去,并且大声地告诉儿子,“听好了儿子,尊老爱幼是没错,但是前提是尊敬那些值得被尊敬的老人。

本就对老人言行不满的其他乘客听了李女士的话都纷纷称赞说得对,老人眼看全车人也没有帮自己说话的,到了下一站就灰溜溜地下车了。

其实像类似的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常见,经常有听说老人蛮横无理地要求其他人都要让着自己,轻则谩骂路人,重则还有动手打人的。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在平时需要怎么做?

1. 教会孩子拒绝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乐于助人,善良的人,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被冠上“自私”的标签。

可是家长同样需要教会孩子学会拒绝,不能无条件的帮助每一个人。帮助其他人的大前提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而且帮助的人要首先学会尊重自己,才能去帮。

如果孩子不懂得拒绝,只会成为一个不被尊重的“老好人”,活的没有自尊不说,还很辛苦,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2. 帮助别人要有底线

就像上文中李女士说的一样,尊老爱幼是没错,但是前提是值得尊重。

家家都有老人和孩子,当帮助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时,也许某一天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也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可是现在很多老人觉得自己老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丝毫不懂得尊重别人,只是一味地跟别人,甚至是陌生人索取被服务,被帮助,这样就让很多本来很善良的人产生反感。

教育孩子帮助别人要有底线,不能过度地透支,勉强自己去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越过了底线,就会使得帮助变成痛苦的事。

3. 不要觉得一个人坏就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虽然现在为老不尊的老年人存在,比如讹扶自己起来的孩子的老人,但是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该帮忙的时候还是要帮,不要片面的看问题,而是要全面的看问题,不能因为出现一个坏的老人就否定所有需要帮助的老人。

4. 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平时应该多注意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告诉孩子自己的价值可以一部分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所以帮助别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很正确的一件事。

孩子的思维世界并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很重要,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对于帮助老人这件事,我们成年人自己也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该出手帮忙的时候也要帮忙,这样既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是给孩子做了正确的榜样。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